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富传奇:从2万到1000万是神马不是浮云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0-06-29 20:46:39
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年轻人,在17年的时间里,通过理财实现了从2万到1000万的积累,彻底改变了生活,你是否认为这只是天方夜谭?
买卖国库券、投资原始股、多渠道分散投资……17年,重庆人马进练成千万富翁马进的成功,有运气的因素,更有赖于他善于寻找和把握机会,以及熟谙投资策略圆财富梦想,需要不停寻找优秀的投资项目1000万,在不少人眼中,是一个难以企及的数字。
对一个年入10万的白领来说,1000万需要他不吃不喝100年才能攒够。如果有人告诉你,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年轻人,在17年的时间里,通过理财实现了从两万到一千万的积累,彻底改变了生活,你是否认为这只是天方夜谭?
来自山城重庆的理财师——马进,就是这个传奇创富故事的主人公。记者几经周折,终于见到了这位传奇人物。和马进面对面交流,我们最终找寻出了他成功的路径。
买卖国库券淘到人生第一桶金
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马进一开始并没有什么“投资”的概念。马进意识到国库券有获利的机会是受亲戚的启发。
有一次,他的一个亲戚来重庆进货,问他哪几个国库券生意点的价钱高。当时在工商银行工作的马进,对这些行情比较熟悉,便把这个亲戚带到了财政局设的一个生意点。
许多买了国库券的人,往往等不及到期,就按五六折的价格低价处理掉。这个亲戚来之前从小贩手上批发收购了很多国库券,拿到重庆卖,从中获利。
马进茅塞顿开,马上决定借2万元做国库券生意,自己也做起了操纵“地域差价”赚钱的生意。马进凡是筹集了一两万元就跑一趟,每趟的收益率都在10%以上,也就是说每周他都能赚到1000-2000元。在上世纪90年代初,能够每周进账千元很是可贵,抵得上一般工薪族几个月的工资。近一年时间,马进就赚了近10万元。
转战原始股完成百万积累
财富神话中,总不会缺少投资原始股的影子。同样的,在马进成功的道路上,投资原始股至关重要。
据报道,1992年,重庆开始发行股票,一个身份证可以买一组认购证,一组5张,共50元。当时马进正好调到证券部工作,在广大市民还不清楚股票为何物的时候,他已经认识到了其投资价值,便买了一些。
随后西南制药三厂、渝开发和渝太白三家公司发行了股票,一组认购证便是1600股,认购证的价格在 * 已经炒到了300元一组。上市后,浮动债券的价格在2000-6000元之间波动,成交通常在5000元以上。马进卖了债券,买了认购证。
从一级市场到二级市场,一组认购证的1600股升值到了平均25000元,马进搭乘上了市场初期的顺风车。
在“一级半”市场上,马进也赚了不少。一级半市场可谓风险大,机会也大。1993年,市场上有万里蓄电池、重庆实业、重庆百货、奎星楼等不多的几个品种,马进看中了重庆实业,决定“赌上一把”。他在重庆实业从4元跌到2元的时候买进了2万股,不到2个月,重庆实业上市的消息确定,一级半市场的股价升到了8元左右。又过了2个月,重庆实业上市,开盘股价便升到了14元。这一次投资,马进便赚到了24万元。随后他又以类似手法,买了西南制药、渝开发和渝钛白的认购证和股票。三年下来,马进进账近200万元。
分散投资成就千万梦想
就这样,在1995年左右,马进通过自己的打拼成为了一名百万富翁,这在当时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绩。但马进并没有停止投资的步伐,投资越来越娴熟的他,非常明白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于是选择了分散投资。
1997年,马进减少了炒股资金的投入,成立了重庆紫荆数控机械公司,主要从事贸易业务。开始的时候仅是他一个人经营,后来转变为股份公司,在同行中排名前10位。现在他只是持股分红,而不再参与经营。
而马进最为得意的一笔投资也出现在这个时候。1998年起北京等地兴起炒房热潮,那个时候重庆房市虽然没什么动静,但他认为“很快一定也会火起来”。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他通过间接投资有土地的公司股权的方式投资。很快,负责高新区土地的开发的重庆渝高公司映入眼帘。马进当即以紫荆数控机械公司法人的身份买进了5万股,每股8角钱,之后又逐渐加仓到100多万股,占了全部股份数量的1%以上。这几年高新区的土地开发轰轰烈烈,渝高效益不错,马进每年仅分红就有10万多元的进账,平均收益超过12%。未来如果成功上市,其价值将达到600-700万元。
