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鹧鸪(双银杏)
尊前甘橘可为奴。
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
谁教并蒂连枝摘,醉后明皇倚太真。
居士擘开真有意,要吟风味两家新。
翻译和注释
译文
风度韵致,仪态雍容,看起来并不十分奢侈华丽,即使如此,而酒尊前的柑桔,还是显得逊色几分。流落江湖,有谁怜?有谁惜?玉洁的肌肤,冰清的风骨,依然故我,不肯枯竭。
是谁将这并蒂连理果双双摘下?恰似那酒醉之后的唐明皇与太真贵妃相拥相依。居士擘开连理果,情真意切,两人分享,品尝风味,醇香清新,心心相惜。
注释
瑞鹧鸪:词牌名。此词极似七言绝句,与“瑞鹧鸪”词体不合。
“风韵”句:《史记·司马相如传》:“相如至临邛,从车骑,雍容闲雅甚都。”此系反意隐括。都:姣好,美盛。
甘橘可为奴:甘橘别称木奴。银杏,又名白果,其树为高大乔木,名公孙树,又称帝王树;叶呈扇面形,因果实形似小杏而硬皮及核肉均呈淡白色,故呼为银杏;其味甘而清香可食,起滋补药用。据说银杏在宋代初年被列为贡品。“甘桔”为“奴”典出《三国志·吴书·孙休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曰:“丹阳太守李衡……后密遣客十人于武陵龙阳汜洲上作宅,种甘桔千株。临死,敕儿曰:‘汝母恶我治家,故穷如是。然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耳!’衡亡二十余日,儿以白母,母曰:‘此当是种甘桔也’。”桔奴,又称“木奴”,唐·李商隐有“青辞木奴桔,紫见地仙芝”(《陆发荆南始至商洛》)的诗句。
⑷玉骨冰肌:清澈高洁。
醉后”一句:周勋初《唐人遗事汇编》卷二:“明皇与贵妃幸华清宫。因宿酒初醒,凭纪子肩同看木芍药。上亲折一枝,与妃子同嗅其艳。”太真、贵妃均指杨玉环。此句意谓双银杏的并蒂相连,犹如唐明皇和杨贵妃倚倚靠靠亲密无间。
瑞鹧鸪(双银杏)问答
问:《瑞鹧鸪(双银杏)》的作者是谁?
答:瑞鹧鸪(双银杏)的作者是李清照
问:瑞鹧鸪(双银杏)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瑞鹧鸪(双银杏)是宋代的作品
问:瑞鹧鸪(双银杏)是什么体裁?
答:词
问:风韵雍容未甚都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风韵雍容未甚都 出自 宋代李清照的《瑞鹧鸪(双银杏)》
问:风韵雍容未甚都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风韵雍容未甚都 的下一句是 尊前甘橘可为奴。
问:出自李清照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清照名句大全
瑞鹧鸪(双银杏)赏析
本词约作于李清照南渡时期,即建炎元年到建炎二年(1127-1128年)。当时金人大举南侵,北宋朝廷崩溃。北方局势愈来愈紧张,李清照着手整理收藏准备南下。李清照押运书籍器物于建炎二年(1128年)春抵达江宁府,本词即作在行程中。
- 题峻极中院法堂壁标签:哲理一团茅草乱蓬蓬,蓦地烧天蓦地空。争似满炉煨榾柮,漫腾腾地暖烘烘。
- 送程给事知越州标置才谋孰尚公,拜恩新领浙江东。黄扉玉殿官仪贵,皂盖朱幡使节雄。耕织富饶青嶂里,楼台缥缈翠云中。到时湖上看秋月,安得清樽侍下风。
- 次韵吴仲权镒见简今代风骚将,先生合冠军。几年求识面,数刻遂离群。江急舟难驻,风回橹细闻。还家经醉卧,斜日对炉熏。
- 用晦翁十梅诗韵酬张伯修孙子直看花须看神,折花莫折残。但使花骨清,岂畏花地寒。
- 杂曲歌辞杨柳枝暂凭樽酒送无憀,莫损愁眉与细腰。人世死前唯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
- 自豫章南还江上作归去南江水,磷磷见底清。转逢空阔处,聊洗滞留情。浦树遥如待,江鸥近若迎。津途别有趣,况乃濯吾缨。
- 上冬日田园杂兴十二绝自晨至午,起居饮食皆起傍东窗手把书,华颠种种不禁梳。朝餐欲到须巾裹,已有重来晚市鱼。
- 坐睡坐久睡屡兀,手失未了书。清风脱然至,心醒得我娱。起看孤隙光,了不移锱铢。云何短梦中,万境生须臾。嗟彼市朝子,百巧营其躯。安知非梦役,过眼灭无余。至人有达观,那与世贤愚。不须无言子,同上昆仑墟。
- 留赠舞靴应任闲人看,笑脸还须待我开。不用镜前空有泪,蔷薇花谢即归来。
- 遣兴青云路不通,归计奈长蒙。老恐医方误,穷忧酒醆空。何堪罹乱后,更入是非中。长短遭讥笑,回头避钓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