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望木瓜山

早起见日出,暮见栖鸟还。
客心自酸楚,况对木瓜山。

翻译和注释

译文
早晨起来看见太阳升起,傍晚时分看见归鸟还巢。
身在异乡内心本已酸楚,何况还面对着木瓜山。

注释
木瓜山,在贵阳县木瓜铺。木瓜:蔷薇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果实长椭圆形,其味酸。

望木瓜山问答

问:《望木瓜山》的作者是谁?
答:望木瓜山的作者是李白
问:望木瓜山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望木瓜山是唐代的作品
问:望木瓜山是什么体裁?
答:五古
问:早起见日出,暮见栖鸟还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早起见日出,暮见栖鸟还 出自 唐代李白的《望木瓜山》
问:早起见日出,暮见栖鸟还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早起见日出,暮见栖鸟还 的下一句是 客心自酸楚,况对木瓜山。
问:出自李白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白名句大全

望木瓜山赏析

  “早起见日出,暮见栖鸟还”运用铺叙手法,描绘出一幅早见蒸蒸日出、晚见归鸟还巣的忧伤感怀图,诗人触景生情:见日出,见栖鸟,不见众鸟,不见孤云,表达出诗人无可奈何的孤寂心声。正如白居易《夜雨》:“我有所感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的无限向往和百结愁肠。

  “客心自酸楚,况对木瓜山”写诗人客居他乡,内心本已酸楚,再看到木瓜山,想起酸涩的木瓜,心中就更酸了。[2] “客心”、“酸楚”是诗歌中的意境情感,“木瓜山”,是诗歌中的形象事物。这三个诗词,有清晰有模糊,有实体有虚象,有眼里的更有心中感悟的,使得诗歌的语言凝练,渲染氛围,加深诗人客居酸楚之感。

  此诗语极平常,而意甚含蓄,字字辛酸。诗人触景生情:早见蒸蒸日出,而悲自已穷途潦倒,想要过神仙那样的无拘无束的生活,然而真当他处于寂寞境地的时候,又难免生出许多忧伤和悲愁。晚见归鸟还巣,而悲自已去国离乡,看透了现实世界的混沌,想起各种人情世故,更增一份凄楚。木瓜味酸苦,诗人望见木瓜山而感怀身世,感触漂泊生活的孤寂,内心倍感酸楚,流露出李白忧伤悲愁的情感。

0
纠错
猜你喜欢
  • 题孙逸人山居
    长悬青紫与芳枝,尘刹无应免别离。马上多于在家日,樽前堪忆少年时。关河客梦还乡远,雨雪山程出店迟。却羡高人终此老,轩车过尽不知谁。
  • 说诗
    三百诗人岂有诗,都成绝唱沁心脾。今人不讲源头水,只问支流派是谁。
  • 雪后三首
    阴巘犹施白,朝木已沐青。坠乌飞蔌蔌。射日粲荧荧。便恐归无迹,聊须记所经。耳声并目色,佳处若为形。
  • 咏史上扬雄二首
    德宅神庭孰与游,董贤舜禹莽伊周。余腥用尽桐江水,重费寒潭九曲流。
  • 之京留别刘方平
    客子慕俦侣,含凄整晨装。邀欢日不足,况乃前期长。离袂惜嘉月,远还劳折芳。迟回越二陵,回首但苍茫。乔木清宿雨,故关愁夕阳。人言长安乐,其奈缅相望。
  • 和黄循斋送景正辅户曹之夔三首
    要路倦登临,渊明径好寻。卷收名利帜,揭示圣贤心。明使千家满,霜从两鬓侵。逃空三峡客,属耳听蛩音。
  • 碧云深(寓忆秦娥)
    风凄凄。井阑络纬惊秋啼。惊秋啼。凉侵好梦,月正楼西。卷帘望月知心谁。关河空隔长相思。长相思。碧云暮合,有美人兮。
  • 哭李晦群崔季文二处士
    华封西祝尧,贵寿多男子。二贤无主后,贫贱大壮齿。未成鸿鹄姿,遽顿骅骝趾。子渊将叔度,自古不得已。
  • 满江红(再和)
    既作闲人,便应付、此身沟壑。不应更,将愁半点,寸心中著。责子渊明徒自苦,忧君范老何时乐。纵一嘲、一咏欲奚为,何如莫。不自鄙,葵蔬恶。还肯荐,茅柴薄。任侯门海陆,杂陈珍错。有暇盍联车骑过,相忘勿遣诗情觉。怕家僮、无处买莼鲈,烹琴鹤。
  • 春晚杂兴十二首
    溪鱼山笋佐新篘,大胜长安上酒楼。春老犹寒宿酲困,酴醾花下拥绵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