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创业成功都比不上躺着炒房,年轻人还有什么希望?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0-06-11 10:28:53
这是我新年以来在朋友圈里看到的最可悲的励志创业故事,没有之一!
一个深圳商人,10年前,以80万元的总价卖掉了一套自己在南山的大房子,还掉银行贷款后,手拿着剩下的60万元去创业。经过这几年努力,白手起家的公司终于开始走上了正轨。辛苦打拼到去年,终于赚到了400多万元纯利润。元旦前,他用这些钱做首付,把自己当初卖掉的那套房子又买回来了。
之所以说这个故事,是因为今天看到网友@浦原木木夕发帖说:“月入1.9W,手上70W+,该买房还是该创业?现在的工作不是我想要的。32岁,强烈想自己打拼创业,但苦于家庭压力太大,老婆一直想安定买房。说多了是泪。”
如果创业,谁能保证他不会重蹈上一个故事的覆辙?如果买房,谁能说服他放弃一辈子的梦想庸庸碌碌了此余生?
恐怕面临这个难题的不仅仅是他,恐怕没人能够想出一个合理的建议给他。这个选择题,也是近些年来横亘在我们众多深圳人心头的一个交叉路口!
创业vs炒房,这笔账让我越算越惊心!
网友@涅盘石举了一个例子:假如说,有个人2005年举家之力,投资50万开了家公司,苦心经营,收益喜人。他能赚得多少回报呢?一般的企业,十年如一日的,纯利润在20%就不错了,能达到30%就阿弥陀佛了。就按照30%计算,参考最简单的模式,每年都把所有的利润拿出来继续投入公司,10年后,50万的公司会变成680万。厉害啊。股神巴菲特的年收益为百分之二十几,此人的能力达到巴菲特的级别了。何况还需要跨过2008年的经济危机。
但是如果,2005年,同样这个人,同样是手头50万元,在宝安中心区,全款买了套房子(均价5000左右),比如金泓凯旋城,西岸观邸,泰华君逸世家,天健时尚空间……等,现在单价都在6万多,也就是说总价值轻轻松松达到了600多万。
网友实拍深圳湾片区房价图
再假如,当初他稍微有一点投资意识,咬咬牙,50万,按照当时2成首付,买上5套的话,如今价值多少?如果投资地不是宝中而是南山福田,如今会有多少?大家自己可以算一下。创新创业?实体经济?叫我拿什么来爱你?
年轻却乐观不起来,这是我的错吗?
来深圳的人,大多数都是赤手空拳,靠自己的头脑和身体,打拼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往高了说,这是为梦想而奋斗;往低了说,是在为更好的生存而拼搏。记得当初来深圳的时候,看到“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的时候,身体里的热血感觉都在沸腾,心里想这就是我要来的地方。后来看到“来了就是深圳人”的标语,感觉对这个城市更有了一种归属感。每次出差回来,一踏上深圳的土地,就感觉特别的踏实。
但是,最近又有房产商在大肆炒作单价10几万的项目。要知道这房价本来就几年间上涨超过10倍了。这是赶人的节奏。
我们都知道,深圳真正本地户口人数不多,而最近从积分入户和人才引进来的户口在每年剧增,我也是其中之一,当初大学毕业后不久就把户口迁过来了,现在依然孑然一身,说什么深户有什么好的政策,目前我是什么没见着,只是每个月社保得扣个好几百近千元。看着房价蹭蹭的往上涨的时候我甚至在想当初是否自己太过鲁莽,太过自以为是匆匆就把户口迁来了,在这里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
我刚上学的时候,深圳东莞的房子也就几千元一平米,待我大学毕业后才知道,自己高中加上大学的几年时间虽然精神上是获得一点点充实却也同时每天都在亏本。当房价一味的高涨,当房产商们一味地抬高房价时,在这个城市工作的人员渐渐被压力压得喘不过气了。
超出负荷的压力,带来的会是动力还是爆缸呢?
我知道压力是一种动力,但是当压力超过一定的范围也就是一种绝望了。所以,当人们真正绝望的时候也就不可能再留在这个城市。这里且打个不好的比喻,假如两个人犯罪后被判刑,两人均为无期徒刑,如果他们都没有背景,而法官告诉其中一人只要你表现好后面有减刑的机会,对另外一个人则说无论你怎么表现,你只有无期,哪怕你再努力都不可能减刑。那么他们两人谁会先放弃努力呢?肯定是后者,因为他无论怎么努力都不可能被放出来,还努力干嘛呢?也许这个比喻不好,可是事实是如此,当一个城市的房价超过了其工人收入的五到十倍以上时也就容易让人感到绝望了,因为一年才能买一平米甚至除去吃住后还买不起一平米时,有谁会愿意用七八十年甚至一百年的成本去换一个住地呢?一辈子能工作的也就三四十年,这根本不值得!即使工作有提升,收入有增长,可是这远远赶不上房价的增长的时候谁还愿意为这去努力呢?
