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长安怀古
望千里金城,一区天府,气势清雄。
繁华事,无处问,但山川景物古今同。
鹤去苍云太白,雁嘶红树新丰。
夕阳西下水流东。
兴废梦魂中。
笑弱吐强吞,纵成横破,鸟没长空。
争如似犀首饮,向蜗牛角上任穷通。
看取麟台图画,□余马鬣蒿蓬。
木兰花慢 长安怀古问答
问:《木兰花慢 长安怀古》的作者是谁?
答:木兰花慢 长安怀古的作者是李齐贤
问:木兰花慢 长安怀古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木兰花慢 长安怀古是元代的作品
问:木兰花慢 长安怀古是什么体裁?
答:词
问:骚人多感慨,况故国、遇秋风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骚人多感慨,况故国、遇秋风 出自 元代李齐贤的《木兰花慢 长安怀古》
问:骚人多感慨,况故国、遇秋风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骚人多感慨,况故国、遇秋风 的下一句是 望千里金城,一区天府,气势清雄。
问:出自李齐贤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齐贤名句大全
- 南乡子·端午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空向梁间觅宿痕。客舍宛如村。好事无人载一樽。唯有莺声知此恨,殷勤。恰似当时枕上闻。
- 陈监丞用韵见赠亦和以谢肃肃东方老,依人可计年。名言倾盖后,古意结绳前。君户仍多辙,予琴故一弦。不应昌歜味,置在众肴先。
- 泐潭暹上人出示延福颂古三首索鄙语因用其韵引鼻牵回野鸭儿,升堂卷席便高飞。后来要识吾宗旨,试看而今是甚时。
- 绘莲二首浓淡色中匀粉腻,浅深痕上著臙脂。华堂展处南薰起,一似西湖六月时。
- 白鹇山鸡形状鹤精神,纹似涟漪动白蘋。物异恩殊堪郑重,庙堂人寄草堂人。
- 偈颂一百零二首诸庄旱涝不为忧,只恐难调水牯牛。拽脱鼻绳憨睡稳,数声羌笛野田秋。绝无形影,谁放谁收。通身白了通身黑,游戏风烟百草头。
- 祭妹文标签:思念乾隆丁亥冬,葬三妹素文于上元之羊山,而奠以文曰: 呜呼!汝生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百里矣;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 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虽命之所存,天实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予幼从先生授经,汝差肩而坐,爱听古人节义事;一旦长成,遽躬蹈之。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 余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今予殓汝葬汝,而当日之情形,憬然赴目。予九岁,憩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来,温《缁衣》一章;适先生奓户入,闻两童子音琅琅然,不觉莞尔,连呼“则则”,此七月望日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予弱冠粤行,汝掎裳悲恸。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汝从东厢扶案出,一家瞠视而笑,不记语从何起,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凡此琐琐,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死,则一日不能忘。旧事填膺,思之凄梗,如影历历,逼取便逝。悔当时不将嫛婗情状,罗缕记存;然而汝已不在人间,则虽年光倒流,儿时可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 汝之义绝高氏而归也,堂上阿奶,仗汝扶持;家中文墨,眣汝办治。尝谓女流中最少明经义、谙雅故者。汝嫂非不婉嫕,而于此微缺然。故自汝归后,虽为汝悲,实为予喜。予又长汝四岁,或人间长者先亡,可将身后托汝;而不谓汝之先予以去也! 前年予病,汝终宵刺探,减一分则喜,增一分则忧。后虽小差,犹尚殗殜,无所娱遣;汝来床前,为说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聊资一欢。呜呼!今而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 汝之疾也,予信医言无害,远吊扬州;汝又虑戚吾心,阻人走报;及至绵惙已极,阿奶问:“望兄归否?”强应曰:“诺。”已予先一日梦汝来诀,心知不祥,飞舟渡江,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四支犹温,一目未瞑,盖犹忍死待予也。呜呼痛哉!早知诀汝,则予岂肯远游?即游,亦尚有几许心中言要汝知闻、共汝筹画也。而今已矣!除吾死外,当无见期。吾又不知何日死,可以见汝;而死后之有知无知,与得见不得见,又卒难明也。然则抱此无涯之憾,天乎人乎!而竟已乎! 汝之诗,吾已付梓;汝之女,吾已代嫁;汝之生平,吾已作传;惟汝之窀穸,尚未谋耳。先茔在杭,江广河深,势难归葬,故请母命而宁汝于斯,便祭扫也。其傍,葬汝女阿印;其下两冢:一为阿爷侍者朱氏,一为阿兄侍者陶氏。羊山旷渺,南望原隰,西望栖霞,风雨晨昏,羁魂有伴,当不孤寂。所怜者,吾自戊寅年读汝哭侄诗后,至今无男;两女牙牙,生汝死后,才周睟耳。予虽亲在未敢言老,而齿危发秃,暗里自知;知在人间,尚复几日?阿品远官河南,亦无子女,九族无可继者。汝死我葬,我死谁埋?汝倘有灵,可能告我? 呜呼!生前既不可想,身后又不可知;哭汝既不闻汝言,奠汝又不见汝食。纸灰飞扬,朔风野大,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 柳梢青远岫浮岚。澄江拖练,飞梦雪帆。乐事关心,菊朝烹蟹,灯夜传柑。春郊随处行庵。听驺从、携花几篮。洲渚凝妆,园林穷胜,好个江南。
- 自平阳馆赴郡晨兴平阳馆,见月沈江水。溶溶山雾披,肃肃沙鹭起。奉恩谬符竹,伏轼省顽鄙。何当施教化,愧迎小郡吏。寥落火耕俗,征途青冥里。德绥及吾民,不德将鹿矣。擒奸非性能,多愍会衰齿。恭承共理诏,恒惧坠诸地。
- 游灞陵山入山未尽意,胜迹聊独寻。方士去在昔,药堂留至今。四隅白云闲,一路清溪深。芳秀惬春目,高闲宜远心。潭分化丹水,路绕升仙林。此道人不悟,坐鸣松下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