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潜力到底有多大?——写给高三同学的第11封信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0-06-22 13:13:02
同学们:
每次考试过后,总有不少的同学因为成绩的不理想而黯然神伤。失望之余便是对自我深深的怀疑,甚至断定自己不是学习的料,给自己贴上“智力不行”的标签;或者认为耽误的太多,已经为时过晚,再努力也是没有希望了。这些自我评价,就是我们原来所说的“心魔”,是一种自我蒙蔽,是我们个人成长的最大障碍。
今天,让我们一起弄清这样一个真相:你的潜力到底有多大?
首先来看一下科学研究的成果:
1、人的大脑大约有1000亿个神经细胞,其中组成大脑皮质的细胞就有140亿个。一秒钟短短的时间内,大脑会发生10万种不同的化学反应。在这些星罗棋布的神经细胞中,每一个都与其他一万多个细胞保持着联系。这也就是为什么大脑仅占人体重量的2%,却要消耗人体1/4的氧气和1/5的营养物质,成为人体的“大食客”的原因。
2、脑科学家发现,人的大脑细胞被开发的只占10%,即便人高度紧张和兴奋时,也有大约50%的脑细胞处于休眠状态。前苏联学者叶夫莫雷夫指出:“人的潜力之大,令人震惊万分。如果人们迫使大脑开足一半马力,那么我们就能毫不费力地学会40种语言,把《苏联大百科全书》从头到尾背下来,完成几十个大学的课程。”
3、美国科学家说,大脑的信息容量是很大的。大脑每天能记载8600万比特讯息。据估计,人的记忆系统一生能容纳100万亿比特讯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专家们形象地描述大脑可贮存五亿本书的讯息,这相当于美国国会图书馆存书量(1000万册)的50倍。但是到目前为止,大脑的潜力发挥得还很少很少。有人估计,人在一生中只动用了大脑潜力的1/4;另一些人估计用了1/10、2/10、3/10;还有人认为只用了5%,其余95%是一种尚未被利用的潜在能力,可见利用率是很低的。
4、19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是爱迪生,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是爱恩斯坦。爱恩斯坦死时曾表示过愿意将他的大脑捐献出来供人们研究, 后来科学家研究发现实际上爱恩斯坦的大脑使用还不到全部的10%,最伟大的科学家的大脑使用都不到10%,那普通人的用了多少?有些人不到5%,有些则连1%都不到。这说明大脑至少有90%被荒废掉。
这真是人类最伟大的发现,比爱恩斯坦的相对论还伟大。想一想爱恩斯坦使用不到10%的大脑就可以成为最伟大的科学家,取得许许多多惊人的发现,那么我们如果多开发1%甚至10%,那结果会是怎样,肯定是不可想象的. 难怪英国著名智力训练家波诺博士说:“全世界最大的荒原就在你我的头发之下。
所以,同学们,请不要随便为自我设限。
有人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一只跳蚤放进杯中。开始,跳蚤一下就能从杯中跳出来。随后,若将杯子盖上一个透明盖,跳蚤仍然会往上跳,但碰了几次盖后,碰疼了,慢慢就不跳那么高了。这时将盖拿走,会发现那只跳蚤已经不能跳出杯子了,因为它将目标定到了不及盖的高度。
看来,跳蚤因为几次失败就干脆放弃了继续努力,而让自己的潜能永远沉睡,这真是一个悲剧。我们也一样,考试成绩不好只能说明我们学习不够刻苦、方法不够科学,而不能说明我们智力有问题。同学们智力都居于大致同等的水平,没有智力超常的天才,也没有智力障碍的弱智。只要你掌握了科学的方法,拥有了持之以恒的努力,你就一定能够在学业上取得辉煌的成就。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心中觉得自己永远不能成功的想法。一旦你有了这样的自我设限,你就真的跟哪个跳蚤一样,先是放弃努力,然后等待无奈的命运。
有这样几个例子。
1、一位富翁,有一位闭月羞花的千金小姐,求婚者太多,怎么遴选呢?小姐喜欢勇敢、坚毅的男子汉。富翁心生一计:把众多求婚者带到鳄鱼池边,谁能穿越鳄鱼池就可夺得花冠。求婚者面面相觑。突然,一位青年下池狂奔过池,跃上对岸。青年正要大骂:谁把我推下去的? 转念一想:自己因祸得福。千金一笑,皆大欢喜。
——你是否也需要这样的暗中一推?如果没人推你,那么,请你自己义无返顾的跳下去吧。因为你是能够成功游到对岸的!
2、越战致残归来的美国大兵路遇劫匪,凶残的劫匪不但抢劫他的财物,而且还放火点燃了他的赖以行走的轮椅。他急了,竟忘记了自己麻木的双腿,狂奔数百米。
——这是人在绝境或遇险的情况下爆发出来的潜能。
3、胡达·克鲁斯老人70岁开始学习登山,随后20多年矢志不渝,冒险攀登高山,竟以95岁高龄登上日本富士山,创下攀登此山的最高年龄纪录。
——这是人在积极心态的鼓舞下挑战自身极限而开发出来的潜能。
4、一名日本妇女趁幼儿熟睡之际外出购物。返家途中,在巷口与人闲聊,这时家中的幼儿醒来寻母,遂爬上阳台呼叫,不幸小孩一失足从阳台上坠落下来。其母飞奔至楼下,奇迹般地接住了自己的孩子。按道理说三岁幼儿体重约十五公斤重,从五楼坠下,在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下,在将近到达地面时的重量绝非常人所承受得了,况且这个人是个年近三十的妇女。这件事在日本引起了轰动。后来新闻界还专门请来举重运动员和赛跑运动员做了一个模拟实验,结果都无法成功地接住也无法及时赶到出事地点。
——这是伟大母爱的力量,激发了沉睡的潜能!
