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和袭美木兰后池三咏·白莲

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
还应有恨无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注释

全唐诗:卷628-19

和袭美木兰后池三咏·白莲问答

问:《和袭美木兰后池三咏·白莲》的作者是谁?
答:和袭美木兰后池三咏·白莲的作者是陆龟蒙
问:和袭美木兰后池三咏·白莲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和袭美木兰后池三咏·白莲是唐代的作品
问: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 出自 唐代陆龟蒙的《和袭美木兰后池三咏·白莲》
问: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 的下一句是 还应有恨无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问:出自陆龟蒙的名句有哪些?
答:陆龟蒙名句大全

和袭美木兰后池三咏·白莲赏析

  咏物诗,描写的是客观存在着的具体的事物形象;然而这形象在艺术上的再现,则是诗人按照自己的主观感觉描绘出来的,多少总带有一种抒情的意味。以抒情的心理咏物,这样,物我有情,两相浃洽,才能把它活生生地写到纸上,才是主客观的统一体。陆龟蒙的这首《白莲》,对我们有所启发。

  鲜红的夏天太阳,照耀着透出波面的莲花,明镜里现出一片丹霞。艳丽的色彩,是有目共赏的。莲花红多而白少,人们一提到莲花,总是欣赏那红裳翠盖,又谁注意这不事铅华的白莲!然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真正能够见出莲花之美的,应该是在此而不在彼。从这个意义来说,那红莲不过是“别艳”罢了。“素?多蒙别艳欺”,白莲,她凌波独立,不求人知,独自寂寞地开着,好象是“无情的”。可是秋天来了,绿房露冷,素粉香消,她默默地低着头,又似乎有无穷的幽恨。倘若在“月晓风清”朦胧的曙色中去看这将落未落的白莲,你会感到她是多么富有一种动人的意态!她简直是缟袂素巾的瑶池仙子的化身,和俗卉凡葩有着天人之别了。

  这诗是咏白莲的,全诗从“素花多蒙别艳欺”一句生发出新意;然而它并没有粘滞于色彩的描写,更没有着意于形状的刻画,而是写出了花的精神。特别后两句,诗人从不即不离的空际着笔,把花写得若隐若现,栩栩如生。花,简直融化在诗的意境里;花,简直人格化,个性化了。

  一首短短的咏物小诗,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是和诗人的生活情感分不开的。我们知道陆龟蒙处在唐末动乱的年代里,隐居在江南的水乡甫里(在今江苏吴江境内)。他对当时黑暗的政治有所不满,虽退隐山林,然其《笠泽丛书》中的小品文,“并没有忘记天下,正是一塌胡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铓。”(鲁迅:《小品文的危机》)因此,他对出污泥而不染、淡雅高洁的白莲,有着一种特殊的爱好;而这种心情的自然流露,就使我们读了这诗后,感到此中有人,呼之欲出。

0
纠错
猜你喜欢
  • 小云堂
    老子何因一念差,肯将簪绂换袈裟。同参尚有满兄在,异世犹将孙老夸。结习未忘能作舞,因缘那得见牛花。却修净业寻来路,澹泊如今居士家。
  • 赋张袁州隐斋三首
    齐王非爱牛,厉人非爱子。秉彝未殄灭,生意不可已。傥能克其端,万物均一体。胡为隔形骸,强自分彼此。达人有大观,俯仰尽天理。从渠美与恶,不与我愠喜。敬问何以然,请先事克己。
  • 提刑司勋示及瞑禽图作诗咏之
    朱华盛发穿疏竹,寒枿齐枯遍野矶。大雪蔽天方乱下,众禽争地各相依。非公好事谁能得,此画如今自已稀。试待晴明挂轩壁,定开群眼一时飞。
  • 成都运司园亭十首玉豀堂
    虚堂已深窈,那复要营室。使君寂无事,闭合卧终日。临池狎清泚,养竹听箫瑟。不为省春耕,轺车肯轻出。
  • 纳火礼祀大辰十二首
    [姑洗为羽]明明我后,重祭钦祠。有司肃事,式荐晨备。礼惟其称,物惟其时。神之听之,福禄来为。
  • 六州
    齐天宇,四海洽淳风。接宝胄,垂真检,景祚无穷。成玉牒、日观归功。冀野升方鼎,脽上由崇。钦桧井、云跸巡东。国本震为宫。乾文焕炳,真祠曲密,重祥叠瑞,琼蕴降高穹。膺丕烈,虔心建垂鸿。询吉士,郊兆执玉荐衷。锺律应、云物迎空。乐和轮囷。嘉气葱葱。天神来降发冲融。玉烛四时通。星回金辂雷作解,昆蚑被惠,亿载帝基隆。
  • 赠丁子植抚干
    巚府归来赴调时,清声籍籍满京师。真如白璧藏奇石,判得黄金博断碑。借宅先寻笼鹤地,买盆权作养鱼池。客中高致犹如此,明日还山乐可知。
  • 以皮鞋底赠石推官三首
    鼻孔随人走,日中忽见斗。踏定太冲脉,壁上挂著口。
  • 秋夜登西楼
    清碧金英玉露溥,姮娥深夜不禁寒。桂花香裹人敲句,倚遍高楼十二阑。
  • 问涂有日戏题郡圃
    今年郡圃放游人,懊恼游人作挞春。到得老夫来散策,乱吹花片摠成尘。商量岁后牢关锁,拘管风光属病身。造物嗔侬先遣去,遣侬侬去不须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