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淮河四绝句·其三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释
只能看到鸥鹭无拘无束无人管束,自在地在南北之间飞翔。
初入淮河四绝句·其三问答
问:《初入淮河四绝句·其三》的作者是谁?
答:初入淮河四绝句·其三的作者是杨万里
问:初入淮河四绝句·其三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初入淮河四绝句·其三是宋代的作品
问: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出自 宋代杨万里的《初入淮河四绝句·其三》
问: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的下一句是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问:出自杨万里的名句有哪些?
答:杨万里名句大全
初入淮河四绝句·其三赏析
因眼前景物起兴,以抒发感慨。淮河两岸舟船背驰而去,了无关涉;一过淮水,似乎成了天造地设之界。这里最幸运的要数那些在水面翱翔的鸥鹭了,只有它们才能北去南来,任意翻飞。两者相比,感慨之情自见。“波痕交涉”之后,著以“亦难为”三字,凝聚着作者的深沉感喟。含思婉转,颇具匠心。诗人采取了虚实相生的写法,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弛、波痕相接也难以做到,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与无奈。后两句实写鸥鹭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作者对国家统一、人民自由往来的愿望。
- 连理枝绿树莺声老。金井生秋早。不寒不暖,裁衣按曲,天时正好。况兰堂逢著寿筵开,见炉香缥缈。组绣呈纤巧。歌舞夸妍妙。玉酒频倾,朱弦翠管,移宫易调。献金杯重叠祝长生,永消遥奉道。
- 水龙吟 赋莲花海棠两株云锦翻空,换根元有丹砂*。绣帏重绕,银红高照,故家风味。翠羽生红,雾纱肌玉,风流谁比。记沉香亭暖,真妃半醉,云鬓乱,耽春睡。梦里昆明灰冷,恍留在、红幢翠袂。金盘华屋,无心与并,朱门桃李。一*伤春,临轩便恐,彩鸾交坠。倩紫箫唤起,霓裳旧曲,拚花前醉。
- 次申屠子迪韵 其三海国秋风劲,江城暮雨昏。浮云低月峡,戍鼓殷雷门。芳草何年歇?青山亘古存。光阴如过客,吾道底须论。
- 哭曼卿嗟我识君晚,君时犹壮夫。信哉天下奇,落落不可拘。轩昂惧惊俗,自隐酒之徒。一饮不计斗,倾河竭昆墟。作诗几百篇,锦组联琼琚。时时出险语,意外研精麤。穷奇变云烟,搜怪蟠蛟鱼。诗成多自写,笔法颜与虞。旋弃不复惜,所存今几余。往往落人间,藏之比明珠。又好题屋壁,虹蜺随卷舒。遗踪处处在,余墨润不枯。朐山顷岁朏,我亦斥江湖。乖离四五载,人事忽焉殊。归来见京师,心老貌已癯。但惊何其衰,岂意今也无。才高不少下,阔若与世踈。骅骝当少时,其志万里涂。一旦老伏枥,犹思玉山刍。天兵宿西北,狂儿尚稽诛。而令壮士死,痛惜无贤愚。归魂涡上田,露草荒春芜。
- 挽邵武洪倅不识监州面,闻名似旧知。空馀商榷恨,竟失合并时。昔作大苏客,今观小谢诗。西风丹旐过,一为士林悲。
- 拟咏怀诗 十七日晚荒城上。苍茫余落晖。都护楼兰返。将军疎勒归。马有风尘气。人多关塞衣。阵云平不动。秋蓬卷欲飞。闻道楼船战。今年不解围。
- 送庐山衲僧飞锡下崆gk,清高世少双。冻天方筛雪,别我去何邦。烧绕赤乌亥,云漫白蚌江。路人争得识,空仰鬓眉庞。
- 生查子妖娆百种宜,总在春风面。含笑又和嗔,莫作丹青现。问著却无言,觑了还回盼。底处奈思量,卷了还重展。
- 和李判院见寄光景飞驰疾去波,别来秋色换春和。真铅未有三花验,籥虚嗟十载过。诗句惊人增感发,水云留处恐蹉跎。荆山凿透应多玉,分与贫儒奈老何。
- 留别微之干时久与本心违,悟道深知前事非。犹厌劳形辞郡印,那将趁伴著朝衣。五千言里教知足,三百篇中劝式微。少室云边伊水畔,比君校老合先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