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贫穷中挣扎的父亲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0-08-16 22:03:59
文/马德
在贫穷中挣扎的父亲。没钱看病,甚至没钱买一包盐,借钱都被人冷冷拒绝,这就是这个世界的穷人,所要面对的一切,所要承受的一切。
父亲是在他生命的第49个年头上去世的,那一年,我正好考上大学。
父亲得的是肺气肿,一说是肺穿孔,到底是什么病,至死也没有搞清楚,只说是和肺有关。父亲跑了一趟官厅的医院,没几天就回来了。父亲说,那个地方,贵巴巴的,咱们住不起。
父亲回来后,批发了些青霉素,每天在家里输液。开始的时候,是村里的医生给他扎液,时间久了,村里的医生推托着,不愿来。父亲没办法,有一次,他对我说,来,你给我扎。我说,我不会。父亲说,没事,把针头稍微放平些,顺着血管扎就是了。
我一咬牙,手哆嗦着,顺着他的血管扎了进去。第一针,扎深了,拔出来,重扎。第二针,扎透了,针尖从血管的旁边出来,血红红的,也跟着渗出来。我满头是汗,都急得快哭了。父亲用药棉捂住针眼,说,没事,没事。说完后,长长地叹了一声。
一个人,一个家,无助到了这样的地步。
父亲说,我的这个病,有一万块钱就能治好,穷人没钱,只好拿命扛了。那个时候,家里为了给父亲治病,以及为我上学,已经是债台高筑了,别说是一万块钱,就是一块钱,也不好拿出来。有一次家里没盐了,没钱去买,只好白水煮菜吃了一顿饭,吃饭的时候,一家人强忍着往下咽,谁也没说话。
但,泪都在心里。
我小的时候,父亲正年轻,是远近闻名的木匠,三村五里的人们,多请他去打家具或者盖房。我记得,那时候,父亲干一天的工钱是2块钱,还有一盒官厅烟。烟,父亲舍不得抽,一盒一盒地藏在柜里,留待过年的时候抽。2元工钱呢,父亲也不急着要,人家什么时候有了什么时候给。
我记得,过年的时候,父亲常常买很少的炮仗。买鞭炮只买一挂,仅买200响的。我舍不得放,今天拆一个,明天拆两个。有一次,我忍不住问父亲,为什么不多买点呢。父亲回过头来,眼一睁,愤怒地看着我,说,那是钱啊,噼啪一响,就没了,你想败家啊?!
我很怕父亲,赶紧一扭头,灰溜溜地走开。
快上初中的时候,我特别想拥有一支钢笔。父亲要去后草地换粮,正好要路过县城,我央求父亲,希望他到县城的供销社给我买回一支钢笔来。父亲一点头,说,行。后来几天,我每天站在山梁上,盼着父亲和他们换粮的车队回来,一等,就是半天。
终于盼到父亲回来了。帮父亲卸了车,饮了牲口,喂上草料。我心“咚咚咚”直跳,惴惴地问父亲,钢笔买回来没有。哪料,父亲淡淡地说了一句,哦,回来的时候,人家商店都关门了。然后,便旁若无人地做他手头的事,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一样。
我在旁边,眼泪啪嗒啪嗒地往下掉。心里悄悄地骂:谁相信你的话,你是抠门,不愿给我买!
正是因为这样省吃俭用,父亲才把我家的房从3间翻盖成5间。
早年间,乡里有一个姓李的书记,长得白白的,穿得很干净,浑身上下不沾一丝土尘。有一天,他来到我们村,一把拉住正在疯玩的我,对别人说,你看,这个孩子的眼睛仁多黑啊,将来一定有出息。书记说这话的时候,恰好父亲也在场。中午吃饭的时候,父亲很激动地对母亲说,李书记说了,咱们小子将来会有出息。父亲一边说,一边喘着粗气,不知道是因为兴奋,还是某种可以看得见的未来激荡着他的心,总之,父亲说话的声音都变了,激动样子,现在想起来,犹若在眼前。
我上高中的时候,有一天晚上,很晚了,一家人正准备睡觉,一个人“笃笃”地敲门,开门一看,是李老师。李老师是村小学的民办教师,要参加转正考试,正在复习。他听说我回来了,要问我道数学题。印象中,那是一道分解题,在算式中加一个х,再减一个х,就可以轻易分解开。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方法,让教过我的李老师惊呼不已,他当时坐在炕上,惊讶得几乎都快傻掉了,连连说,啊呀,了不得,了不得。然后,抓住父亲的手说,三叔,这孩子,你得好好供啊,这将来是块材料啊。
父亲激动得又是一宿未睡。
然而,前路苍茫,我是经过复习才考上大学的。父亲拉着我的手,说,这两年,你考上不,村里人风言风语的,说你根本考不上,好多不三不四的话,我听了很不舒服,但我心里知道,你能行!说完,一行浊泪从他病得有些瘦削的颧骨上滑下来,洇湿在枕头里。我的眼泪,也像断了线的珠子,噼哩啪啦地跟着落。父亲说,你别哭,考上了,这就挺好,我就是死也放心了。
父亲说完,又含混地唉了一声。人们都说,人死的时候,是没泪的,你说,我这是快死的人吗?父亲说完,将头扭过去,半天没说一句话。
父亲是在将家里的5间土坯房翻盖成砖瓦房的时候得病的。
