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禄不和次且叹
出自宋代陈造《次韵徐监岳四首》:
文字挽回正始音,如君岂合安家林。
干禄不和次且叹。
读书方竞分寸阴。
斯人与室幸孔迩,有底寻丈能汲深。
两诗竟得摩老眼,慰我饥渴他年心。
注释参考
干禄
南北朝 时勋贵、官吏对被役使的“干”收取免役绢作为一种额外俸给,称“干禄”。《北史·恩幸传·齐诸宦者》:“犹以 波斯 狗为仪同、郡君,分其干禄。”《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七年》:“旧苍头 刘桃枝 等皆开府封王,其餘宦官、 胡 儿、歌舞人、见鬼人、官奴婢等滥得富贵者,殆将万数……乃至狗、马及鹰亦有仪同、郡君之号,有鬭鷄,号开府,皆食其干禄。” 胡三省 注:“干出所部之人,一干输绢十八匹,干身放之。”
(1).求福。《诗·大雅·旱麓》:“岂弟君子,干禄岂弟。”
(2).求禄位;求仕进。《论语·为政》:“ 子张 学干禄。” 汉 王充 《论衡·自纪》:“不鬻智以干禄,不辞爵以吊名。”《梁书·明山宾传》:“兄 仲璋 婴痼疾,家道屡空, 山宾 乃行干禄。”《金史·隐逸传序》:“后世干禄者多,其先人尚人之志与叹老嗟卑之心,能去是者鲜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书痴》:“非为干禄,实信书中真有金粟。”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虽兜牟深隐其面,威武若不可陵,而干禄之色,固灼然观于外矣!”
不和
不和 (bùhé) 意见分歧 difference 这两人之间从未有任何不和 discord dissension;be on bad terms 不一致、不团结,缺乏和谐和一致的意见 制造不和 以争吵,摩擦和对立为特色的持久的不一致 由这种局势而引起的争论是激烈的,不和看来要表面化次且
犹豫不进貌。《易·夬》:“臀无肤,其行次且。” 孔颖达 疏:“次且,行不前进也。” 唐 柳宗元 《宥蝮蛇文》:“其颈蹙恧,其腹次且。” 清 方苞 《答申谦居书》:“闻僕避客,次且而不进。”
陈造名句,次韵徐监岳四首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 嘲四相(宣宗时曹确、杨收、徐商、路岩同秉政)——— 佚名〔唐代〕
- 秘阁修撰雷文卿挽章二首——— 曹彦约〔宋代〕
- 题东玉师府所藏潇湘图——— 戴表元〔宋代〕
- 水调歌头(十之五)——— 夏元鼎〔宋代〕
- 次韵子瞻题郭熙平远二绝——— 苏辙〔宋代〕
- 云根石——— 施枢〔宋代〕
- 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宴应制——— 刘宪〔唐代〕
- 阙题——— 杜甫〔唐代〕
- 项羽——— 张耒〔宋代〕
- 送茶与陈霆用贾阁老韵——— 胡寅〔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