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仅仅是钱的问题吗?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0-08-09 16:42:03
文/子易
我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害怕别人找我借钱的。不管多少,不管我有没有,我心里都比较抵触这种被人借钱的感觉。这种感觉是排除道德情义之外的东西,后来我看了网上一个小短片《借钱》,内省了一番,发现借钱不但但是钱的问题,还有人的问题。
借钱的故事
这是网上的一个小短片,主要说一个借钱的故事。一家企业的老总老叶不管是生意上还是生活上都有很多所谓的朋友。俗话说,人多好办事,朋友多当然是好事情。老叶对自己的朋友很信任,也很照顾。而这些朋友对老叶都是笑脸相迎,嘘寒问暖。这让老叶觉得生活还是很不错的,人生还是很不错的,朋友也是很不错的。直到有一天,他的一个忠心的秘书给老叶签一份包工程的文件,说了一句忠言逆耳的话。“叶总,您看这么大的工程是不是再考虑一下交给其他信得过的人!我觉得你身边这些朋友,都是冲着你的钱来的。”老叶一听秘书的话,脸色就变了。老叶是个精明的商人,他心里也清楚的,只是不太愿意相信,既然有人给自己提出了来了,就想知道真实。于是秘书给老叶出了一个主意——落魄借钱。
老叶放出消息,说自己 * 输了很多钱,公司都快开不下去了。于是去找自己那些平日里称兄道弟的朋友借钱,他一家家的拜访,一个个电话的借钱,甚至去找那些欠他钱的人要债,但结果都是一样,一分钱都没借到。结果,员工要辞职,情人要分手,朋友都躲避。他只好回家,没想到自己的母亲却将多年的积蓄给了他。他很感动,也很感慨。借一次钱,又重新认识了人。
你是不是遇到借不到钱的情况呢?你是否有过用借钱去认识别人呢?借钱,借的是钱的问题,还是人的问题呢?
金钱的心理学意义
中国有几句古话叫“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亲兄弟明算账”、“好借好还,再借不难”。说得明白直接,却也包含了一些原则。金钱,从经济学上讲它是有价值的,是等价交换物,可以用它买到你想要的。从社会学上讲,金钱代表着财富,代表着一定的社会地位。不过这些都不是这“借钱”的真正意义上的解释,因为金钱有着自身的心理学意义。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金钱,发现金钱不仅能够引起人们正面的(自由、爱、安全等等)的情感,同时也能够引起负面的(不信任、失败、不充分感等等)情感。因此,对于人们来说,金钱的心理社会意义要远远超出其现实的经济意义。
“君子爱财”这表明了人都是对金钱有所追求的,而人们追求金钱的目的在哪里呢?就在于人与金钱关系有着密切的心理因素——购买力、安全感、爱和自由。不过,令人遗憾的是人们会因为金钱而产生一些如虚伪、表里不一以及说谎等各方面的表现,所以不难理解在借钱的时候,说谎了。而且,人对金钱的态度与情感之间也有着重要关系。与生活的其他方面相比,金钱的重要性仅次于爱和工作。所以,人与人交往过程中,会把自己与他人在金钱方面算的很开,有着“亲兄弟明算账”的习惯。人们往往一旦联想金钱就会产生情绪,这些情绪先后为焦虑、沮丧、生气、无助、幸福、嫉妒等。
心理学上有一项关于人对金钱态度的研究,发现人们在心理上对金钱的看法有五个关键的因素:
1、权利与声望,以金钱来影响他人,视金钱为衡量成功的工具;
2、节省时间,对未来经济状况做完善的规划;
3、信赖度,对有关金钱的事物保持着怀疑和不信任的态度;
4、品质,相信金钱可以换取比较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5、焦虑,金钱既是焦虑的来源,也是避免焦虑的方法。
所以,总得来说人们对于自己的钱看得还是比较重要的。这样不难理解“好借好还,再借不难”的含义,我借给你是看在情面上,你要有钱了就赶快还给我,因为我害怕焦虑,内心需要安全感。
关于借钱的态度
首先看看《借钱》故事里的老叶,他的假落魄让他们生命中那些与其有关系的人退而远之,借钱不仅是面子上的事情也是心理上的事。老叶跟很多人一样,一开始不会找父母,因为觉得自己这么朋友总有人帮助的。于是厚着脸皮一个一个地找,结果是一次又一次的碰壁,内心一次又一次不是滋味,感慨世情冷暖。抛开道德层面上的不说,老叶其实不太了解金钱对人心理的影响。金钱给人的重要感觉就是安全感,因为它能满足人很多心理需求。他面临破产的危险,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我借你钱,还能还上吗?他的处境给人一种不安全感,自然肯借钱的人会非常少。另外,很多人都把钱看得很重要,因为或多或少自己在某个阶段遭遇缺钱的焦虑而留下了心理阴影。再说,现在社会诚信缺失,人人自危,彼此之间失去了信任。老叶借不到钱,从这方面来说概率已经很大了。因为借钱这个事,让老叶看清很多东西,同时也失去了一些东西。那么,我们在生活如何以一种正确的心态对待借钱这种事情呢?
很多人因为借钱没有借到而让自己产生了很多怀疑,内心也产生了一系列的苦恼。我跟他关系还行,为什么他不借给我?是不是把我当朋友?是不是不相信我?然后,借不到了,自己觉得这个人不怎样,我不会再跟他联系了。你是不是有这样的心理变化呢?
