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名言
位置:首页>> 励志名言>> 职场创业>> 俞敏洪:不赞成大学生因为就业难而盲目创业

俞敏洪:不赞成大学生因为就业难而盲目创业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16-11-20 18:30:58 

标签:盲目,创业,教育

       3月11日9:00,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在梅地亚新闻中心多功能厅举行主题为“政协委员谈促进就业”的记者见面会。 * 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俞敏洪老师出席活动,并畅谈大学生创业和大学教育等问题。

不赞成大学生盲目创业

      对于要不要鼓励大学生创业,我认为要理性看待。人一辈子如果没有一次创业经历的话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但现在的情况是,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大家就拼命鼓励在校大学生都去创业,这实际上是有问题的。现在的孩子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能力,对于行业的了解、容忍度等等都不成熟,在面对创业环境时,大学生的人生经验还不够。

      我研究了很多国家的教育体制,除了美国以外,没有发现一个像这样充分就业、充分鼓励创业的国家,他们在大学的时候就鼓励每个大学生自己去开公司。我们常常一讲创业就说到比尔·盖茨,为什么呢?因为他大学都没有上完,在自己的车库里就研究出了微软,但这样的人毕竟是天才,这样的天才在全世界是可以数得出来的。

      鼓励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或者大学一毕业就去创业,带来了几个不利因素。第一就是对大学教育的冲击。因为大学是一个学生面对社会现实、认真研究并且学习的地方,而现在中国的大学中流行着这样一种风气,就是学生在大学一、二年级开始就想着怎么样做生意,忘掉了大学四年应该认真学习,把自己的底蕴变厚。

      关于大学生创业,鼓励学生创业这样一个概念其实带来了一种问题,就是大学四年学生到底应该在大学里学什么,如果大学生要学创业的话,请问大学里有几个老师是自己曾经创业的,请问有几个老师能够解答学生在创业中遇到的困难?现在就变成了我们这样的企业家被老师拽过去给大学生讲创业。我每次第一讲就是泼凉水,请大家不要一毕业就创业,除非你是比尔·盖茨。

大学生创业失败问题大应先就业学习积累

      创业失败会给学生带来心态上的问题。创业的学生大部分都会失败,我看到的成功的例子非常少。失败以后,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大学生通常不会反思自己,重新静下心来认真琢磨怎么积累经验再次创业,而是会怨社会,觉得中国社会太黑暗,太不公平,认为这个社会的资源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当然有部分事实是这样的。但是还有一个问题,他怨人心,比如他创业的时候一般要跟几个同学一起做,通常做着做着就打架了,最后的结果是,他不会总结自己作为领导人或者作为团队领袖自己凝聚团队的能力不够,往往把问题归结在跟他一起创业的团队的懒惰、贪婪、不合作,从此以后对人失去信心。

      一个年轻人一旦对社会失去信心、对人失去信心以后,他未来振作的机不会有多少。稍微研究一下就会发现有这样一批人在社会上,大学生毕业直接创业,创业失败了,从此以后就变成了很难描述的一种人群,对未来既没有信心,又不愿意去工作了。所以我认为大学生毕业应该先工作,甚至是在你父母的单位工作,因为现在很多父母本身就是创业的,比如我的孩子长大了,我就希望他到我这里来实习,我言传身教,告诉他怎么样面对各种困难,对社会对人保持信心。他可以积累经验,观察老板是怎样干活的,怎样跟同事打交道,学会如何在人群中间,尤其在利益和权力的人群社会中间,怎样让自己在一帮人中变成领袖,变成大家很服气的人。

大学教育定位不准课程设置落后脱离现实

      大学四年应该认真学习,把自己的底蕴变厚,我说的学习当然不是脱离社会现实的学习。面对中国大学的课程设置我也是比较迷茫的。中国大学设置一方面讲就业问题,一方面很多的课程设置脱离社会现实,并且是落后的,知识更新速度不够。

