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闻其下有隐士,漠漠孤烟起松崦
出自宋代陆游《访隐者不遇》:
秋高山色青如染,寒雨霏微时数点。
兰亭在眼久不到,每对湖山辄怀歉。
雅闻其下有隐士,漠漠孤烟起松崦。
独携拄杖行造之,枳篱数曲柴门掩。
笛声尚斤人已遯,日啜薄糜终不贬。
何如小住共一尊,山藜野芋分猿嗛。
注释参考
隐士
隐士 (yǐnshì) 隐居不做官的人 hermit;recluse 魏有隐士。——《史记·魏公子列传》漠漠
漠漠 (mòmò) 寂静无声 quiet 漠漠门长掩 密布;布满 dense 云漠漠,风瑟瑟 迷蒙 dim;foggy;misty 天漠漠 雨漠漠 秋天漠漠向昏黑。——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雁荡经行云漠漠。——宋· 沈括《梦溪笔谈》 广阔 vast 荒原漠漠 冷淡,不关心 indifferent 何乃视之漠漠 茂盛、浓郁 flourishing 漠漠芳馨孤烟
远处独起的炊烟。 唐 陈子昂 《金门饯东平序》:“残霞将落日交暉,远树与孤烟共色。” 唐 王维 《使至塞上》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宋 柳永 《诉衷情近》词:“遥想断桥幽径,隐隐渔村,向晚孤烟起。”
陆游名句,访隐者不遇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