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励志:开发高三潜能,遇见未知的自己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0-06-15 16:56:55
作者简介:李晓鹏,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学士、经济学博士,剑桥大学访问学者,中国教育观察者,中学生学习问题专家。从2001年开始,多次到全国各地做学习方法与心态调整的专题演讲,深受广大学生、家长和老师的欢迎。
高三,未知的自己
我是重庆江津中学2000级毕业生。今天是以一个高考成功者的身份来写这篇文章的,但当我迈入高三门槛的时候,其实面对的是一个相当不成功的开局。
我高一高二的学习只能说是马马虎虎。由于在中考中以全区第一名的成绩考进市重点中学,我难免有点得意忘形。高中开始,除了不怎么认真听课做题以外,我为了使自己全面发展,还常常利用上课时间练字,后来又喜欢上了写诗,特别是喜欢朦胧诗,成天捧着一本《朦胧诗选》在课堂上读得心旷神怡,全然不知老师在上面讲些什么。读完朦胧诗又读了余秋雨和余光中的散文。
我这一番“全面发展”的结果,就是成绩全面滑坡,就连作文成绩也未能提高。进校的时候我是全班第一名,到了高二已经基本不再会出现在前十名的名单上了。高二的期末考试成绩,我的数学居然没有及格,其他各科也纷纷争创历史新低。这就是我进入高三时候的状况。我不知道在高三自己能干什么,更不知道高三结束以后自己能干什么。
因为成绩实在是太低了,让我受到了很大的刺激。大概是从高三上学期过了一段之后,我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努力学习”。
首先,我决定不再在寝室里住下去了。因为对于我来说,在寝室无论如何都静不下心来学习。搬出去以后,为了在短时间内实现成绩的飞跃,我为自己制订了严格的时间计划表并认真遵照执行。
每天早上6:25准时起床,早自习记英语单词,读英语课文,上完早自习到了7:30开始认真听上午的课。
由于数学成绩不是很好,中午回去以后,我一般会把上午的数学笔记拿出来看一下。方法是先用手把老师的方法一盖,看看自己能不能做出来,做的方法是否和老师的一样,是我的方法好还是老师的方法好。我每天中午把数学复习完之后,差不多到了一点,就 * 睡觉。在整个高三,我一直坚持睡午觉。我不属于那种精力旺盛型的人,所以即使在高三,我也基本上保证每天睡七个半小时。我们班原来有很多同学喜欢熬夜,或者中午不睡觉,结果上课没精神,老师的课听不好,这反而影响了学习效率。
下午下课后到上晚自习这段时间会比较长,一般来说我会用它来复习英语,首先是把老师讲课的内容复习一遍,再拿一本资料书出来把相应部分的题做了。我在做英语题的时候有个习惯,特别是单选题,拿不准的就在题号前打个钩,然后再把觉得最好的答案填上去。做完以后一对,实际上大部分拿不准的题都做对了的,但由于有记号,所以我知道这道题拿不准,所以还要再研究一番,我为什么做对了。当然,做错的题就更需要研究了。错的题也要打上记号,并且要在题的后面注明错误的原因。所有做过的题我都保存下来,一有空就拿出来看,专看有记号的,如果发现还不会,就再打一个记号,然后第三遍的时候就重点看有两个记号的,再不会就再加一个标记,如此往复。
晚自习下课后这一段时间我主要复习政治历史。
总的来说,我基本按照这张作息时间表度过了我的高三,几乎每天如此,只用了一个半学期,我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从年级25名最后成为年级第一名。
奋斗创造自己的世界
在读高三的时候,对于未来的生活,我其实知道得非常少,只知道要考高分,才能进入一个好大学。但是进入好大学之后能干什么,自己完全不清不楚。
高三是一个很窄的道路,你只能沿着它一直走,在路的尽头似乎什么也看不到。只有当你走过这个路口之后,才发现前面的道路突然变得宽阔起来——而且似乎不是道路了,而是一个广场、一片原野,没有固定的方向,你可以朝着任何一个方向往前走。
这个时候似乎没有高三的那种紧迫感和压力了,但却更容易迷路,而且,更多的选择往往带来更多的烦恼。要想再像高三那样按部就班地学习,只锁定一个目标,只做好一件事情是极为困难的。
对于刚进入大学的同学而言,大学的生活似乎是杂乱无章的,因为大学的课程安排比较乱。如星期一上午有一节课,然后下午晚上没课;星期二可能上一整天;星期三可能下午有课上午没课等等,而除了学校学习之外,各种社团活动、社会实践、专业资格考试也会目不暇接。高三时候那种天天准时上课准时下课,除了学习还是学习的那种单纯的时光,是注定一去不复返了。
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之后,生活仍然不受自己控制,上级的一个电话就可以打乱你的一切时间安排,在单位的工作一旦任务紧张了,就会没日没夜加班,周六周日也不复存在。我们的时间和生活,都被切割成了支离破碎的小块。对那些真正追求上进的人来说,高三其实真的不算辛苦,高考的压力和我们在面临社会竞争时候面临的压力,其实只是小巫见大巫。我们要想通过自己的奋斗开创一片属于自己的事业,高三是第一关,但绝不是最后一关。
现在的我,很难再像高三那样仔细地给自己制订时间计划了。但经过很多次的考验之后,我还是发现:在度过高考进入一个更复杂的世界之后,要想让自己像在高三的学习中那样不断取得进步,而不是被无穷无尽的琐事拖垮,处理事情的原则其实也和高三是一样的。
