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越女词其四

东阳素足女。
会稽素舸郎。
相看月未堕。
白地断肝肠。

翻译和注释

译文
东阳荡儿有个白皙如玉的女孩,会稽这儿有个划木船的情郎。

看荡明月高悬未落,平白地愁断肝肠。

注释

东阳:唐县名。即今浙江金华市。
素舸:木船。
白地:犹俚语所谓“平白地”。

越女词其四问答

问:《越女词其四》的作者是谁?
答:越女词其四的作者是李白
问:越女词其四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越女词其四是唐代的作品
问:东阳素足女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东阳素足女 出自 唐代李白的《越女词其四》
问:东阳素足女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东阳素足女 的下一句是 会稽素舸郎。
问:出自李白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白名句大全

越女词其四赏析

这首诗写一对素不相识的青年男女一见钟情,互相倾慕,又无缘接近,难以倾述衷肠的怅恨。这里的“东阳”、“会稽”均是地名。东阳唐时属婺州(今浙江东阳),会稽属越州(今浙江绍兴),二地相距起码在一百公里以上。诗人在这里写出这两个地名无非是说这一对小青年素昧平生,原来并不相识,不必拘泥理解为东阳的姑娘遇到了会稽的小伙。“白地”是当时俚语,今天依然沿用于民间,即“平白地”,无缘无故的意思。全诗大意是说,一位肤色白净的姑娘与一位荡着白色小舟的小伙子不期而遇,二人一见钟情,眉来眼去中似乎有许多心曲要倾吐,但因天色尚早,无由进行交谈幽会,不禁现出肝肠欲断,非常焦急的神色。“月未堕”是明月在天,可望而不可即之意。还应指出,李白在此诗中为何偏偏拈出“东阳”、“会稽”这两个地名呢?这可能与他化用前人诗意有关。

王琦认为李白此诗由谢灵运《东阳溪中赠答》二诗中化出,是有道理的。谢诗其一曰:“可怜谁家妇,缘流洗素足。明月在云间,迢迢不可得。”其二曰:“可怜谁家郎,缘流乘素舸。但问情若何,月就云中堕。”无论从词语的相同还是从意境的相似,都可以看出李白此诗确是由这两首诗概括点化而出。

0
纠错
猜你喜欢
  • 杂兴
    征南勋业手,顾乃玩简策。麟经日月垂,左氏实有力。为渠作忠臣,训义订今昔。后来疑掖子,开卷随有益。果能作蹄筌,此学不妨痴。
  • 郿坞
    董公平昔甚纵横,晚岁藏金欲避兵。当日英雄智相似,燕南赵北亦为京。
  • 不见(近无李白消息)
    标签:写人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 留赠畏之
    清时无事奏明光,不遣当关报早霜。中禁词臣寻引领,左川归客自回肠。郎君下笔惊鹦鹉,侍女吹笙弄凤凰。空寄大罗天上事,众仙同日咏霓裳。待得郎来月已低,寒暄不道醉如泥。五更又欲向何处,骑马出门乌夜啼。户外重阴黯不开,含羞迎夜复临台。潇湘浪上有烟景,安得好风吹汝来。
  • 勤政楼观乐
    银河帝女下三清,紫禁笙歌出九城。为报延州来听乐,须知天下欲升平。
  • 哭杨吏部通老
    白首除郎已晚哉,民间桑柘手亲栽。盖棺只着深衣去,行李空担语录回。主祭遗孤犹未冠,著书残藁漫成堆。可怜薄命飘蓬客,虚事江西莫府来。
  • 病中友人相访
    卧久不记日,南窗昏复昏。萧条草檐下,寒雀朝夕闻。强扶床前杖,起向庭中行。偶逢故人至,便当一逢迎。移榻就斜日,披裘倚前楹。闲谈胜服药,稍觉有心情。
  • 奉和幸三会寺应制
    睿德总无边,神皋择胜缘。二仪齐法驾,三会礼香筵。汉阙中黄近,秦山太白连。台疑观鸟日,池似刻鲸年。满月临真境,秋风入御弦。小臣叨下列,持管谬窥天。
  • 拈题
    信手拈题信口哦,树头叶少树根多。秋山四壁明无障,野水平湖冻不波,雉避风藏深草谷,鹿知寒下向阳坡。授衣时节豳诗咏,蒿目民艰竟若何。
  • 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
    标签:写人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