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名言
位置:首页>> 励志名言>> 励志文章>> 人生是一场长跑:资质与成就的关联

人生是一场长跑:资质与成就的关联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0-09-21 12:57:37 

标签:人生,长跑,资质,成就,关联

文/水湄物语

“资质好的人成就越大”,没有人会认同这个命题,因为它忽略了取得成就的其他因素——个人的主动性。人生是一场长跑,犹如龟兔比赛,结局是可能逆转的。

是不是一个人,天生越聪明,他就能取得越高的成就?

我只想记录一个我非常敬佩的人,从认识他到现在,我所看到的变化。

认识潘大概2年不到的时间。最开始认识的时候,他并不是很起眼的,虽然长得很高,但穿着很普通。他不太擅长言辞,每到公众发言的时候总是只能说一句两句。他不太有幽默感,大家插科打诨的时候他也不太能插进话去。他好像不太关心娱乐八卦,小道消息。我们所说的上至拉*登奥巴马,下到大小S,他好像都没怎么听说过。

我所接触的这群人里面,有一些非常耀眼和出众,虽然年龄都不大,但思维非常活跃,眼界又开阔,加上自己手上有些事业,因此“明星”式人物非常多。因此潘只能算非常中等人才。

但他确实是让我最敬佩的一个人,我常在家里跟暖手谈起他,说起他这些年的变化。

有一次,我们在谈非诚勿扰最火的,安田那集,他没看过。他问我们怎么查,又问安田那两个字怎么写,我看见他仔细记录在手机上。这不是第一次了,我看到他能越来越多地融入大家的话题,知道所有我们知道的乱七八糟的东西,是因为他“留心”了。

他是我见过的唯一一个,在日常会话中会留心记笔记,然后回家做功课的人。

他的幽默感也有很大的增加。以前他是不会说笑话的,偶尔说下,也觉得很僵,大家只能哈哈打圆场。但他一点都不气馁,每次都坚持说点无聊小笑话。终于功力渐长了——现在他已经经常会变成话题的中心了。

他是很少数,主动培养自己幽默感的人。要知道幽默感在人际关系中的润滑剂作用,是无限的。

再说一些小事:

1、他每次参加活动时,无论是朋友还是工作人员,都会坚持送别人上车。如果别人没有自己开车,他会帮人家叫好车,然后送上车。然后再让司机开来自己那辆S600。

2、每次大家晚上一起吃饭,他都会提前买好单,几乎没有一次,有他在场的时候,我看到是别人买的单(这一点当然因人而异,但是对于吃饭的这些人来说,这些都是小钱,但能做到如此周到,他也是我认识的唯一的人)。

3、他每天6:30起床,锻炼,然后看书。虽然公司规模不小,但应酬也绝不抽烟喝酒。他每次聚会完毕都会发短信问候大家。

4、每次会议如果有他的发言,他一定事先写好稿子,然后提前几天准备。我经常会在前一天晚上被他拖到2点以后,帮他准备他的稿子,怎么讲合适,什么语调比较好。如果主持人问到这个问题应该怎么回答等等。

5、他永远都是准时的,如果是大型会议和活动,永远提早30分钟以上到达会场(很多次,比工作人员还早)。

6、每次会议他都会跟他那个副总一起,把所有人的名片换好。他会统计出席的人员,包括重量级的嘉宾,精确到个位数。

7、他如果出差到某地,一定邀请当地的朋友一聚,然后还会打电话给不在的朋友。我就曾经有几次,被他从北京、美国等等地方的电话打过来,然后跟在场的十几二十个人一一说话。

8、他是非常执着的记事本控,每天记录重要事项,每天反省当日工作(实际上,我是从认识他开始,才重视记事本的功用的)等等等等太多例子。

哦,忘记说了,他是85年的。

说实在话,我对这个人的好感,也很大程度来自于暖手同学。暖手说他有“帝王之相”。也就是说,他有统帅的气度和胸襟。

他真的不算是聪明的,资质只能算是平平。但我认识他一来,眼见着他一步一步地努力,严格地要求自己,在所有的小事上。

开始的时候,吃饭买单,送人上车这种事,我只觉得他虚伪。可人家几十次都反复执行这个标准,最后剩下的只有敬佩。

现在我不能说潘有很高的成就,但是他未来的光彩夺目,是可以预见的。

我不是一个精英主义的信奉者。虽然不谦虚地说,我自己不能算是非常笨的人。但是我从来不迷信什么名校啊,成绩单啊,或者IQ指数啊。

我相信10000小时天才理论,我相信凡事都靠自己的努力。

潘是最好的例子。不要说可以反复练习的一些技能,例如英语,IT技术等等。就连“幽默感”“人际关系维护”“战略决策”这类软 * ,一样是可以通过反复的练习和总结来提高的。

