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的五大误区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0-07-01 13:14:43
著名的IT人士、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为急于创业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支招”,建议年轻人在创业过程中避免五种急功近利的误区。
李开复说,五大误区中首当其冲的是简单地以为“一毕业,就应该创业”。他说,大量经验和实证案例表明,“一毕业,就创业”往往失败率更高。更恰当的方法是,毕业后首先加入一个创业团队,从团队中学习创业经验,逐步积累个人实力,在几年后再正式创业。
他说,其余的四大误区中两项与“钱”有关,分别是以为“创业即是上市”“创业即是赢得风险投资”。他以为这两个误区,都把创业过程中的融资手段当成了目的,是非常短视的行为,不利于创业者将新企业做大做强。
他分析,最后两大误区一是以为“创意即是创业”,二是以为“科技创新即是创业”。他说,时下一些大学毕业生往往以为自己手里握着“点子”和“发明专利”,就是万能的,结果一创业就败下阵来。这大多是由于在创业过程中忽视了团队合作和执行力,这两种能力比“点子”更重要。他指出,“合作与执行”是目前国内大学应当着力培养的大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建议设置相关课程。
一直以来,李开复对年轻人报以极大关注,被冠以“学生导师”的美名。与年轻人交流总是李开复人生舞台上乐此不彼的重要剧目,其中,如何成功创业是他与大学生之间经常对话的一个主题。2009年9月4日,当他公布离职并创办创新工场时,更是直接表示希望和中国的年轻人一起,创造新的技术奇迹,并愿意充当“创业教练”的角色。
长期的沟通让李开复清楚地看到大学生在创业时所面临的困惑与障碍。近日,借由中国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经验交流会暨全球创业周峰会的平台,李开复直言,五大误区导致中国大学生创业屡屡受挫,同时他也给出自己的忠告。
误区一:一毕业就创业。
国内很多大学生尚未预备好,就过早出来“主导”创业,这导致大学生创业的失败率很高。李开复表示,先参与创业,再主导创业,这对大学生而言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国内教育更关注专业发展,而忽视对于学生执行力、团队经验、市场研究等方面的培养。”他夸大,创业能力、创业教育是以上所有因素全方位的整合,而中国教育尚需走一段较长的路。
误区二:创意即是创业。
针对国内很多大学生有了自己的创意却不愿意让投资者知道的做法,李开复以为,“点子改变一切”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实在很少见。“点子不是最值钱的,假如让投资者在‘创意’和‘创业人’之间选择其一的话,肯定有更多投资者选择后者。创业人身上包含了所谓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创业方向、人的性格、创业团队以及执行力等。”
误区三:创业即是上市。
“创业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上市和赚钱,更不是为了打倒竞争对手。年轻创业者要更有胸怀,打造正面的创业生态系统。”李开复提醒道,上市、赚钱等并非创业的最后目标,大学生创业者的最大理想应该是创造、完善行业产业链,用技术来造福用户。“例如在互联网行业,当网络用户、内容生产商和广告商都能够分享你的技术,并达成收益和经验上的共赢时,才算得上是成功。”
误区四:对市场不够重视。
将“创业”直接等同于“科技创业”,又将“科技创业”直接等同于“获得专利”,是目前国内大学生创业者中一种较为多见的想法在李开复看来,创业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生创业者是否“知悉市场”,包括对市场的理解,对用户的深刻洞悉力,以及对用户利益的了解和尊重。
误区五:创业即是赢得风投。
“风险投资提供的不仅是钱。”李开复表示,据他观察,当第一笔资金拿得手后,便开始排斥投资者的共同参与,把他们的意见当成对自己的干涉。“风投的价值远在金钱之上。除了投钱之外,他们还能为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先容人脉、客户、伙伴,帮助大学生了解市场,治理财务,以及吸引下一轮融资等。”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好的投资人的标准不仅在于他是否愿意投钱、投多少钱,更在于在投钱之后他能否为创业者提供持续的、有价值的帮助。


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友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
- 来源:商界财视网什么时候适合创业?有人说,随时都可以,事实也确实如此,任何时候,只要有创业的想法,就可以去创业,但是,这样说也显得较为笼统,
- 作为一个80后,他说自己创业的成功是幸运的,大学四年他没有规划,却创立了核桃林,24岁离开公司去读研,25岁又从清华大学退学成为公司的“带头
- 1、越是巨大的冒险,越是需要巨大的谨慎。2、如果注定要做一个商人,那么就要随时准备接受被贪婪打败的命运。3、商道随政道。4、所谓“暗捧”,表
- 文/王秀梅没钱,没人,没技术,一个大学毕业生如何年入千万?26岁的锐锋网创始人张晓真,却因此在2014年中国福克斯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中名
- 2011年10月18日,张宏江一夜难眠。看到张亚勤的邮件后他流泪了,不知怎样去回应曾经的亲密战友,就像他不知道怎样将自己的决定公之于众——告
- 增长不在于模仿而在于升级和进化——考虑需求和市场的变化,决定如何在最后将满意度和结果最大化。创业家
- 目前红孩子排名前三的品类是母婴、化妆品和食品,徐沛欣选择了垂直化梳理和专业化品牌的战略路径。缤购推出后,原来的“红孩子”则成为了“缤购”的一
- 硅谷创业之父:如何摆脱创业失败的厄运创业者要在那些创业氛围浓厚的地方创业,要有遇到那些愿意为你提供创业帮助的人的机遇。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关键在
- 职业人的主要职责就是解决各种各样的企业问题。只有具备了关键的问题解决能力,职业人才能成为职业的。第一种能力是目标关注能力。一个能够解决问题的
- 读李静的故事,总让人有一种大女子的气息扑面而来的感觉。她爽朗的性格、风风火火的做事风格、敢作敢为的行事方式,无不让人惊叹:这是一个奇女子。在
-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尽管被称为“硅谷最成功的5位华人企业家之一”;尽管在恢复高考的时候考上清华,出国热的时候出
- 陷阱一:一个好想法就可以让你赚大钱事实是好想法对于商业成功既不是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微软应该算是获得商业成功的典型,但是在它的整个发家史
- 在人一生的成长过程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因素?美国蓝天航空公司创业天才尼尔曼最近向外界透露他的心得。美国蓝天航空是“9.11”事件后第一家成功
- 创业就是折腾。如果你选择创业,你就选择了折腾这种生活方式。折腾谁?首当其冲的肯定是自己:生活与工作界限模糊、领域重复,当孙子、赔笑脸、跑折腿
- 10月17日,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来到浙江大学紫荆港校区举行专题报告会,以成长中的十个启发为题,与浙大学子一同分享成长中的得与失
- 11月1日晚,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2011年度华人经济领袖商学院巡讲(清华站)”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举行。用友软件公司董事长兼CEO王文
- 1、寻求结盟。假如你具备某些优势,但独立操作还面临一定困难,不妨寻求与自己相关的企业结盟,实现彼此的优势互补。比方你有保健品的新技术,可以与
- 赚钱第一定律:你要做羊,还是做狼?有人说得好:“换个方向,你就是第一。”因为大多数人都是一个方向,千军万马都一样的思维,一样的行为,是群盲,
- 昨天挺巧,一连遇到好几个年轻的创业者问我第一次创业要注意的事项,所以,晚上我对着镜子问自己:假如再一次去创业,你会怎么干?1、做比想像更重要
- 文/程霄今年过年回家,有个很大的感触,就是以往那些小伙伴们都没法愉快地玩耍了。他们看我目光都不一样了,他们说哇,程大老板程总回来了,你现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