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边对坐无言语,尽日时闻下子声
出自唐代王建《看棋》:
彼此抽先局势平,傍人道死的还生。
两边对坐无言语,尽日时闻下子声。
注释参考
两边
两边 (liǎngbiān) 两方面 both sides; either side 两边讨好 两方向 both directions; either direction 人群向两边散开言语
言语 (yányǔ) 说出来的话;说出来的一个词 spoken language;speech 言语 (yányu) 〈方〉∶招呼;回答;开口 speak out 回答呀,别不言语 言语 (yányu) 说话 speech;answer;speak;talk 与人罕言语。——明· 魏禧《大铁椎传》 市人之言语。——唐· 杜牧《阿房宫赋》日时
(1).日期与时辰。《后汉书·方术传上·樊英》:“尝有暴风从西方起, 英 谓学者曰:‘ 成都 市火甚盛。’因含水西向漱之,乃令记其日时。客后有从 蜀 都来,云‘是日大火,有黑云卒从东起,须臾大雨,火遂得灭。’”
(2).泛指日子,时间。 南朝 宋 鲍照 《代贫贱愁苦行》:“贫年忘日时,黯颜就人惜。”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养气》:“至如 仲壬 置砚以综述, 叔通 怀笔以专业,既暄之以岁序,又煎之以日时。”
(3).犹及时,适时。《庄子·外物》:“春雨日时,草木怒生。” 成玄英 疏:“青春时节,时雨之日,凡百草木,萌动而生。”
(4).犹时常,时时。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三》:“ 叔文 日时至此商量公事,若不得此院职事,即无因而至矣。”
子声
(1).即半律,也称半声。古乐十二律中相邻两音间的音程。《通典·乐三》:“ 鳧氏 为鐘,以律计自倍半。半者,准半正声之半,以为十二子律,制为十二子声。比正声为倍,则以正声於子声为倍,以正声比子声,则子声为半……以黄钟之管正声九寸为均,子声则四寸半。”
(2).做声。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牙儿抵着不敢子声,侧着耳朵儿窻外听,千古清风指下生。”参见“ 则声 ”。
王建名句,看棋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