借钱,这事吧我们还需要理智地去对待,不管是借的人还是给的人。你借不到,自己不舒服;你借到了,别人不舒服。那么怎么做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借你是情分,不借是本分”。如果有人借钱给你,要懂得感恩,因为别人不欠你什么,所以一有钱马上还上。做到让别人信任你。如果别人不借你,也不要感慨人心世态什么的,那是别人的本分,或许他也有不便。
其次,如果别人找你借钱,你需要量力而行,依据实际情况和自己内心。有余钱,而且愿意借,那就借。若有余钱,心里不愿意,那就不借。千万不要被现实的道德所束缚住,切莫打肿脸充胖子,搞得自己跟别人都不好受。
再者,金钱不管从现实意义还是心理学意义上都对人影响不小。借还之间应该彼此说明白,做到言而有信。
最后,想提醒各位的是,金钱与人的情绪、情感有着密切的联系。借钱对双方的情绪、情感影响比较大。所以不要试图利用借钱这样的方式去测试或试探你身边的人,那样你痛苦的机率是非常大的。
君子之交淡如水,千万莫要因为钱的关系而失去其他东西,或许别人借不了你钱,却在别的地方帮助你。你要知道,毕竟这是个崇尚物质的社会。


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友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
- 1、擦去玻璃上的污迹或为同事打来一壶热水,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是你要养成并不断强化的良好习惯。对于你的工作而言,这是一笔平稳可信的资本。2、面
- 文/十二从西班牙与法国交界的比利牛斯山山区为起点,到圣地亚哥的德孔波斯特拉大教堂为终点,有一条绵延800公里的小路,跨越无数边界小镇、荒芜田
- 阿美利达大叔独自在街区的一个角落经营着一个小小的杂货店,依靠小本经营,赚取微薄的利润维持生活。这天的午休时间,一个叫罗伊的小伙子来到杂货店,
-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内心方正,有些人内心圆滑,有些人对外方正,有些人对外圆滑。从这个角度考察,人物呈现四种形态:内方外方,内方外圆,内圆外圆,
- 前两天和几个朋友一起吃饭。聊天时我说:“有个18岁的女生跟我说,她找了个35岁的男朋友。我想不通她怎么找了个比她
- 要想在办公室里出人投地,赢得上司的青睐和同事间的和睦,可以有好几种方法:奉承他人,赞成他人的意见,帮助他人做事等等,其中奉承是最有效的。奉承
- 文/滕佳上大学的时候我渐渐发现与人交际非常累,我发现会倾听的人很少,自我中心的人很多,常常一两个小时之后就想回到宿舍。我喜欢一个人去上课,吃
- “人多力量大”这句民谚帮助我改变与别人工作和联系的相处方式。这是一个始终保持着“如果你要准确的完成某件事情,你必须要靠自己”这样的生活态度的
- 1、庸人败于惰,能人败于傲世上两种人必定惨败,一种是懒惰之人,另一种是骄傲之人。前者什么事都想在“明日”再做,结果总是一事无成;后者瞧不起天
- 1、一位印度老人对孙子说,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有两只狼,他们残酷地互相搏杀。一只狼代表愤怒、嫉妒、骄傲、害怕和耻辱;另一只代表温柔、善良、感恩、
- 如果你能保有最新版本的人际关系图,就不难得知在眼前这一刻该如何以自己为主角,来善用你的人际关系资源。1、认清人生的意义以及毕生所全力以赴的目
- 文/菊韵香 这是个真实得令人心痛的恐怖故事。故事的发生地,是被称为“地球上最危险的国家”的索马里,那儿
- 学会宽容——宽容是一种高尚的品质,一个懂得宽容的人会营造出一片祥和友善的天空,他同样会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推崇。宽容别人,也是在宽容自己,你不再
- 一、只有小聪明,绝对无法超人一等大小聪明,皆可谓聪明,真假聪明,也皆可谓聪明,但用之不同,结果会天壤之别。有些人以为聪明绝顶,没有任何对手,
- 文/没头脑也很高兴人和人相处就像跳探戈在生活里我们会发现这么一件事情,有时我们的朋友或爱人莫名其妙的就不理睬我们了,或者在我们说了某句话后,
- 1、不要用太刻薄的语言说你的朋友。朋友就是朋友,不要以为那是你的宠物或者你是人家的父母。太刻薄的语言只会伤了和气,没几个人会当那是忠言逆耳。
- 想让别人欠个人情给你,就要学会吃亏。你吃别人的亏越多,别人欠你的人情就越多,别人欠你的人情越多,就总得卖卖乖,否则就太不通人情!要吃亏,但不
- 看了《最牛北京婆婆写给儿媳妇的信》很有感触,以下是我心血来潮写的……亲爱的婆婆:您好!非常高兴收到您的来信,并就今后婚姻生活等若干问题提出要
- 人生在世,既短暂又坎坷、既荣幸又无奈、既富裕又贫穷、既辉煌又落魄、既坚强又脆弱、既开心又难过、既快乐又失落、既亮丽又黯然、既善良又狠心、既热
- 文/周礼有人说,人什么都可以吃,但就是不能吃亏,因为吃亏对自己是一种损失。而事实上,吃亏并非完全不利己,相反,有时它能成为你成功的助推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