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满江红 送廖叔仁赴阙

日近酒觚棱,秋酒渐满、蓬酒莱双阙酒。
正钱塘江上,潮头如雪。
把酒送君天上去,琼琚玉珮鹓鸿列。
丈夫儿、富贵等浮云,看名节。
天下事,吾能说;今老矣,空凝绝。
对西风慷慨,唾壶歌缺。
不洒世间儿女泪,难堪亲友中年别。
问相思、他日镜中看,萧萧发。

满江红 送廖叔仁赴阙问答

问:《满江红 送廖叔仁赴阙》的作者是谁?
答:满江红 送廖叔仁赴阙的作者是严羽
问:满江红 送廖叔仁赴阙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满江红 送廖叔仁赴阙是宋代的作品
问:日近酒觚棱,秋酒渐满、蓬酒莱双阙酒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日近酒觚棱,秋酒渐满、蓬酒莱双阙酒 出自 宋代严羽的《满江红 送廖叔仁赴阙》
问:日近酒觚棱,秋酒渐满、蓬酒莱双阙酒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日近酒觚棱,秋酒渐满、蓬酒莱双阙酒 的下一句是 正钱塘江上,潮头如雪。
问:出自严羽的名句有哪些?
答:严羽名句大全

满江红 送廖叔仁赴阙赏析

这首词写得气势豪迈,饶有兴味。将作者的那种淡薄功名、慷慨悲歌的气韵,生动地表达了出来。它是作者送友人廖叔仁去京城赴任时所作。廖叔仁,生平不详。阙,宫阙,这里指南宋朝廷。“日近”两句是说临安的宫殿巍峨,高高的觚菱仿佛接近红日,宫廷一带秋色也颇浓了。临安附近,钱塘江每年阴历八月涨潮,极为壮观。“ 正钱塘江上,潮头如雪”点明时间地点,说廖叔仁于秋天去京城临安。“ 富贵等浮云”,不慕富贵,视若浮云。这两句是勉励廖叔仁,说大丈夫应当不贪求富贵,而要看重名誉节操。“天下事,吾能说”表明作者关心国家大事,有见识,有主张。“今老矣,空凝绝”,抒发自己政治抱负和才能不能施展,如今垂垂老矣,留下的只是满怀愁绪了。结句说 :与廖叔仁分手后 ,若问相思之情何如,只要今后在镜中看到满头萧萧白发,便可说明愁绪之深了。
本词上片着重叙事,写廖叔仁于秋天去朝廷任职,勉励他要重名节而轻富贵;下片着重抒情,慨叹自己关心国事,有政治抱负,虽年老不变 ,但仕途失意,最后抒发与廖叔仁分手的伤感。
全词写得气势豪迈,风格雄壮,上片描绘临安宫殿雄伟,并以钱塘怒潮作陪衬,众臣整齐肃穆,显得形象雄伟,境界开阔。“丈夫儿 ”两句,劝友人砥砺名节,言辞慷慨,语言峭劲有力。下片先诉说自己有政治见识和才能,志不伸,但雄心未已。词中连用的四个简短的三字句,在语气上形成短促顿挫,从而更有效地表达了作者的这种矛盾、焦急的心情。“对西风”两句,借典抒情,壮怀激烈,是这首词豪迈雄健格调的最激越处。末尾仍回到送别的本题上来,表现了送别的伤感,但仍然气豪笔健。“ 不洒”两句,是对偶句,化用成语典故而不露斧凿痕迹 ,显示出作者的语言功力。
0
纠错
猜你喜欢
  • 洋州三十景北园
    朝阳动湖水,春色入名园。邑人千万户,日日望朱幡。
  • 送朱南山开蜀阃
    殿上传宣内引官,一封历历奏忠肝。八千里路先声至,百万都人夹道观。节度晋公先授钺,淮阴韩信旧登坛。擎天正要中流柱,莫拟人间蜀道难。
  • 德远叔坐上赋肴核八首蜜金橘
    风餐露饮橘州仙,胸次清於月样圜。侠客偶遗金弹子,蜂王捻作菊花钿。
  • 诉衷情
    侵晨呵手怯清霜。闲写两三行。都将旧游新恨,收拾入行装。人乍别,路尤长。漫嗟伤。不如归去,只者温柔,便是仙乡。
  • 三山卜居今三十有三年矣屋陋甚而地有余数世
    再见封侯未为快,一掷成卢安用再?世间得意固多矣,堪笑穷人事常败。我生出仕四十年,寸进恰如船上埭。即今卧病茅檐里,回首穷通竟何在!荆山之下玉抵鹊,两京春齐论斤卖。苏秦煌煌佩六印,尼父栖栖厄陈蔡。玄保美官辄见思,东野出门常有碍。躬耕至老岂不佳,子孙当以吾为戒。
  • 【南吕】四块玉_恬退绿鬓衰
    恬退绿鬓衰,朱颜改,羞把尘容画麟台,故园风景依然在。三顷田,五亩宅,归去来。绿水边,青山侧,二顷良田一区宅,闲身跳出红尘外。紫蟹肥,黄菊开,归去来。翠竹边,青松侧,竹影松声两茅斋,太平幸得闲身在。三径修,五柳栽,归去来。酒旋沽,鱼新买,满眼云山画图开,清风明月还诗债。本是个懒散人,又无甚经济才,归去来。
  • 和董端明大野渔父图
    木落渔村载酒过,绿波萍藻鳜鱼多。弃醉饮,尽颜酡。不负平生笠与簑。
  • 依韵和张叔毅读柳先生文
    先生萧瑟半涂休,一跌青云不再收。名压班行来众毁,笔鑱造化起天雠。王韦党破谁为地,柳播风殊愿易州。庙食罗池今尚否,满编遗韵掩鸣球。
  • 颂古十九首
    八十翁翁著绣靴,踏开幽洞笑呵呵。傍人指点忘归路,不觉腰间烂斧柯。
  • 殢人娇(曾韵寿词)
    露下天高,最是中秋景胜。喜小名银蟾、十分增晕名。嫦娥飞下,见雾鬟风鬓。念八第行景园中,画谁能尽。慢奏云韶,美字斟仙酝。清不寐、桂香成阵。只愁来夕,又阴晴无准。却待约重圆,后期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