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名言
位置:首页>> 励志名言>> 励志故事>> 世界这么大,我们的父母应该去看看

世界这么大,我们的父母应该去看看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0-06-11 13:31:44 

标签:父母,看看,小职员

文/初小轨

一个邻居,今天从硝烟滚滚的北京,飞到了一年只来一次的大理,从她打拼四十多年的家,来到了她买来打算养老的家。

去机场接她回家的路上,一看到蓝到发狂的天,她便心情大好地问我,小轨,十一你去哪儿玩呀?

我说,哪也不去,就待在大理啊。

她“哦”了一声说,华子(她儿子)也哪儿也不去,就待在马来西亚,他正在努力攒钱,争取今年内请我和他爸去马来亚西去玩一趟。

我一惊,说,姐,以你和大哥的经济实力,去遨游个世界也不成问题啊,还用华子费这个牛劲?

她哈哈大笑,给我讲了个故事。

华子7岁的时候,华子爸爸在地方银行做小职员,她在市里的小事业单位上班,10公里的异地恋,一个周见一次面。

华子爸爸不在家的时候,她带着华子吃咸菜馒头,华子爸爸回家的时候才能舍得炒菜。

有一天,她看到瘦瘦的儿子在狼吞虎咽地啃馒头,突然鼻头一酸,就哭了。华子在一旁急坏了,赶紧问妈妈怎么了,她掩面,说,妈妈难过,咱家穷得连馒头都吃不饱。

第二天,华子放学后兴冲冲地把一大把零钱塞到她手里,说,妈妈,快拿着买馒头去吧。

她一惊,问儿子哪来的钱。

儿子开心地说,我跟其他小朋友玩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收废品的大地方,比妈妈平常卖给小区门口大爷收的价格贵好多呢,我借了个三轮车把咱家的废品拉到那个大地方去多卖了好些钱。

她说,那个时候,华子的腿够不着三轮车脚蹬子,所以一路晃晃悠悠地扶着车把,硬是走着把三轮车推到了废品站。

十几年后,她成了标准的中产,有别墅有豪车,有做高管的老公,有在国外留学的儿子。

家风依然是想要孝顺,先自食其力养活好自己。

三个月前,我见过一次华子,当时他正举着锤子在院子里敲敲打打,说要给爸妈做一个喝茶的木墩子,看见我来了礼貌问好,中午在他家吃饭他在厨房里跑来跑去地帮忙,上菜的时候要我坐着不要动自己却在厨房和饭桌之间来来回回跑,吃完饭后一个人蹲在家门口修理自行车,两手黑油,额头的汗珠在阳光下发光。

很多人小时候都经历过贫穷的童年。

有人长大后毫无戾气,一生努力都在希望让父母去看看外边更好的世界;有人长大了不愿意回家,把自己的自卑与一事无成都归咎于父母太穷。

有人因为穷,学会了如何尊重父辈如何表达爱;有人因为穷,一直都在混吃等死、四处宣扬读书无用论的悲哀。

孩子送出门,修行在个人。

前段时间回家,在机场排队安检。

看到一个老人背着一个大包袱急吼吼地往前挤,一不小心蹭到了身后一个衣着讲究的年轻人。

年轻人当即扭过身子,上下打量了一眼这个老人,不屑地白了他一眼,掸了掸衬衫,高声说,这位大爷,你这是第一次坐飞机吗?挤什么挤?你以为是坐火车买了站票得抢座吗?

