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成长中的十个启发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0-06-11 12:07:34
10月17日,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来到浙江大学紫荆港校区举行专题报告会,以成长中的十个启发为题,与浙大学子一同分享成长中的得与失、苦与乐,为其创业引路。
一、自信中要不失谦虚
4岁的时候,我跟父母说:“幼儿园太无聊了,我不想上了,我要读小学。”妈妈看我很自信,拍板说:“只要考得上,你就去。”
很幸运,我考上了,因为年纪太小,父母还主动帮我联系私立学校。
一天,邻居阿姨看到小小的我,就跟我开玩笑:“你读得来吗?”
“我还没看到过99分呢。”言下之意每次都考100分。
一周后,我拿着90分的考卷回家,被妈妈结结实实打了一顿。妈妈很生气:“我记得那天你对阿姨夸下的话,打你不是因为成绩不好,而是太自大。”
从此,我就记下了这个教训并受益终身——自信,但在自信中要不失谦虚。
二、天赋就是兴趣,兴趣就是天赋
我十岁开始了在美国的留学之路。
高中时,开始第一次创业,和同学们做餐巾的扣环,因为客户是自己的父母,所以赚了些钱;第二年我向导师提出,要求重新来过,我要找到真正的客户。当时学校把午餐时间从70分钟改到50分钟,同学们意见都很大,我们抓住这个机会,出售印着“I want longlunch”的T恤,卖给同学,大受欢迎。
很多年后,有人问我: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怎么办?我告诉他:那就用更多的时间找到兴趣;如果再找不到,送你一个秘诀——天赋就是兴趣,兴趣就是天赋。
三、思考比传道更重要 观点比解惑更重要
大学的时候,凭着兴趣我选择了计算机系。系主任尼克跟我们传递了一个观念——思考比传道更重要,观点比解惑更重要。
教育,就是知识都忘光时剩下的那点东西,也就是学习的能力。
四、我不同意你,但是我支持你
毕业论文中,遇到了小麻烦,和导师的方向不一样。是和权威顶撞,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导师对我的态度是——我不同意你,但是我支持你。不但让我自己尝试,还为我赢得了经费上的支持,他的话至今印象深刻:“在科学的领域里,我们要有胸怀,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
五、挫折不是惩罚,而是学习的机会
毕业后留校任教,其中一项任务是教一群天才高中生编程,8周教学结束后,60个学生全部合格。我高高兴兴到系主任那拿薪水。
系主任的桌上放着一沓学生对老师的点评,我要求看看,结果是惨不忍睹。
学生们给我取绰号,把我的课堂称为“8点开复剧场”,说我的课程让人昏昏欲睡,天知道我当时自我感觉多么良好。
但挫折不是惩罚,而是学习的机会。我主动请教热门老师,他们教我,教学要有目光接触,如果害羞,就看最后一排同学的头顶;上台紧张的话,双手按着讲台,人家就看不出你在发抖。至今,我还保留着这些习惯。
六、创新不重要,有用的创新才重要
教书工作两年后,我加入了苹果,之后到了SGI(美国视算科技公司)。在SGI做了一个很酷的三维浏览器,台下有人用过吗,没有?当然,因为失败了,100人左右的团队,90人最后失业。
这么酷的产品为什么失败?因为科学家做产品,衡量的标准是“新”,但产业首先要求的是“有用”。
我们的创业也是一样——创新不重要,有用的创新才重要。
七、我们需要用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用胸怀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用智慧分辨两者的不同
2005年,谷歌准备进入中国,我想跳槽,结果东家微软很生气,问题很严重,把我和谷歌告上了法庭,微软用上千万美元雇用顶级的律师来阻击我,媒体也质疑我的诚信。
我用上了自己所有的法律和计算机知识,坚持之下,官司取得了胜利。
有的时候,我们需要用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用胸怀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用智慧分辨两者的不同。
八、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2005年9月,我开始了在谷歌的工作,我在这里学到的不仅是最精确的搜索技术、最大规模的数据中心,还有最好的创新模式和如何打造一个工程师最向往的公司。
美国做过一个调查,人的一生平均换4到5个工作。求知若饥,虚心若愚,是要永远保持的。
九、追随你的心,用它引领你的一生,任何其他事情都是次要的
每个人总有些想坚持的东西。追随你的心,用它引领你的一生,任何其他事情都是次要的。不要让任何人的意见淹没了你的心声。
十、一个人的价值不是你拥有多少,而是你留下了多少
我这次选择了创新工场,今年9月成立,每年尝试20个新的创意,并拆分出3-5个独立运营公司,我的目标是把它办成创业的黄埔军校。
这个选择正确吗?人生的目的是什么?是钱?得到之后,会更快乐吗?你的价值在哪里?