起地基的时候,父亲的痰中就带血丝。问村里的医生,医生说,没事,可能是毛细血管破裂,并无大碍。一家人都相信了医生的话,以为真无大碍。然而,不久,父亲就不行了,体力严重不支,虚弱得连路都走不了,虚汗常常湿透全身。
一辈子没有坐过火车的父亲,因为闹病,坐了一回火车,但对它,这次旅行,却是一次痛苦的梦魇。车厢里,混浊的气味,以及呛人的烟味,让他咳嗽得上气不接下气。好容易捱到了官厅,下了车,父亲蹲在地上,半天没起来。
他说,他在车上,好像死了一次。
父亲临终的时候,把账本拿出来,借了谁家多少钱,是怎么回事,一五一十地都告诉了我。末了,他说,这些钱,你一定要还了人家,这样,我就是死了,也心安了。咱人穷志不穷,别让人家骂咱们!说完,他把账本给了我,又极为深情地看了我一眼,那眼神中,包含着失败、无奈、歉疚、无力回天以及难以言说的痛苦,总之,人生百味,尽在其中。
我知道这账本背后有多少辛酸与悲苦。记得,父亲去世之后,我和一个人借钱埋葬父亲,那个人冷冷地说,借给你可以,可是,你拿什么还我?!在他看来,一个穷人,是会永远穷下去的。
这就是这个世界的穷人,所要面对的一切,所要承受的一切。


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友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
- 本文为作家野夫在母亲失踪十年时,写的一篇祭文,江上的母亲,令人动容落泪。文/野夫一这是一篇萦怀于心而又一直不敢动笔的文章,是心中绷得太紧以至
- 有一个人,在你未来到世上时,就把最好的都给了你。你一岁时,他付出了他的夜生活,在你夜夜啼哭的时候,从不敢睡得太熟。你三岁时,他付出了他的男子
- 1998年8月24日,一场特殊的追悼会在山东加祥县后中庄举行。死者申春玲是一位年仅16岁小姑娘,但她却享受了这个村最高的葬礼规格,她的三个哥
- 文/胡佳恒商界大佬从来不乏励志故事傍身,但那些你可能早已腻歪的戏剧化桥段,才不是这个群体的真实面目。职场鸡汤对于你来说,只是一味麻醉剂,他们
- 人生漫漫数十载,而你一直在追求着什么呢?是生存,还是活着。我想生存只是一种肉体的寄托,而活着,则是有感动,有血肉、有赤心、有奋进、有博爱的存
- 我先想讲一下我自己的故事。1961年我在一个农村出生,那里叫大埔,香港(的)一个非常非常久的一个地方。我真的小时候,我发觉我是很
- 妈妈: 至少有十二年没有给您写信了。没想到在您儿子上班后的第三年竟然为了这样的一
- 12月21日,星期一。黄冈天有高中的运动场上,全体师生举行了一次特殊的升旗仪式——同在红旗下,爱心助成长。仪式上,吴永健等十一位品学兼优的贫
- 文/唤醒沉睡的猪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斜斜的照进了窗台,我挽着女儿的手,凭窗眺望,望着父母远去的背影,突然有种莫名的依恋和不舍。说来惭愧,休了九天
- 马云老婆张瑛的自述我和马云是大学同学,毕业就拿了结婚证。马云不是个帅男人,我看中的是他能做很多帅男人做不了的事情:组建杭州第一个英语角、为外
- 20世纪70年代的香港演艺圈看似华灯似锦,其实炎凉莫测。鲜花和掌声对于其貌不扬的演员来
- 文/山南水北看完《无声告白》后,我一直在想,这本获得美国亚马逊年度最佳图书第1名的小说更适合国人来阅读,伍绮诗的华裔身份,和她细腻的文字,写
- 华尔街见闻认为,必须提醒的是,尽管早起可能吃到更多的虫子,但更大的前提在于:早起的鸟儿必须拥有足够强壮的翅膀,以及鲜活旺盛的生命力。下面,让
- 成长史,天后初长成“我坐在那个椅子上感觉椅子好像三条腿一样,整个人仿佛一直在晃,随时会倒。里面冷气开得很强,我当时
- 刚才接了个电话,一个曾带过的高三孩子要去刷车了。心情无比的沉重,痛。仅写此文,告诉这个孩子,亲爱的孩子,你知道老师有多难过吗,快点回来吧。希
- 文/田朴珺 因为好奇,我问了褚时健先生一个问题,“褚老,您最快乐是什么时候?最艰难是什么时候?”老先
- 文/张亚凌是本闲书,随手一翻,蹦出一句“母爱,是一场又一场的辜负”。刺目,伤心。掩卷,潸然泪下。是的,掏心掏肺的付出,不等转身就被辜负。不变
- 人是被大脑里的操作系统指挥着往前走的,就这样,我逐渐形成了一种心态。这种心态后来被我称为“穿越地平线,走向远方的渴望”。这是一种心灵对未来的
- 文/高峪铭 高龄父亲与岁月做着最后的抗争,无奈器官功能衰退,身体每况愈下。尤其是老年性便秘深深地折磨着他,他又折腾
- 这是一个传统与未来交织的时代,很多人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因为出现了许多大公司,但是对很大一部分人而言这是一个灾难的时代,有不少大公司倒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