单词乎

祈父

祈父,予王之爪牙。胡转予于恤,靡所止居?

祈父,予王之爪士。胡转予于恤,靡所厎止?

祈父,亶不聪。胡转予于恤?有母之尸饔。

翻译和注释

译文
祈父!我是君王的卫兵。为何让我去征戍?没有住所去安定。
祈父!我是君王的武士。为何让我去征戍?跑来跑去无休止。
祈父!脑子的确去好使。为何让我去征戍?家中老母没饭吃。

注释
祈(qí)父(fǔ):周代执掌ǐ畿兵马的高级官员,即司马。
爪(zhǎo)牙:保卫国王的虎士,是对武臣的比喻。《汉书·李广传》:“将军者,国之爪牙也“。谓祈父职掌我王爪牙之事也。 现在多用作贬义。
恤(xù):忧愁。
靡(mǐ)所:没有处所。
爪士:即爪牙之士。
厎(zhǐ):停止。一说“至也”。
亶(dǎn):确实。聪:听觉灵敏。
尸:借为“失”。一说“主也”。陈奂《诗毛氏传疏》:”言我从军以出,有母去得终养,归则惟陈飨以祭是可忧也。“饔(yōng):熟食。

祈父问答

问:《祈父》的作者是谁?
答:祈父的作者是佚名
问:祈父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祈父是先秦的作品
问:祈父是什么体裁?
答:诗经·小雅·鸿雁之什
问:祈父,予王之爪牙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祈父,予王之爪牙 出自 先秦佚名的《祈父》
问:祈父,予王之爪牙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祈父,予王之爪牙 的下一句是 胡转予于恤,靡所止居?祈父,予王之爪士。
问:出自佚名的名句有哪些?
答:佚名名句大全

祈父赏析

  这是一首士兵们抱怨司马将军的诗歌。全诗三章,皆以质问的语气直抒内心的怨恨,风格上充分体现了武士心直口快、敢怒敢言的性格特征。没有温柔含蓄的比或兴,诗一开头便大呼“祈父!”继而厉声质问道:“胡转予于恤?靡所止居。”意思是说:“为什么使我置身于险忧之境,害得我背井离乡,饱受征战之苦?”第二章与此同调,重复了这种不满情绪,但复沓中武士的愤怒情绪似乎在一步步增加,几乎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且自古兵政,亦无有以禁卫戍边者”(方玉润《诗经原始》)。武士说:“可你这司马,却为何不按规定行事,派我到忧苦危险的前线作战呢?”作为军人,本不该畏惧退缩。在国难当头之际,当饮马边陲,枕戈待旦。“可你这司马太糊涂了,就像耳朵聋了听不到士兵的呼声,不能体察我还有失去奉养的高堂老母。”在第三章里,武士简直要出离愤怒了,其质问变为对司马不能体察下情的斥责,同时也道出了自己怨恨的原因和他不能毅然从征的苦衷。

  有注家对最后一句解为哭灵堂,摆祭品,亦通。因为久役在外,不能回家,到最后也不能见母亲一面,当然只能看见母亲的灵前摆满熟食祭品了。这样理解使诗歌更有感染力。

  对于温柔敦厚的诗国传统来说,这首诗似乎有过分激烈、直露的嫌疑,但直抒胸臆,快人快语,亦不失为有特色者。

0
纠错
猜你喜欢
  • 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 郊庙朝会歌辞建隆乾德朝会乐章二十八首
    惕厉日乾乾,潜蟠工躍渊。伐谋参上策,受钺总中坚。田讼归周日,民谣戴舜年。风云自冥感,嘉会翼飞天。
  • 奉和武相公《郊居寓目》
    黄扉晚下禁垣钟,归坐南闱山万重。独有月中高兴尽,雪峰明处见寒松。
  • 答赋永丰宰黄岩老投赠五言古句
    吾友萧东夫,今日陈后山。道肥诗弥瘦,世忙渠自闲。不见逾星终,每思即凄然。邻邑黄永丰,与渠中表间。黄语似萧语,已透最上关。道黄不是萧,萧乃随我前。佳句鬼所泣,盛名天甚悭。诗人只言黠,犯之取饥寒。端能不惧者,放君据诗坛。
  • 用山谷新诗徒拜嘉之句为韵赋五篇报尹直卿
    蓝田丞姓崔,华阴丞讳嘉。二子不择禄,虽陋看作华。我但欲藏拙,享此亦已奢。所期谨回旋,老{左马右爽}避少騧。
  • 奉和圣制初入秦川路寒食应制
    上阳柳色唤春归,临渭桃花拂水飞。总为朝廷巡幸去,顿教京洛少光辉。昨从分陕山南口,驰道依依渐花柳。入关正投寒食前,还京遂落清明后。路上天心重豫游,御前恩赐特风流。便幕那能镂鸡子,行宫善巧帖毛球。渭桥南渡花如扑,麦陇青青断人目。汉家行树直新丰,秦地骊山抱温谷。香池春溜水初平,预欢浴日照京城。今岁随宜过寒食,明年陪宴作清明。
  • 送刘侍郎
    几人同去谢宣城,未及酬恩隔死生。唯有夜猿知客恨,峄阳溪路第三声。
  • 过杨二渡三首
    春迹无痕可得寻,不将诗眼看春心。莺边杨柳鸥边草,一日青来一日深。
  • 叔孙通
    先生秦博士,秦礼颇能熟。量主欲有为,两生皆不欲。草具一王仪,群豪果知肃。黄金既遍赐,短衣衣已续。儒术自此凋,何为反初服。
  • 独坐看海棠二绝
    沈香亭下太真妃,一笑嫣然国已危。当日杜陵深有恨,何心更作海棠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