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从朋友那里学习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0-09-30 11:51:02
中国古人孔子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西方大学也非常重视学术共同体的教育方式,尤其是公开辩论。什么是真正的朋友?我认为真正的朋友就是能和你深入交流、不断砥砺、互相学习的人,这样的朋友正如孔子所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英文friendship一词也造得很妙:朋友是一条船上的。
如果说,美国有一半的物质文明,要归功于发明家爱迪生,那么,美国有一半的精神文明,就要归功于思想家爱默生。这当然是夸张。不过思想史家认为,代表美国精神的思想家,确实是从爱默生开始的。美国人写“作文”,很少有不引用爱默生的。
据说,爱默生跟朋友见面,总是问这么一个问题:“自从我们上次见面,你又搞清楚了什么?”这个简单的问题,包含了许多学习的大道理。
第一,学习是困难的。
搞清楚一个问题,需要时间。爱默生的时代,交通不便,跟朋友见面,假设两三个月一次。爱默生的问题的假设,就是一个人用两三个月的时间,最多搞清楚两三个问题,所以才值得问,而且才可以答。如果一个人每天都能搞清楚一个问题,那么两三个月就能搞清楚60到90个问题。这就既不值得问,也没法回答了。
第二,学习是必需的。
学习对人的思想,就像氧气对人的身体一样,是必需的。这是爱默生问这个问题的另一个假设:就是一个人用两三个月的时间,应该搞清楚了一两个问题。不然,爱默生就问这样的问题了:“自从我们上次见面,你又发现了哪家好吃的餐馆?好玩的KTV?”
第三,学习是要说出来的。
说出来,不仅仅是告诉别人你学到了什么。实际上,说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说,可以帮助我们想得更清楚。管理大师德鲁克说:“我通过倾听学习——倾听我自己。”当然,写出来也可以,小说家福克纳就说:“我读到我说了什么,才知道我想的是什么。”
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跟我谈到他将做一个演讲,说:“我自己对我会讲些什么都充满好奇。”这就是一个例子:讲的过程,不是打印机的打印过程,思想已经固定,而更像是书法家的书写过程,是思想的创作的一部分。
第四,学习是要讨论的。
学习可以只是说,可以是单方面的,即使听众什么也没有说,你也同样学到了东西。但是,比起单方面的说,讨论往往是更有效的学习过程。这也是爱默生的问题包含的假设:我要跟你讨论讨论。
第五,学习有两种。
一种是自己去搞清楚,从自己的经验、观察中学习。另一种就是向别人学习,学习别人已经搞清楚或者正在搞清楚的东西。这两种学习,都很重要。
第六,朋友是用来学习的。
这个道理,比爱默生早N多年,中国的孔子就已经搞懂了。在《论语》一开头,孔子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第一句是自己搞清楚,高兴。第二句就是朋友来了,可以一起学习,一起搞清楚,更高兴。
我们很不幸,没有爱默生当朋友,怎么办?有两个解决方案。
方案一,自己做自己的爱默生,不时问问自己:“我又学到了什么?”一日三省吾身可能要求太高,三十日一省吾身,如何?
方案二,从现在的朋友中,不管是点头之交、君子之交,还是酒肉之交、KTV之交,寻找爱默生。接头暗号是,你首先问她或者他一句:“最近,你又学到了什么?”
如果你看到的是诧异的眼神,那么请你打个哈哈,接着做点头之交、君子之交、酒肉之交、KTV之交。也可能,她或者他的眼神在一瞬间的诧异后变得欣喜,然后紧紧握住你的手,激动地说:“爱默生,我可找到你了!”
那么,恭喜你,你也找到爱默生了!


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友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
- 你肯定有这样一个朋友吧:在银行工作,长得一般,业务凑合,有老婆孩子,勤勤恳恳养家糊口,不爱说话,但如果开口说话,说的话也多半无趣无味——总之
- 那天看了六六很早以前的文章《月薪两千也要有一万元的范儿》,虽然有点文不对其,但我更喜欢文。大约是我目前的处境很像她早年间的样子,写剧本,写文
- 文/车延斌“每天叫醒的不是闹钟而是梦想”,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感觉。提到“梦想”这个词,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我们每个人从小就有梦想,而
- 穷人是赚钱机器,富人有无数个赚钱机器。穷人没有资本。穷人想富有,就必须节省出一部分生活费,同时汇入社会资本的旋涡,以其庞大的集合力,吸附垄断
- 如果今天不走快一点,那么明天就要用跑的了,后天也许就看不清前进的方向了。谁去管梦想会不会实现呢,向前
- 本文的作者是Carl Lange是一个正在爱尔兰Carlow技术研究院学习的学生,预计2013年毕业,目前在爱立信实习。他的个人简历你可以在
- 晚上的闲暇时间你用来干什么?很多人一回想,除掉吃饭睡觉,晚上的时间好像都混过去了,看无聊电视、上网,晚上一晃而过。本来,我对这个也没什么特别
- 一份工作,一种专长,一项本业,做得好, 都少不了一样东西:专注力。只要你耐得住寂寞,加以时日,会有很
- 文/李娟很久以前我们在深山里,那年外婆八十八岁,我决定带着她离开。我收拾好行李,和外婆走到土公路边等车,等了很久很久。我对外婆说:“以后你就
- 文/何飞鹏人生有太多的困境,在困境中,我们如何度过?又如何化险为夷?加倍地勤奋、加倍地付出,应该是最基本的方法,只是这种最基本的“笨”方法,
-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生活的道路不可能永远是坦途,必然会遇到令人无奈的困境,甚至是人生的绝境。巴尔扎克说:绝境,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
- 文/梁凤仪 怎样可以做事有成就、做人有人气?问题在于你是否真的“做”起事来、“做”起人来。道理人人都懂
- 《做真正的强者》当人在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预示着,他的一生,注定会充满着各种痛苦和快乐。从那一刻起,也就开始了不停地追求幸福、快乐着,并想
- 未曾清贫难成人,每一个历尽坎坷的人,都会对这句话有深刻的理解。当杨海经过专业的培训后再返回职场,他脑中像放电影一样浮现出自己种种的经历……有
- 西方有位名人说过:在肥沃的土地上盛开着美丽的花朵,而那些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却生长在岩石缝中。人生也是如此,在历
- 文/古尔浪洼还在读中学时,写过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没有陆路时,我走水路”,“四周没路时,我向上生长”。少年写诗,难免夸张,也有点儿“为赋新
- 即使你是个完美主义者,处处小心,也不能保证自己一辈子都不犯个错吧。当然,这也不现实。人生中的选择很多,选择多也就更容易迷失自己,但要清楚的是
- 《愿自由开放的旗帜高高飘扬》帷幕徐启,灯火璀璨,在二○○八年的世界舞台上,中国已然站在中央。闸门洞开,浪涛汹涌,在历史洪流的席卷之下,你在哪
- 每年高考之后,都有人说:“高一时,很新鲜,忙着适应;高二没好好学,忙着玩儿;高三知道学了,想学了,可是来不及了。”千金难买后悔药,万金难买早
- 她是个不幸的孩子,19岁那年,正当步入人生花季和芭蕾舞台生涯巅峰之际,却意外地发觉自己双眼模糊,后被诊断为视网膜脱落。通过家人的劝说,她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