有人会说你不买还有大量人排着队买呢?我只想说,一个城市就如同一个湖泊,当千万条的溪流流进这个湖泊时,它就会水涨船高,可是如果一条一条把这些小溪的水源都切断后这个湖泊也就只有等着渐渐干涸了,只不过刚开始并不明显罢了。
很多人劝我认命,但是我却忧心忡忡……
很多人劝我不要做愤青,要认清这个世界的现实。说在深圳占领优势资源就可以占领发财先机,房子就是优势资源,趋势就是趋势,不可阻挡,你不认同却挡不住前赴后继的新青年。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愁。我只是觉得如此高歌猛进将会透支了这个城市未来的活力。身边故事:
同事的妹妹研究生毕业,学医的,已经联系好单位编制,最后还是放弃来深圳。因为房价。我的外甥大学学习金融的,在深圳实习,问他未来会不会来深圳发展,他笑着摇摇头。因为房价。连龙岗的房也四万一平,简直匪夷所思,深圳的所谓750万刚需拿着几千的工资敢买这样的房子?深圳的三十年奇迹,是靠孔雀东南飞的各地精英人才的汇集创造的,未来吸引不到各地的精英人才,深圳就会成为一座徒有钢筋水泥的失去激情和活力的城市。试问,连人才们都买不起,这些高价房都是给谁准备的?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但总有一天会把根基都割掉的!
靠啃老撑起的繁荣可持续吗?被捆绑的几代人会安全吗?
刚需是如何买房的?很多人认为深圳房价高的原因是因为深圳人的工资很高,其实这种看法是凭主观臆测。在深圳真正几万月薪的非常少,占整个人口的比例都非常少,那么深圳那么贵的房子到底是被谁购买的。很多500万以上的住房居然都是被来自内地30岁不到的年轻小伙或者女孩购买。而这些年轻人都是最近几年才到深圳工作,来深圳时间并不长,收入也不高。那他们哪来这么多钱购买这么贵的房子,我问到的答案全部是家里赞助,也就是啃老。双方父母一生的积蓄加上两个新人的一点积蓄,作为首付先上车。房奴要保持危险的平衡,前提是宏观上房价一直上涨,微观上新人赚钱能力持续且成长,不能有任何风吹草动,否则垮掉的是几代人。
但理智的人知道,这种假设的条件是不可能一直保持的。房地产导向的经济如香港已经走向萧条失去活力。深圳过去的十年在北上广深中属于房价上涨比较温和的,但2015这一年彻底颠覆了以往。其结果就是让在这座城里的青年失去安家的希望,让准备进城的年青人望而却步。
请问:这个城市除了光环,还有没有危机感?
来的早一点的深圳人都会记得,02年时有一篇网贴《深圳,你被谁抛弃》,引起全社会的大讨论,连市长都加入其中。当时的焦点主要是针对深圳的一些着名的企业纷纷外扩甚至考虑把总部外迁。后来,华为和平安等纷纷出来辟谣,称会继续扎根深圳,不会做总部外迁的打算。总算平息了这一场舆论危机。
到如今,深圳的名头越来越响,以万科、招商、平安、华为和腾讯、大疆、等一批当打之年的行业佼佼者加上无数的神创板小仙们,为这座城市带来了无上光荣。新一代领导人上任伊始的首站造访,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时代的先锋代表,更是让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瞬间飘飘然与“硅谷”称兄道弟起来! 随着名气直线上升的,除了是这座城市的光环,更是房价!一天一个价,日光盘夜光盘此起彼伏,二手房业主宁愿背负违法的骂名,也不惜违约加价出售。连续几个月的癫狂,在中国房地产的历史上成为永远的话题。 网友@深圳阿凡提说:“2014年拿着50万首付看房没有下手,谁知2015深圳房价一天一个样,已经完全没有能力提供首付了,两口子现在天天吵架……”
无数的年轻人愿意留在这里奉献自己青春的源动力,而过高的房价,暴涨的房价,会把这一切都破坏掉。当年轻人觉得在这里永远不可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在这里自己永远只是个过客,在这里只是投机和炒房者的天堂的时候,有多少人还能留在这里?又有多少每天都在竞争中勉强求生的小企业因为人的原因而不得不迁到别的地方?这可是深圳过去发展壮大的根啊!如果这一切担心变成现实,深圳的未来又在哪里? 透支了未来,没有了创新创业的年青人,只有被房价折磨或者被房子套牢的年青人,深圳的明天会更好吗?