豆瓣上比较多的是文艺青年们,兴趣爱好广泛,言辞犀利,每个观点都能跳出来说个一二三四的。说实在话,我也是这种人,从小自持有些小聪明,从来都不肯好好地下死功夫。

但是,人的时间是有限的,一个人的时间花在哪里是看得到的。昨天看《营销战》,以历史上的战争来影射现在的商战。实际上,战争中有一条基本的原则,就是“兵力的数量优势”。但是很多人会迷恋于“以少数挑战多数而成功”的案例。实际上,很多人也迷信,“以非常少的时间精力投入,来达到非常好的水准”。

这些都不是王道。

潘是我的一面镜子,我从他身上,看到非常非常多的我自己的缺点。

这也是我写这篇日记的目的。

某种程度而言,也可以这么说。实际上,幼时太过聪明的人,年长时发展都未必好。因为你太依赖一种优势,样样都称心如意,哪还有闲工夫去发展其它的优点。

倒是天资比较差的人,饭一口口吃,路一步步走。发展出一点长项,内心仍然不安,还是继续努力,优势越来越多。

人生,是长跑,而不是短跑。

0
投稿

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友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

  • 雄鹰和命运有个约定:做自己的神。于是展翅而飞、搏击于茫茫空宇,感受天的辽远无际。骐骥和命运有个约定:做自己的神。于是腾空而跃、驰骋于悠悠旷野
  • 文/蔡洪平我的奋斗史中国从1978年到现在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下年轻人的父辈都经历过这个文化兴盛的时期,这是一个容幸的经历。我早年插队、
  • 文/王族    鹰生产时至少是双胞胎,多的可达三四胞胎。母鹰产卵后,耐心地把它们孵化成小鹰,细心地照顾它们。但过不了多久
  •      如果今天不走快一点,那么明天就要用跑的了,后天也许就看不清前进的方向了。谁去管梦想会不会实现呢,向前
  • 文/琴台一个15岁的男孩,为了逼迫父母出钱赞助自己学习音乐当歌星,于是割腕 * 、离家出走,最后,流落到收容站,彻底中断了学业。还有一个是45
  • 文/何国威每次经过学校附近的药店,我总会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修鞋人。他双腿截肢,两个空空的库管在风中随意地飘荡。据附近的人说,那是他早年在工地
  • 《植一株小草于心间》下班回家的时候,我无意间看到了墙头的草。我就惊叹于它的自强和坚韧。于草来说,这应该是最恶劣的环境了吧。砖头墙的中间,上不
  • 据说,香港海洋公园里,有一条大鲸鱼,虽然重达八千六百公斤,却不但能跃出水面6.6米,还能向游客表演各种杂技。面对这条创造奇迹的鲸鱼,有人向训
  • 文/车延斌     如果将人看作一棵树,学习力就是树的根,也就是人的生命之根。我们评价一个人在本质上是否具有竞
  • 文/董洁林未来三十年,对于读大学的你们可能比永远还要远;过去三十年,对于年近半百的我们则化作了几张照片和点点闪烁的记忆。2008年是我们77
  • (一)强大偏见才是思想?    我的朋友,华南师大教授,才华横溢、青年才俊的刘良华博士曾有一句名言:一个有着强大偏见的人
  • 《静下来,想一想,再出发》文/杨禹元旦三天假,可欢腾,亦可小憩。国家有继往开来,人生有起承转合,岁月静中最好,味道念里最醇。静下来,想一想。
  • 文/杜牛牛【编者按】不论你是70还是80甚至90,你要知道,梦想和你所在的年代无关。不论你的梦想有多么伟大,多么渺小,只要有梦想,我们就能靠
  •      金宝启,42岁,在德国获MBA学位,在美国生活了3年。1996年回国后,在英国多米诺喷码公司任中国北
  • 文/冰川天女每个人都有一个梦想,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梦想,都说梦想和现实相距太远,似乎梦想就是遥不可及,就是雾里看花水中捞月,面对残酷的现实
  • 成功的人生是做好三件事:读通一本书,学好一门手艺,建立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这是美国一位社会学家说的,我15岁时读到的。随着年龄的增长,阅
  • 文/张燕峰仿佛时间永远定格在2005年7月6日。那一天,暗无天日。他遭遇了一个男人一生中最为惨烈的“滑铁卢”:公司破产,夫妻反目,爱子离散。
  • 相信你自己的思想,相信你内心深处所确认的东西众人也会承认——这就是天才。尽管摩西、柏拉图、弥尔顿的语言平易无奇,但他们之成为伟人,其最杰出的
  •      不知道为什么,开始讨厌起别人说我性格温和,这像是一个符号标记在我的身上,仿佛代表着碌碌无为。My m
  • 拖延有两种,一种只是逃避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比如此刻你本来要去写报告,但是朋友叫你出去玩,于是你理所当然的把它拖延到了明天。这种拖延是显性的,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励志名言 单词乎 danci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