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春暮西园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翻译和注释

译文
在绿水盈盈、芳草萋萋的美景里,春天的美丽的光景仿佛快要从春雨中走过的样子。
而在这暮春时节里虽然农人家的花快要落尽了,但菜畦地里今天来的蝴蝶分外的多。

注释
晴波:阳光下的水波。

春暮西园问答

问:《春暮西园》的作者是谁?
答:春暮西园的作者是高启
问:春暮西园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春暮西园是明代的作品
问: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出自 明代高启的《春暮西园》
问: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的下一句是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问:出自高启的名句有哪些?
答:高启名句大全

春暮西园赏析

  这首《春暮西园》诗是“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并有“明代诗人之冠”美誉的诗人高启的作品。此诗曾作为诗歌鉴赏题的材料出现在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卷的语文试题中。

  从诗题可以看出这是一首田园诗,写的是晚春时景。首句“绿池芳草满晴波”,“绿”、“芳”,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描绘了绿水盈盈、芳草萋萋的春天美景,“晴波”即阳光,“满”字形象地写出阳光洒满水池的景象。次句“春色都从雨里过”,点明春天的气候特点以及春色将尽的情景,从春天的多雨更衬托出阳光的可贵。

  第三句“知是人家花落尽”,“花落尽”进一步说明已是暮春时节,“知”字表明“花落尽”是作者的推测,为虚写。末句“菜畦今日蝶来多”暗点西园,诗人不因春光逝去而感伤,而是描写“蝶来多”,写出尽管春尽,但仍充满生机和盎然情趣。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畅流转,意象动静皆备,丰富唯美,写景状物虚实相生,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0
纠错
猜你喜欢
  • 题李氏敬聚堂
    和平遇物斯为美,恻怛存心即是仁。休怪艺翁太淳质,由来忍字本诸经。
  • 再次寄肯堂韵五首
    眼向朱门每懶抬,今朝笑口为君开。别来却喜人争席,浪遣长须扫径苔。
  • 閒居杂兴六首
    稷契不明经,伊傅不决科。方册镌勋名,千古光不磨。百年等一死,自立须嵯峨。啾啾候虫鸣,辛苦如之何。
  • 东风昨夜入帘帷,便觉深宫漏影迟。一曲凉州花尽放,不须先作报春诗。
  • 伤春
    蕙兰蹊径失芳期,风雨春深怯减衣。卷箔高楼惊燕入,挥弦远目送鸿归。蜂催酿蜜愁花尽,絮扑暄条◇雪飞。欲识伤春多少恨,试量衣带忖要围。
  • 高风行怀本斋
    人皆喜君出,我独喜君归。君出岂不媺,事业生光辉。君归亦不恶,风味高一时。人才有消长,世运有盛衰。公论不可泯,隐显观妍媸。隐者未必是,显者岂皆非。遁世媿无闷,贫贱不可移。得时必行志,斯世相网维。无闷是在我,行志未可期。一处特易易,一出真难持。利欲政滔天,四海皆疮痍。世俗所荣者,君子方鄙之。君开青云步,要津夫何疑。手挥体国略,口讷阿世词。长揖群玉府,拔足逃阱机。黄鹄已高举,翁盎喧醯鸡。苕霅有清泚,一洗京尘缁。故旧述间阔,松楸慰时思。兰茁濯庭下,菊蕊黄东篱。酒熟蟹螯健,橙香鲈脍肥。至哉天下乐,何须卿相为。解我橐中书,极深更研几。圣门八字开,广大涵精微。或参华山席,先天探包羲。或巾高阳车,同载膝上儿。苟足今世具,小需时运宜。天意欲平治,当今非吾谁。
  • 废桑畦种花
    种花真护落,曾不救号寒。我自金芍药,从渠黑牡丹。
  • 和梅挚北池十咏
    池上有垂柳,烟笼濯濯枝。芳根逢茂育,老翠胜平时。体弱因风舞,词清入笛吹。金城久不到,遥想欢羁离。
  • 和诸公琼花二首
    艳不山礬瘦不梅,全身夺得八仙胎。扬州怕有归来鹤,曾见无双槛里开。
  • 丰乐楼初成
    红尘飞不到阑干,十二朱帘卷暮寒。上苑莺啼花木暗,六桥人散水云宽。春风玉佩骖黄鹤,夜月琼箫驻紫鸾。檐外青青杨柳色,几回曾向画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