也许现在重弹“深圳,你被谁抛弃”早了点,也许深圳能够继续在大手笔大跨越的规划引导下向着东方曼哈顿的目标前进;也许只是我太蠢太笨太短视,看不到高房价给这座城市带来的是更有竞争力的人才和企业,给深圳带来的是更加美好的未来。
那么,就把这个问题交给时间,坚守和逃离的人,都来为这座城市祈福吧!


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友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
- 去年经济危机严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百万大学生齐考公务员的现象足以让大家对现在大学生的择业观产生困惑,而据今年的调查表明只
- 文/扒胖子张一鸣算是80后中绝对的佼佼者。1983年出生的张一鸣 ,在2005年从南开大学毕业后,至今参与创办了5家公司,2013年,他先后
- 佳文前段时间上了一档节目,这几天关于他的各种评论天天刷屏,刚开始还是赞扬的声音,而这一两天媒体为了抢眼球纷纷都粉转黑,到处都是吐槽和批评,批
- 文/刘进比尔是美国费吉尼亚州的一位在校大学生,他的家庭非常富有,父亲有两家公司,母亲是律师。但当他离开家上大学时,却拒绝了父亲的资助。临走时
- 文/同人于野我有时候看《非诚勿扰》,感觉好像每个男嘉宾都想创业。他们很可能过高估计了自己成功的可能性。据有人统计,中国大学生初次创业的成功率
- 在人一生的成长过程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因素?美国蓝天航空公司创业天才尼尔曼最近向外界透露他的心得。美国蓝天航空是“9.11”事件后第一家成功
- 为什么机场的安检要这么繁琐?为什么在中国不允许收看国外的电视?为什么房价这么高?为什么
- 文/Jesse Pujji本文作者Jesse Pujji, 他是移动广告新创公司Ampush的联合创始人兼CEO,2009年,他与Chris
- 96年那个疯狂配带传呼机的年代相信大家一定都不会陌生,我也一样,记得当时还向我姥爷借了几百块钱买的是当时市面上最贵的MOTO精英双排汉字机价
- 10月17日,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来到浙江大学紫荆港校区举行专题报告会,以成长中的十个启发为题,与浙大学子一同分享成长中的得与失
- 创业,真是一个充满诱惑力的词,相信很多年轻人,尤其是男孩子,心中早已对这个词向往已久
- 牛嫣说:“其实我也没什么过人之处,大家需要的资源,就在自己的身边。我只是通过整合使用这些资源,让这些信息有了生命的同时,成就了自己的事业。只
- ——俞敏洪做客林夕阁杨旭涛:大家好,非常欢迎大家收听第43期林夕阁互联网知名人物采访。这一期的采访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 * 教育科技集团董
- 2002年3月27日,怀揣借来的1900元,到深圳打工、创业。第一夜露宿街头,第二天开始找工作、面试、住10元店的艰辛历程。最终放弃了450
- 文/罗斯雷浪声出生在广东韶光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由于家境一般,父母从小就对他严格要求,希望他能够努力学习,将来跳出农门,改变自己的命运。然而
- 各位码头贝海兄弟:2009年9月10号我拿到了我这辈子最多的钱,80万人民币,10月1号我奔往常州启动了洋码头项目,那个时候的名字不叫洋码头
- 绝大部分人都相信,创新和创造能力属于天生而来的,不可能通过后天培训获得。但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据表明,人们可以学会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进行实践,
- 创业族能够把握3个经营技巧,具备两个创业应有的观念,小本经营仍旧可以以小博大,成就大事业。10万元创业资金较少,创业起来备感艰辛。但是创业族
- 创业者,并非需要很高的学历,在农村的她,依然能够成功创业。是金子,终究是会发光的。申雨鑫,湖南邵东人,小学文化,14岁出外打工,做过保姆,干
- 文/程霄今年过年回家,有个很大的感触,就是以往那些小伙伴们都没法愉快地玩耍了。他们看我目光都不一样了,他们说哇,程大老板程总回来了,你现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