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名言
位置:首页>> 励志名言>> 职场创业>> 邓锋:创业永远是波澜起伏步步惊心

邓锋:创业永远是波澜起伏步步惊心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0-07-01 13:21:13 

标签:创业,波浪起伏,步步惊心,勤奋,才干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

尽管被称为“硅谷最成功的5位华人企业家之一”;尽管在恢复高考的时候考上清华,出国热的时候出国、在硅谷热的时候在硅谷创业、在回国热的时候回国,在投资热的时候做起了投资;尽管邓锋认为自己的人生发展顺应了时代的脚步,但回顾自己的多年来的多次创业的经历,他依然觉得波澜起伏、步步惊心。

“好企业是磨出来的。”2011年11月的一个晚上,在清华经管学院举办的企业家讲堂上,邓锋这样感慨,“作为第一代美国移民,要想在美国成功,没有资本,没有资源,只能靠自己的勤奋和才干。”

邓锋的话,概括了海外华人的创业心声。

走有风险的道路

对邓锋影响最大的是英特尔的前任CEO,邓锋表示,“我在英特尔待过,他和我一样是第一代移民,从一个技术人员走到管理者再到战略家。他是我创业学习的榜样。”

邓锋在美国硅谷创业的年代正值彼时硅谷的创业热,和其他创业者一样,迈出第一步是最困难的。一方面,邓锋当时已经在硅谷著名的公司——英特尔工作了4年,按照英特尔的惯例,工作满5年的员工将获得上百万美元丰厚的股票和期权奖励。安逸的生活唾手可得;另一方面,如果创业,妻子刚生完孩子,每个月都必须要面对较大数目的房租和保姆费。

一边是坦途,一边是风险。邓锋承认,这是他人生中一个很大的挑战。创业家骨子里的不安分因素和硅谷的创业氛围给了邓锋最大的勇气。在硅谷这个“创业者的乐园”中人们每天都能听到创业成功的故事,在“硅谷文化”的感染下,从自己家中的起居室里起步,1997年,邓锋离开英特尔,和两位好友凑了几万美元,创立了网屏技术有限公司(NetScreen Technologies Inc.)。

尽管这已经不是邓锋第一次创业了,但在NetScreen创始初期,邓锋还是走了弯路。“最初的产品完全是基于自己的想象做出来的,而不是市场化的产品,根本不能用。”

所幸,邓锋选择的是一个快速增长的新兴行业。ASIC安全芯片与生俱来的速度和效率使NetScreen公司的产品很快就在全球打开了局面,并成为新一代防火墙的标志。

“做人得有点想法,换一种思维,走不一样的路,敢于冒风险。”邓锋这样总结,他认为自己是一个“大事胆大,小事胆小”,也就是喜欢冒险的人。“很多机遇容不得你细细想清楚,想清楚就太晚了。”

低谷也是最好的时刻

美国硅谷确实是创业的摇篮,在硅谷创业之初,风险投资在资金上给予了邓锋极大的帮助。最初是一位天使投资人,然后是美国著名的风险投资机构——红杉资本。几年间的几次融资,让邓锋融到了8800万美元。

一切并非一帆风顺。资本在企业发展的道路上给予了邓锋最大的帮助,同时,也带来最大的风险。2000年2月,一家美国上市公司用9亿美元以交换股票的方式收购了NetScreen。但随之而来的股市大跌,让NetScreen的市值从9亿美元跌到3亿。

回忆那段时间,是邓锋在美国创业最艰难的时刻之一。当时的硅谷最缺乏的就是人才。一看到NetScreen出了问题,每天都有猎头挖人的电话打来。对于一家科技企业而言,人才就是企业的全部。

“犯了错误最好的办法就是承认错误。”那段时间,邓锋发挥了自己曾经做过辅导员的优势,找每一个员工进行谈话。让他颇为感动的是,通过谈话,他发现在企业创业阶段,大部分员工对于企业都有深厚的感情。经过邓锋一番动员,核心员工全部都保留了下来。同时,邓锋与收购他们的上市公司负责人进行了一番恳谈。说服该公司同意放弃收购。

在邓锋看来,这段公司最低沉的时间也是公司文化行程和凝聚的最好时间。在这段时间里,留下来共患难的都是日后最稳定的员工。是一批志同道合的人。

这段经历让邓锋本人也沉淀了下来。不再着急去卖公司,而是潜心做市场,将公司发展壮大。2001年12月11日,NetScreen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上市当天,股价就上涨了50%。从零开始的创业到几年后以42亿美元卖给了一家网络设备公司。几年来,硅谷上演着起起落落的故事,不断有公司兴起和陨落。环境变化让邓锋唏嘘不已。对于这段创业经历,邓锋总结,上市只是一瞬间的快感,真正享受的,是创业的过程,是像战士一样不断战斗的过程。他认为,最值得骄傲的是在最难的时候能挺住,这体现着创始人的责任、胸怀、坚持和理想。