此外,1997年9月,马进还在重庆最繁华的地段——解放碑开了一家紫荆花咖啡厅,生意很不错。随后,他又投资20多万在解放碑大都会对面开了一家名为“小酒库”的酒吧,目前每个月至少能获数千元的收益。1999年,他以每平方米3000元的价格,在解放碑得意广场买下了一间145平方米的门面,开了一家“真味餐馆”,实现了分散投资,降低风险的目的。
通过几年的投资,马进终于完成了从一个工薪族到千万富翁的华丽蜕变。


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友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
- 很多人都想创业,但是他们似乎有一个同样不创业的理由:我没有钱,我要是有钱的话,我就要怎么怎么样……似乎只要有钱,他就一定能创业成功。可是阿里
- 世界上无论干什么事情都有其客观规律,从商创业也是如此。从朋友那里看到这十法则条,忽然想起,前一段时间
- 《新周刊》:在外人看来,2008年是分众的分水岭,在其后的金融风暴中,公司股价一度受到重挫,而现在,当年的分众似乎
- 在朋友圈疯转的“世界十大10亿美金80后富豪”排行榜中,出现了一位来自杭州名叫王麒诚的年轻人。可能很多人不是很了解他,但在创业界,他绝对是明
- 提示一:性格本不同,何必太偏执古希腊戴尔被伊神托所的入口出写着醒世语:“认识自己。”有的人适合于创业,有的人不适合,性格即命运.所以创业前人
- 随着改善国民经济体制、支持各级政府发展地方经济、鼓励自主创业等政策的不断 * ,越来越多
- 1、将创业资金数额减到最低。别举债,别投下家庭储蓄,成功机会只有20—30%的新事业,不值得你这样冒险。你计划的事业要由现有的构想和你个人才
- 非常感谢大家!今晚站在这里,我感到非常光荣和谦卑。我从来没想过这一生中会有机会来到联合国。谢谢施静书女士,非常感谢亚洲协会。我特别想感谢El
- 因为中国曾经缺乏创业环境,我们的企业家就像个被带进烧饼店的饿鬼,抓到什么吃什么。您要是觉得这么大的一个企业自己玩不转,想找几个帮手,请提前设
- 3月11日9:00,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在梅地亚新闻中心多功能厅举行主题为“政协委员
- 文/Jesse Pujji本文作者Jesse Pujji, 他是移动广告新创公司Ampush的联合创始人兼CEO,2009年,他与Chris
- 人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贵人,即便平凡如郝鸿峰。13年前的8月1号,他从绿皮车厢里走出来,像大多数在路上的盲流一样,他身上只有几百块钱,且没有地方
- 文/雷晓宇一个外地人在北京,如果没有高学历,但是肯吃苦,想过上好日子,几乎就只剩街头创业这一条路了。不过,这条路太难,北京又太大。我不知道他
- 张兰,1987年毕业于北京工商大学企业管理专业, * 留学加拿大,1991年从加拿大回国后进入餐饮业,经过为期十年的餐饮经验与资金积累,
- 昨天挺巧,一连遇到好几个年轻的创业者问我第一次创业要注意的事项,所以,晚上我对着镜子问自己:假如再一次去创业,你会怎么干?1、做比想像更重要
- 作为一个企业家,在过去10年里我听到很多有才能的人不愿意自主创业的原因。把这些理由收集起来我可以出一本书,在这里我只想驳斥一些最常见的借口。
- 今年对“80后”来说意义非凡,他们中间将首次出现30岁群体。最新的一项调查显示,近六成30岁“80后”薪酬不高,恐惧家庭责任,生存状态并不理
- 创业是许多硅谷工程师、留学生的梦想,怎么看待创业的成功与失败?创业过程中需要注重什么?相信这是许多有
- 这是一个国外的老笑话,版本很多,但大体是:有一只猪跟一只鸡是好朋友,有一天,他们两个在路上讨论起开餐馆的事,接着猪就问起鸡说那要取什么名字呢
- 在人一生的成长过程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因素?美国蓝天航空公司创业天才尼尔曼最近向外界透露他的心得。美国蓝天航空是“9.11”事件后第一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