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家:高考备考五大建议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0-06-17 22:35:43
经过数年的教学及和同学们的交流,能否正确给自己定位,并制定好完善的复习过程,是进一步冲击高考的关键。
我带的学生中,不乏有部分同学这一模的时候成绩仍旧平平,但是通过找到问题的所在,积极正确的面对,最终在高考中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还有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在一模后总是能够轻松的一路领先。他们的经验可以说是闪烁着智慧的火花,特别是经过实践的检验证明了这些想法和说法的真理性,可供我们考试时借鉴。结合我们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经验,这里我们给大家总结出五大建议,尤其对中等或中等程度一下的学生尤有成效:
一、全面扫描,重视考试结果
基础是考试的源头,打好基础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而全部的基础知识都在课本上。高三阶段的每一次考试皆属于综合性的考察,涵盖高考中必考要点。这是一个对自己非常好的查缺补漏的机会。通常对待试卷,很多同学就只有学生考一遍、老师过一遍,然后就束之高阁,不再利用,其实一份试卷多运用几次,能够抓基础、提高解题技巧、缩短考试时间。
我们先合上试卷,再通过考试来全面扫描课本,尤其是基础知识部分,再联系到试卷。要清晰的通过课本来比照试题,比较考试时做题的思路,无论考试时正确与否,一题一题的过一遍,反复比较,这样不但可以更深刻的掌握基础知识、同时还能无形中把一章章、一节节的知识之间的联系找到,通过多思考多尝试,就能从局部到全局的掌握知识的应用。尤其注意在扫描课本对照试题的时候,把当时不会的、没有把握的、或是猜对的试卷所考察的基础知识的从课本摘抄出来,这部分强化吸收。
我们再强调一遍,基础是最为重要的,不仅在高考中分数比重极大,并且能够直观的在课本上体现出来。基础分往往是高考时绝大多数学生竞争的部分。
二、敢于尝试、善于比较
虽然我们不怎么赞成题海战术,但这阶段做题练题确实是复习的主要内容,我建议大家先把一部分精力放在“读题”上,也就是分析能力的培养上。很多同学不会做题是因为无法正确理解题目考察意图,这需要同学们敢于尝试。尤其在日常训练时,拿到题先尝试推测该题考察目标范围,然后大胆去“求证”,不管对错,只要找到正确的方向即可。通过一定量的练习,在今后考试中往往能第一时间把握做题方向,为顺利解题打下坚固的基础。尤其是数学题,一道题往往有多种解答方法,希望大家做出来后再用不同的角度思考3~5分钟,是否用其他方法可行。
另一部分精力放在掌握各种解题思路上。同类的题型往往有类似的解题思路,相同的解题步骤。甚至不同类型的题型都可能存在相同的思路和固定的解题方式,因此我们要善于比较。比如让很多理科学生很头疼的物理大题,其实绝大多数题目,只要前面一步“读题”做到了,几乎都可以用一个思路来解决。无论是热学、电学、动力学、光学大题,只要按照题目陈述条件罗列公式,代入数据,几乎就能联立求解。
只要日常训练中敢于尝试、善于比较,勤于总结,那么拿下绝大多数题目是不成问题的。
三、检讨得失、防微杜渐
我们见过很多学生其实完全有能力取得更好的成绩,但是在考试中往往无法“发挥”出他们应有的水平。纵观原因,无非是“题目条件看错”、“抄错”、“算错”、“写错”等归结于“粗心、马虎”。或者是答案明明呼之欲出,却想不出来,在考后翻然醒悟。这科丢5分,那科丢8分,最后一算总分,丢了40、50分。总之自身“能力”与成绩不挂钩,导致成绩起伏不定,心中没底。其实造成这些原因并不是偶然存在的,有人说是“注意力不集中”,须知考试时基本上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对待这类情况,我们要注意检讨得失。首先将毛病找出,必须书写于纸上,然后在逐步矫正,并在做题考试时学会边看边默读题目。
当然,还要本着“少算少错”、“多算多错”的原则,在平时做作业训练的时候,尤其是选择填空题,要多思考能不能把计算量减少。在做大题的时候,要思考如何降低你的做题风险。大家往往有这样的经验,解法一很复杂,解法二往往很简单。有的甚至思路一模一样,只是代入未知数表达式不同。希望大家重视这些经验。
至于临场脑空白、选择题时选项模糊等情况,究根结底是平时的不严谨,往往导致会做的题做错甚至不会做,这类题无论是考后恍然大悟还是考时模棱两可,站总体丢分很大比例,我们要防微杜渐,本质是基础不够牢靠,还要回归基础,从最底层抓起。
四、放松心态、勇于交流
很多同学有这样的经验,心情愉悦放松的时候,往往对答如流,心情烦闷的时候会感到越来越紧张或越来越别扭,有时听课的时候感觉吸收很快,有时却完全听不进去。这都是心态问题,这需要日常累积。平时上课、做题、做作业时尽量放松,不要与试题“结仇”,把“解题”当作“解谜”,顺利则鼓励,不会则尝试3~5次就放弃,而后钻研思考,最后总结。以不急、不燥、不苦大仇深的心态做题,考试时遇到难题学会先绕路,别抬杠,这样即可做最大化发挥,尽量减少损失。