首先是高三那股劲,虽然没有具体的时间计划,但是我们仍然要看清楚自己的目标和需要完成的任务。也就是说,要反复告诫自己:今天需要完成哪些任务,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然后按照事情的重要程度,一件一件往下做。这样,即使只做到一半,突然被一个重要的电话打断了,那么至少我前面完成的任务都是最重要的。而剩下的那些任务,如果不够重要而且正好时间紧急,就只能坚决地放弃。如果我们能够把高三时候那份学习的毅力,用到处理日后的工作生活中来,明确自己需要完成的任务,有选择有舍弃,那么照样可以轻松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事务。
因此,在高考结束以后,不论我们的大学生活还是社会工作,从一方面来说,我们没有被“解放”,反而会变得更迷茫、更紧张、更辛苦,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如果我们在高三的奋斗中,真正学会面对压力、学会管理自己,这样的本领将会让我们的成绩进步,也会让我们在未来的道路上战胜更多的考验。在学习处理更多的任务面对更多的压力之前,我们首先要学会处理好一个任务、面对来自一个方面的压力。
开始就是未来 —— 迎风飞扬
现在的我,回顾高三,应该说是感谢高三的那段时光,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发展平台——通过高考进入了一个很好的大学;也让我学会了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完成必须完成的任务、面对各种压力和挑战。这些东西,是我一生的财富。
我很怀念那段很单纯的时光,痛并快乐着。这段时间对大部分人来说都是很辛苦很枯燥的,但我们可以把它好好地利用,当成一种难得的锻炼。面对困难的时候,咬牙坚持;面对各种诱惑的时候,能专注于自己的目标;在压力之下,规划好自己的时间并认真执行。把这些东西做好,我们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对进入高三的同学来说,高三是未知的,高三之后更是未知的。但顺利度过这道关,战胜高考,则将是我们走向成熟的开始,那未知的自己,已经在此刻向我们露出了微笑。


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友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
- 我要自信、坚定、面带微笑的进走进高三,享受高三,最后成功地拿下高考。 准备了
-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新年好!按照惯例,新学期的第一讲由我来给大家讲点什么,以前给大家讲的诸如《什么是你生命中的核桃》、《爱国请从改变自己做好
- 第三件事,抓早抓紧抓实,是高三学生的务实之道。 &n
- da文/东方小四夏天是个分水岭,总是喜忧参半。许多18岁左右的年轻人收获了“盛夏的果实”,很快他们就要去上大学了。而对有些人来说,这个夏天全
- 同学们:大家晚上好!明天,全校学生就要正式上课。凉爽的暑假由此结束,一个由炎热开头的学期宣告开始。今年,我们的学校,经受了备受怀疑和谴责的压
- 听到恢复高考的消息,我正在一个农场的土地上挥汗如雨。 我们这一代人是不幸的一
- 去年今天闷热的让人受不了,不像今天凉快,同学们在网上聚的最全。我们也都焦急的等着12点。接着,有人哭有人笑有人欣慰有人不想活了。但那些不想活
- 很多成绩优异的考生都有一个共同的成功经验:各科都准备一个错题改正本和好题本。每次考试,特别是大考,把做错的题目以及当时的错误解法抄在改正本上
- 你以为努力了就可以上清华北大吗?这是不久前知乎网站上的一个提问。对此,张小林的回答是:并不是努力就能上清华北大。短期来看有运气的影响因素,长
- 文/丁小猫05年有部叫《高三》的纪录片,真实地记录了福建一个普通高三毕业班的生活。相信每一位经历过高考的人,看过之后都会感慨万千,毕竟谁不是
- 文/王诗文?为何要把人生话语权给别人?自古以来都在讲,男人必先立业后成家。而女人,似乎生来的使命只有嫁鸡随鸡相夫教子,彻彻底底充当男人的陪衬
- 文/宁夏状元马博恩高三的岁月兵荒马乱,在那段“暗无天日”的日子里,总会有一些信念支撑着我们义无反顾地走下去。而在那些最艰难的日子里,在压力大
- 一、能持之以恒 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一天给他的学生上课。他说:同学们,我们今天不讲
- ——一个差生的高三生活 我不知道该怎样表达我的心情,当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一直在想,
- 文/婉如清扬2010年,清华北大在河北省招走了100多个学生,有一所城市占了将近90个,这个城市的一所中学占了78个,2012更是增加到了9
- 中考结束后,我可以说是轻轻松松地考上了全省重点。所以整个高一的心态都感觉非常良好,可以说是有些自命不凡。日子虽说不算过得浑浑噩噩,但也是无甚
- 高三开学一个月了,国庆节长假之后,几乎大多数学校都要进行阶段考试。本次阶段考试是高三备考进程中的第
- 第五件事,做好沟通与交流,将使你赢得更多的人缘。 &
- 为了孩子将来能聪明过人,一些父母从孕期开始就做好了充分准备,比如多吃富含高蛋白的食品,进行胎教等;孩子出生后,营养补充更为丰富。可是,就算孩
- 高考的成绩很难预料,只能是我们尽力去准备,向自己的理想目标无限接近,只是无限,最终是否和自己理想的高校接触还是要等高考结束,高考成绩的出现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