老人脸一红,显然是听明白了,但是又不会说普通话,只好用家乡话急急解释并道歉。

年轻人显然听不懂,但是一听这满口方言就“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周围不少不明就里的人也跟着笑了起来,老人尴尬地从队伍里默默退出来。

我听得出来老人的临沂口音,于是喊他站在我前边,跟他聊了会儿。

他说,这确实是他第一次坐飞机。

孙子刚考了云南这边的一个大学,他父母做生意顾不上送,孩子没出过远门,所以也只能他帮着抗东西来送。

他之所以往前挤,是因为孙子嫌弃他穿得土所以让他跟他分两队站“离他远点儿”,看到孙子先进去了,他害怕跟孙子走散了所以不得不跟紧。

如果不是送孙子上大学,他可能这辈子都“不配”坐一次飞机。

这就是我们的父辈。

他们一生受穷,一生努力,即便用尽全力也只是养活了几个孩子,无法给儿女们拿得出手的富贵荣华。

到老了,稀里糊涂就被一个声色犬马的时代拽到了全新的时空。

在家只能靠在土坯墙上晒太阳,出门会背着招人嫌弃的大包袱,走到哪儿都害怕自己的不入流会给孩子丢人,儿女宴客的时候不敢随意说话。

他们跟不上潮流,他们学不会享福,还要被他们养育起来的这一代人笑话。

今年年初,给我妈换了手机,她把我骂了一顿,说我瞎花钱,因为她觉得智能手机太难学,不如老年机好用。

我说,我可以教你用新手机微信聊天。

她问我,学会这个有什么用?

我说,用这个发语音不用花电话费,你还可以看到我平常在忙些什么。

她说,那这个还挺好。

于是,我教会了连拼音都不会的她学会了微信。

她只会发语音。

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我熬夜码字,突然收到了她的第一条语音,听完短短的5秒语音,却让我在望向洱海上空万家灯火处时哭得泣不成声。

她用极不自然的语调颤抖着说,闺女,妈想你。

这些年,我几乎踏遍了整个中国,天南海北,四处飘荡。

看过沙漠上空的狂风暴雨,看过千疮百孔的悬崖孔洞,看过花开时节的冰凌,还在绝壁丛生中祈祷过天下太平、五谷丰登。

我妈今年60岁,我爸65岁,他们去过最远的地方,是山东到北京。

父辈这一代,住酒店会问十遍价格后心疼,景点买瓶水嫌小商贩太坑,腿不好还不让打车非要步行,吃饭的地方选的高档一点就吓得腿都迈不动。

兵荒马乱地回来之后,还要告诉你,以后再也不出去了,哪儿好也不如家里好。

他们一辈子困在半亩方田间,物质不富足,精神很空虚。

他们见过的东西不多,也没有什么像样的爱好,闲下来只能反反复复地想我们。

父母这一代,普遍患上了贫穷后遗症,他们没见过外边的天,也不认为自己有必要去看看。

父母眼里的全世界,就是儿女欢笑,全家团圆。

两代人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观念冲突与意愿违背。

对同一件事情因理解所产生分歧,饭桌上一讨论就是一个死结。

他们觉得我们不懂事,我们觉得他们不讲理,这是一道千古较劲题。

但是,理解分歧不能成为我们不去关心他们的理由。

他们可以说不需要我们为他们做什么,但不代表我们就真的什么也不用为他们做。

早晚有一天,他们老态初显;早晚有一天,他们不能靠自己的腿脚走出门口去看一眼窗外云烟;早晚有一天,子欲养而亲不待。

父母不会玩儿,我们可以带着他们玩,他们跟不上时代,我们可以带着他们去看一看渔舟唱晚。

人一旦被时代抛弃,就会感到无尽的孤独与悲凉。

你不肯回头关心父母,他们就会活成一座逐渐下沉的孤岛。

世界这么大,我们的父母真的应该去看看。

0
投稿

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友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