同时可以把学习变为同学朋友们的交流,勇于求教。一道难题,问3个同学的解题过程比老师讲一遍的效果要好。自己会做的和同学交流心得更能巩固提高技巧,表面上给人解答、提问会浪费双方时间,其实不然,完全可以起到互相进步的效果。
五、依照能力掌控考试技巧
面对试卷时,我们要力求基础分全做对,一般中等题能得多少是多少,较难题尽量尝试,即使做错也不留空。考试试题总是有难有易,一般可分为基础题,一般中等题和较难题。以上策略是十分明智可取的“容易题不丢分,难题不得零分。”大题有步骤分、公式分,一般高考试卷都给出了可能用到的公式,所以别留空,甚至“不小心”做出大题来。依照学生自己本身的能力,如现阶段基础不好的重点放在基础。如一般中等题没把握的要把重点放在题型训练上。根据自身的能力,平时训练时,把会做的题考虑周全,没把握的题尽量找准方向,不会的题根据题意列出相关的式子,往往能多考数十分。
不仅要将自身能力作为主导方向,还要善于总结,不断探索。平时做题时,关于分析和思考问题,并积极支总结,探索新方法。不要为了做题而做题,而是要主动积极地追寻在题目和解答之间的必然联系,把题目做活。
总之,虽说现在离高考还有充足的时间准备,但是还是希望同学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只要有恒心和毅力,找准自己的定位,善于用课本、试题和试卷来考验自己,高考定能考出预期甚至更好的成绩。


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友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
- 人的青春是美好的,但一生只有一次!让自己的青春积蓄知识的财富、将来的荣耀、未来的幸福的
- 文/婉如清扬2010年,清华北大在河北省招走了100多个学生,有一所城市占了将近90个,这个城市的一所中学占了78个,2012更是增加到了9
- 1、行百里者半九十意思是说,如果把走一百里路看成一件事,那么前面走过的九十里路仅仅是完成了事情的一半。也就是说最后虽然仅有十里路,但承担的任
- 高考成功者的经验大多缤纷多彩,但失败的教训原因多有雷同相似之处。将高考失败者一些典型常见的教训汇总
- 又是一年高考志愿填报时,几个复读的同学问我填报志愿的事情,看到他们对大学的期待与渴望,在大学里“闲游”了将近一年的我也时不时的会回想起那个曾
- 本人985高校在读博士,回首这十几年的求学路,以及自身和同学的经历,颇多感悟。为了方便看,我就以点的形式写出来,不写成长篇大论。1、小学时代
- 据《楚天都市报》报道,2009年高考考生中复读生与应届生的比例是6:1,2010年这一比例将上升为5:1。复读生越来越多,高中教育三年渐渐演
- 你以为努力了就可以上清华北大吗?这是不久前知乎网站上的一个提问。对此,张小林的回答是:并不是努力就能上清华北大。短期来看有运气的影响因素,长
- 2010年高考的硝烟刚刚散去,2011年备考的序幕即将打开,首先祝贺你们进入高三。进入高三,就意谓
- 连续有两名同学来找我谈心,都是因为情绪的原因,导致自己在学习中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的确,进入高三
- 1、别太早到考场。你会在紧张过后无聊的开始看各个女生的腿,然后在考语文时还对它们念念不忘。2、看上了旁边男生就去问手机号。别想着看到名字后在
- 复读生为高考众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整个“高四”一年的备考岁月里,复读生要接受独特的心理和学习考验。经历过一次失败,甚至是多次失败后想在复读
- 文/许捷嘟——嘟——“喂,您好,是清华美院招生办吗?”“是。”“您好,请问现在录取结果,网上已经有了么?”“有。”“那如果我输入之后,没有查
- 随着高考复习的深入,影响考生成绩提高的弊病也会逐渐暴露出来。必须高度重视,并及时予以纠正,才能轻装
- 情绪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很大的,很多时候情绪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要做的事情的成败。尤其是高三,
- 高二的结束,就是高三的开始。高三年的学习生活节奏不比高二,他是整个高中阶段的冲刺时刻,如果不能在这个假期中做好充分的准备,那么,开学之后就很
- 终于到了要收获的季节,此时高考带给我们的不应只是压力,而更多的应是即将收获的喜悦,高考将是我们辛勤和汗水转化成的巨大能量的释放,也将是我们每
- 蓝蓝的天,白白的云,微微的风,还有我内心那暖暖的感动,坐在写字桌前,脑海中的画面竟是那样的温暖人心,那样的让人难以忘怀,也是我心中的这些感动
- 高三给人们的感觉就是苦上加累,机械的重复,繁重的作业,无形的压力,单调的生活,紧张的节奏,乐从何来
- 文/丁小猫05年有部叫《高三》的纪录片,真实地记录了福建一个普通高三毕业班的生活。相信每一位经历过高考的人,看过之后都会感慨万千,毕竟谁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