一个人的价值不是你拥有多少,而是你留下了多少。我希望百年之后,我的墓志铭上,留下的是这样一段话:李开复(1961-20??),热心的教育者,经过写作、网络、演讲,他在中国崛起的时代帮助了众多青年学生,他们亲切地称呼他:“开复老师!”


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友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
- 大学尚未毕业,白手起家的小伙儿就在郑州买了房和车;他“经手”购买了二百余辆豪车,学校老师也通过他买上了路虎;他不到3年就成立了公司,赚到上百
- 文/CBN叶航在高校教书,接触不少大学生,眼下又一季大学毕业生走上了工作岗位,当然,每年毕业的学生都有几家欢喜几家愁,好的学生我就不多说了,
- 绝大部分人都相信,创新和创造能力属于天生而来的,不可能通过后天培训获得。但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据表明,人们可以学会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进行实践,
- 二十年后,中国最伟大的企业,和成功走向世界舞台的企业很可能就是在下五年所创立的。因此,
- 最近,福布斯杂志发布了美国年度富人榜前400名单。整个列表为企业家们提供了一份商业课程,但前20人为我们提供了一份特殊的见解。这些人是富人里
- 创业,真是一个充满诱惑力的词,相信很多年轻人,尤其是男孩子,心中早已对这个词向往已久
- 你想知道富人与穷人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吗?你想知道成功人士与一般人的区别是什么吗?成为权威专家真的那么神密吗?当你看完这篇文章,你就会知道它们并
- 为什么机场的安检要这么繁琐?为什么在中国不允许收看国外的电视?为什么房价这么高?为什么
- 张兰,1987年毕业于北京工商大学企业管理专业, * 留学加拿大,1991年从加拿大回国后进入餐饮业,经过为期十年的餐饮经验与资金积累,
- 郭台铭有一句广为转载的名言: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和你周遭的人,就决定了自我的格局。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看得比较长远,空间就比较宽广,就不会对得失
- 3月11日9:00,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在梅地亚新闻中心多功能厅举行主题为“政协委员
- 文/水湄物语(长投网联合创始人)假设你要参加一场全程马拉松赛跑比赛,一共100人参加。在这之前这100人都进行了一场10公里的跑步比赛,其中
- 在一个活动上,有年轻人走过来恭敬地对徐小平说“徐老师,谢谢您当时投我,现在公司发展很好,已经估值x亿”,徐小平一脸茫然地看着来人说“啊啊,不
- 有三类人最适合创业: 1、
- 1、学习不一定成功,不学习一定不成功。2、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3、不是没有用,而是没去用
- 文/朱吉红周春明,被誉为台湾“出租车皇帝”、中国的“卡耐基”。49岁那年,他成为中年失业一族。无奈之下,他开起了出租车。刚开始,他整天穿着短
- 这是一篇知乎上很火的问答,某网友提问:“我是一名正在上大二的女生,不喜欢学习,平时上课不想去就不去,便跟同班同学凑钱做了一个小吃车,晚上在学
- 随着改善国民经济体制、支持各级政府发展地方经济、鼓励自主创业等政策的不断 * ,越来越多
- 1、搜寻好点子。想找到好点子,可以先去浏览列出待售公司清单的各个网站。光是看看其他一些公司的经营点子,就能激发你的创造力。有一些可能会让你灵
- 文/同人于野我有时候看《非诚勿扰》,感觉好像每个男嘉宾都想创业。他们很可能过高估计了自己成功的可能性。据有人统计,中国大学生初次创业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