一次又一次从零开始

2005年,邓锋带着妻儿在回国热中回到中国,这次的他选择了在北京清华科技园科技大厦这座刚刚落成的写字楼里做风险投资。这次的创业对于邓锋来说有三大挑战,一是创业环境从美国转变为中国,多年的旅美生涯期间,中国的环境也发生了改变,眼前的一切都是陌生的;二是身份的转变,从一名技术出身的企业家转变为培养企业的投资人;三是邓锋又一次回到了初创企业,又是一次全新的开始。

从报纸的求职栏里找到秘书和司机。邓锋开始了一次全新的挑战之旅。出于对行业的了解,几年时间,邓锋投资了多家企业。如今,北极光手中管理了6只基金。

“很多人的商业准则是,合作中我一定要谈到最好的条件,什么事情都是我方得大头,对方得小头。这样做的结果是,你传播的是一种错误的社会价值观,你不是在创造整个社会财富的更大化,你只是以损害你商业伙伴的利益来达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我的观点是,对于商业伙伴,你不能以一种敌视的角度来看,一定要着眼于长远,创造双赢。”邓锋认为,创始人的价值观对于企业来说尤为重要。无论是自己的企业用人,还是做风险投资选择项目,邓锋都极为看重这一点。

“早期的投资就是投人。我认为,有一次失败的经历是可以给创业者加分的。只要他能从失败中获得经验。”作为一个创业者,邓锋认为在创业之初,必须有高于财务回报的理想,而他本人最新的理想是,培育世界级的中国公司,培养世界级中国企业家,做世界级的中国风投。

0
投稿

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友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

  • 1881年,一位名叫鲁道夫·卡尔·施泰特的德国青年用了几年的打工积蓄,在他的家乡维斯马市郊区经营起了一家小小的杂货店。施泰特原以为经营杂货店
  • 牛嫣说:“其实我也没什么过人之处,大家需要的资源,就在自己的身边。我只是通过整合使用这些资源,让这些信息有了生命的同时,成就了自己的事业。只
  • 来源:创业邦大家可能看到我的名字会感觉比较奇怪,叫“其实”。虽然我们公司的名字叫东方财富网,但是创业的目标,如果你想的是追求财富的话,那你也
  • 各位码头贝海兄弟:2009年9月10号我拿到了我这辈子最多的钱,80万人民币,10月1号我奔往常州启动了洋码头项目,那个时候的名字不叫洋码头
  • 我的创业点子源于2007年,当时我在澳大利亚经常从事沉船潜水工作。我一直担心碰到鲨鱼。但干这行遇到这种事在所难免,后来我遇到一群公牛鲨,本来
  • 1957年生于上海,1988年5月至1992年1月任上海市海川储运公司总经理,1998年5月任宝雅电子通讯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2001年1
  • 文/程霄今年过年回家,有个很大的感触,就是以往那些小伙伴们都没法愉快地玩耍了。他们看我目光都不一样了,他们说哇,程大老板程总回来了,你现在是
  • 陷阱一:一个好想法就可以让你赚大钱事实是好想法对于商业成功既不是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微软应该算是获得商业成功的典型,但是在它的整个发家史
  • 你想知道富人与穷人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吗?你想知道成功人士与一般人的区别是什么吗?成为权威专家真的那么神密吗?当你看完这篇文章,你就会知道它们并
  • 我们用筷子,他们用刀叉;出海要趁早,三年之后,海外恐怕也是一片红了。过去十年,中国互联网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这块没有特殊资源和关照的荒野上,
  • 文/同人于野我有时候看《非诚勿扰》,感觉好像每个男嘉宾都想创业。他们很可能过高估计了自己成功的可能性。据有人统计,中国大学生初次创业的成功率
  • 绝大部分人都相信,创新和创造能力属于天生而来的,不可能通过后天培训获得。但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据表明,人们可以学会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进行实践,
  • 文/徐小妮很多人都想开咖啡馆,我一度奇怪为什么咖啡馆会让那么多人心心念念?后来发现,咖啡馆、小餐馆、奶茶店、小客栈、淘宝小店……这些梦想指数
  • ——俞敏洪做客林夕阁杨旭涛:大家好,非常欢迎大家收听第43期林夕阁互联网知名人物采访。这一期的采访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 * 教育科技集团董
  • 1、越是巨大的冒险,越是需要巨大的谨慎。2、如果注定要做一个商人,那么就要随时准备接受被贪婪打败的命运。3、商道随政道。4、所谓“暗捧”,表
  • 来源:商界财视网什么时候适合创业?有人说,随时都可以,事实也确实如此,任何时候,只要有创业的想法,就可以去创业,但是,这样说也显得较为笼统,
  •      以色列没有辜负它作为“创业之国”的美名。在以色列,新成立的企业随处可见。这是以色列人的期盼。这是他们
  • 一个融资顾问,在看过无数希望融资的项目之后,就会逐渐在内心站在投资人角度,确定自己更理性的思维方式,以冷漠近乎残忍的态度去面对那些迫切需要融
  • 从创建校内(后改名为人人)、饭否、海内,直到现在的美团网,他是国内SNS第一人,也被业界戏称为“史上最倒霉连环创业客”。王兴曾形容自己一直在
  •       我从未真正玩过任何一款网络游戏,也从未曾与蜗牛游戏的创始人见过面,但我喜欢讲的那个创业故事,平淡、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励志名言 单词乎 danci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