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见使君论世旧,扫门重得向曹家
出自唐代罗隐《送魏校书兼呈曹使君》:
乱离无计驻生涯,又事东游惜岁华。
村店酒旗沽竹叶,野桥梅雨泊芦花。
雠书发迹官虽屈,负米安亲路不赊。
应见使君论世旧,扫门重得向曹家。
注释参考
使君
使君 (shǐjūn) 汉代称呼太守刺史,汉以后用做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honorific fitle of civil governor of a province in ancient China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乐府诗集·陌上桑》论世
《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后以“论世”指研究时世。 汉 东方朔 《七谏·谬谏》:“不论世而高举兮,恐操行之不调。” 元 柳贯 《故相东平忠献王挽歌词》:“记功宜显显,论世匪区区。” 鲁迅 《<且介亭杂文>序言》:“倘要知人论世,是非看编年的文集不可。”
扫门
(1). 汉 魏勃 少时欲求见 齐 相 曹参 ,贫无以自通,乃常早起为 齐 相舍人扫门。 齐 相舍人怪而为之引见。见《史记·齐悼惠王世家》。后以“扫门”为求谒权贵的典故。 唐 钱起 《送杨錥归隐》诗:“悔作扫门事,还吟招隐诗。” 宋 无名氏 《释常谈·扫门》:“凡欲求事,先施功力,谓之扫门。”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荐主同咨》:“次年 楚王 妖书诸事起, 沉 遂为公议所弃……旋以扫门入幕,受指目矣。” 清 袁枚 《枚方以诗呈中丞而中丞适以诗至病中如数奉答即以留别》之四:“扫门 魏勃 从今远,识曲 钟期 自古稀。”
(2).洒扫门庭。表示迎宾诚意。《玉娇梨》第十八回:“ 苏友白 道:‘晚生在此,也无甚事,老先生行后,也就要动身了,大都违颜半月,即当至贵村叩謁矣。’ 白公 道:‘至期当扫门拱候。’”
罗隐名句,送魏校书兼呈曹使君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 本犀——— 陈著〔宋代〕
- 观禽鸟哺雏有感赋诗三首示诸子侄——— 何梦桂〔宋代〕
- 夜归——— 释文珦〔宋代〕
- 翠凉——— 胡仲弓〔宋代〕
- 次韵严文炳暂别归吴门——— 陈造〔宋代〕
- 长沙九日登东楼观舞——— 李群玉〔唐代〕
- 郊庙歌辞。祀圜丘乐章。寿和——— 佚名〔唐代〕
- 瑞鹧鸪(二之一·南吕调)——— 柳永〔宋代〕
- 谢养源惠茶兼陪士特清啜——— 李处权〔宋代〕
- 春光好(寒食将过淮作)——— 葛立方〔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