  • 1、愿意无条件力挺你的人如果有人愿意力挺你,他肯定是你的贵人。当他愿意无条件的帮你,只因为你是你,他相信“你”这个人,他接受你。一个愿意接受
  • 文/徐徐来今天是个黄道吉日,宜嫁娶。全市最大的酒店里,你的手在我的臂弯里,我知道你很紧张,可能是察觉到我担心的目光,你抬起头,给了我一个安慰
  • 上大学的时候,有一次实习归来,我们在带队的教授家里撮了一顿。愉快的晚餐结束后,桌上杯盘狼籍。几个同学抢着要洗碗,教授却满面笑容地阻止道:“不
  • 父亲下班回家已经很晚了,身体疲倦、心情也不太好。这时,他发现5岁的儿子正靠在门边等他。“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儿子问。“什么问题?”父亲有
  • 世上最美好的事情就是:我已经长大,你还未老;我有能力报答,你仍然健康。“不要等到来不及了,不要等到没有机会了。就像所有的父母都不愿意缺席孩子
  • 文/山南水北看完《无声告白》后,我一直在想,这本获得美国亚马逊年度最佳图书第1名的小说更适合国人来阅读,伍绮诗的华裔身份,和她细腻的文字,写
  • 那是在15年前,我到这个城市出差,谈完生意,我去商场给同事买些礼物。平时,我逛商场时喜欢随身带一些硬币,因为商场附近有时会有乞讨的人,给上一
  • 文/唤醒沉睡的猪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斜斜的照进了窗台,我挽着女儿的手,凭窗眺望,望着父母远去的背影,突然有种莫名的依恋和不舍。说来惭愧,休了九天
  • 文/简·爱每读一次台湾女作家龙应台老师的《目送》一书,总会让我热泪盈眶,那朴实真挚的文字,让人走心的同时心生折服,深刻的领悟到“百善孝当先”
  • 本文为作家野夫在母亲失踪十年时,写的一篇祭文,江上的母亲,令人动容落泪。文/野夫一这是一篇萦怀于心而又一直不敢动笔的文章,是心中绷得太紧以至
  • 文/孙道荣上大学后的第一个暑假,回家。坐在墙根下晒太阳的父亲,将身子往一边挪了挪,对我说,坐下吧。印象里,那是我第一次和父亲坐在一条板凳上,
  • 文/老杨爸妈:出国几年我不曾回家,今天回来了,一眼看出等在机场出口的你们俩。妈中年发福的身体套着一件粉红色的T恤衫,那是我多年不穿的旧款式,
  • 这个周末,周小五请了三个人吃饭。三个人中,有两位是他的上司,还有一位是相处多年的朋友,对他都很重要。周小五提前一天就跟他们打了电话,每个人都
  • (一)从前,有一户人家,请风水先生给父母看坟地。主人与风水先生往村南,边走边聊。此时正值杏子黄熟,行至离主人家的地不远处时,主人突然停住脚步
  • 文/陈同学儿子和父亲都在北京打工。一个在写字楼,有着舒适的环境,却拿着微薄的薪水。一个干着苦力,拿着比儿子高点的工资。只是,儿子很少说自己真
  • 文/张亚凌是本闲书,随手一翻,蹦出一句“母爱,是一场又一场的辜负”。刺目,伤心。掩卷,潸然泪下。是的,掏心掏肺的付出,不等转身就被辜负。不变
  • 文/张羽白天的时候查房,有一个孕妇坚决要求剖宫产。真的没有什么医学指征,肚子里的孩子估计也不大,骨盆也是正常的,许教授说,目前还没到必须做手
  • 1、天地呵护之恩。人在天地之间,衣食取天地之精华,享日月之灵光,健壮成长,享度一生。应报天地之恩,爱护环境,天为顶地为席是情怀,更是责任。2
  • 从你1岁到你50岁,最后一句我哭了你1岁的时候,她喂养你,给你洗澡。你何以为报?哦,你整夜哭闹。你2岁的时候,她教你走路。你何以为报?哦,你
  • 文/沐沐十八岁离开家乡,到另外一座城市读大学。大三那年的冬天特别冷。早上天刚刚亮接到爸爸打来的电话。听到我的声音之后,爸爸在那一头停了几秒钟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励志名言 单词乎 danci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