同学,你也一样!
如果你每科能够多做对一道选择题,就能对得5分,5科岂不是25分?
如果你的卷面能够更加规范整洁,无形中总分又能够多得到20分!也许还能更多,因为语文和英语的作文,卷面整洁是太重要了!
如果你能够成功补弱治瘸,光这一科也许就有20、30分的增长空间!
我们学校无数的同学,高一入学仅两、三百分,经过了高中三年的拼搏,而最终考入重点大学。他们用自身的行动证明自我潜力巨大的真理,他们是取得了学业和修养的双重丰收,也为自己的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不要说现在太晚了,早一天努力,就能早一天收获潜力释放的成果。对高三而言,即使到了三模以后,也有同学不信邪,继续咬牙坚持,继续按照既定的学习策略默默前行,最终也取得了了不起的成绩,迈入了大学的殿堂。
大家熟知的李阳老师,中学的学习状况不很理想,1985-1986年高三期间因对学习失去信心曾几欲退学,1986年自新疆实验中学勉强考入兰州大学工程力学系。大学一、二年级李阳多次补考英语。为了彻底改变英语学习失败的窘况,李阳开始奋起一博,他摒弃了偏重语法训练和阅读训练的传统,另辟蹊径,从口语突破,并独创性将考试题变成了朗朗上口的句子,然后脱口而出。经过四个月的艰苦努力,李阳在1988年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一举获得全校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四个月,取得了这么巨大的进步,按照惯例,该称之为“奇迹”了。但反过来想,这只是他稍稍的挖掘了本身的“潜能”而已。这样的事情,你也能做!这样的奇迹,同样可以发生在我们每一个同学身上!
同学们,丢掉一切悲观的论调,拆除所有自加在身上的藩篱,以一种全新的状态和发自内心的激情,开始我们自信乐观的学习生活。路在我们脚下,命运在我们自己的掌握中!
祝每个同学都能实现心中梦想!


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友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
- 1、减压:帮助孩子减轻负担。2、分解目标,分步实现:正确地面对孩子的现实。基础差的孩子,所定目标应低些,逐步提高,应有耐心,将目标逐步分解慢
- 文/麦子我的朋友们,如果我是一个初中没毕业就来沪打工的民工,你会和我坐在“星巴克”一起喝咖啡吗?不会,肯定不会。比较我们的成长历程,你会发现
- 作者简介:李晓鹏,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学士、经济学博士,剑桥大学访问学者,中国教育观察者,中学生学习问
- 第三件事,抓早抓紧抓实,是高三学生的务实之道。 &n
- 时间真的过得好快,总以为自己是一个刚刚走出中学的人,但翻翻日历,却发现,自己的大一只剩下没几天了,“学长”这个词,离我也不再遥远。6月里,有
- 文/鲁先圣1982年的7月6日,母亲早早起来做好了早饭,因为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我和弟弟要去县城的县一中考点参加高考了。那一年,我们村参加高
- 高三开学一个月了,国庆节长假之后,几乎大多数学校都要进行阶段考试。本次阶段考试是高三备考进程中的第
- 很多成绩优异的考生都有一个共同的成功经验:各科都准备一个错题改正本和好题本。每次考试,特别是大考,把做错的题目以及当时的错误解法抄在改正本上
- ——库锋冈 老师们,同学们: &nbs
- 好的学习方法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下面我就谈谈我对学习数学的一点体会,与大家分享。一、重视课堂的学习效率新知识的接受和数
- 同学们:秋高气爽,气候宜人,正是学习的黄金季节。我们的高三学习生活,也正渐入佳境。好多方面非常令人鼓舞:一是精神状态好,同学们普遍以微笑示人
- 面对高考有这样两种极端的人:一种人总是说,唉,中国什么时候能打仗。我问他说为什么希望中国打仗,他说
-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同样的,每年都会有新一届的学生进入高三,这些学子自从进
- 复读生为高考众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整个“高四”一年的备考岁月里,复读生要接受独特的心理和学习考验。经历过一次失败,甚至是多次失败后想在复读
- 高考成功者的经验大多缤纷多彩,但失败的教训原因多有雷同相似之处。将高考失败者一些典型常见的教训汇总
- 爱因斯坦曾做过这么一个实验:他从一个村子里找了两个人,一个愚钝且体弱,一个聪明且强壮。爱因斯坦找了一块空地,给他俩同样的工具,让他俩在这块地
- 文/宁夏状元马博恩高三的岁月兵荒马乱,在那段“暗无天日”的日子里,总会有一些信念支撑着我们义无反顾地走下去。而在那些最艰难的日子里,在压力大
- 听到恢复高考的消息,我正在一个农场的土地上挥汗如雨。 我们这一代人是不幸的一
- 上联:效苏秦之刺股折桂还需苦战下联:学陶侃之惜时付出必有回报横批:激流勇进上联:乘风踏浪我欲搏击沧海横流下联:飞鞭催马吾将痛饮黄龙美酒横批:
- 很多高三家长不知道如何解决孩子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于是就把关注的目光停留在孩子考试成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