      一般大学课程的设置是分两个方面的:一是研究性人才的方向。这个方向不一定是为了某一个具体工作岗位,赚大钱的岗位,而是这些研究性人才毕业后,专门研究某个领域的高精尖科学技术和人文科学知识。国家现在给予这方面大量的资助。二是实践性的人才,也就是这个专业在设置的时候,就是为了未来一个很好的岗位做准备的。

      现在大学生毕业以后找工作,到处递简历,但是用人的单位确很难选拔出合适的人才,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大学教育与现实脱节的证明。 * 每年收到大学生的应聘简历大概是十万份,我们从中挑出能马上用的人才最多是一两千人,其余至少要经过半年左右的培训才能上岗。这就意味着大学教育是与社会脱节的,尚待改善。

0
投稿

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友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

  • 文/CBN叶航在高校教书,接触不少大学生,眼下又一季大学毕业生走上了工作岗位,当然,每年毕业的学生都有几家欢喜几家愁,好的学生我就不多说了,
  • 伊力诺依公司已在北京、上海建立了5万平方米的生产基地,拥有一流的设计中心,超过30家的全国各地加盟店。但20年前,我还在协和医院当女护士,在
  •       核心提示:历经两个多月的层层选拔,12月27日,联想青年公益创业计划在北京举行了决赛。入围决赛的1
  •        一个人从默默无名到世界顶尖只需要十年的时间,象李阳老师只用了六年时间就家喻户晓了。像新
  • 2008上海市大学生创业文化节上,来自业界的专家们对大学生创业的建议。此次文化节以“梦想、宽容、分享、成长”为主题。在“创业大学堂”首场讲座
  • 这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带给我们莫大的机遇,网络犹如社会神经脉络,将彼此连接在一起。许多人用自己现在所谓的“慧眼”发掘了这个巨大的潜力
  • 文/同人于野我有时候看《非诚勿扰》,感觉好像每个男嘉宾都想创业。他们很可能过高估计了自己成功的可能性。据有人统计,中国大学生初次创业的成功率
  • 这是一篇知乎上很火的问答,某网友提问:“我是一名正在上大二的女生,不喜欢学习,平时上课不想去就不去,便跟同班同学凑钱做了一个小吃车,晚上在学
  • 文/水湄物语(长投网联合创始人)假设你要参加一场全程马拉松赛跑比赛,一共100人参加。在这之前这100人都进行了一场10公里的跑步比赛,其中
  • 文/王秀梅没钱,没人,没技术,一个大学毕业生如何年入千万?26岁的锐锋网创始人张晓真,却因此在2014年中国福克斯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中名
  • 一:学数学不如学英语正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目标北大,只考上杭州师院;三年高考,一年数学成绩1分,一年成绩19分。大学毕业后,马云当了6年
  • 职业人的主要职责就是解决各种各样的企业问题。只有具备了关键的问题解决能力,职业人才能成为职业的。第一种能力是目标关注能力。一个能够解决问题的
  • 在人一生的成长过程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因素?美国蓝天航空公司创业天才尼尔曼最近向外界透露他的心得。美国蓝天航空是“9.11”事件后第一家成功
  • 咋听阮诗树这三个字有点感觉像是女生的名字,但一经详查,却发现这是个充满激情并且无比坚毅的男人。25岁时就背负着96000元的贷款,以50块钱
  • 我自己一直在反思这些年里的很多事情,突然发现所有的成功失败,很大程度上都不是我自己个人能力决定的,而是很大程度上被大趋势给决定了,我很多年前
  • 各位码头贝海兄弟:2009年9月10号我拿到了我这辈子最多的钱,80万人民币,10月1号我奔往常州启动了洋码头项目,那个时候的名字不叫洋码头
  • 文/罗斯雷浪声出生在广东韶光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由于家境一般,父母从小就对他严格要求,希望他能够努力学习,将来跳出农门,改变自己的命运。然而
  • 郭台铭有一句广为转载的名言: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和你周遭的人,就决定了自我的格局。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看得比较长远,空间就比较宽广,就不会对得失
  •        二十年后,中国最伟大的企业,和成功走向世界舞台的企业很可能就是在下五年所创立的。因此,
  • 1、破窗理论      栋建筑上的一块玻璃,又没有及时修好,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励志名言 单词乎 danci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