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送人入金华(一作赠别东阳客)

明月双溪水,清风八咏楼。
昔年为客处,今日送君游。

注释

全唐诗:卷263_8

送人入金华(一作赠别东阳客)问答

问:《送人入金华(一作赠别东阳客)》的作者是谁?
答:送人入金华(一作赠别东阳客)的作者是严维
问:送人入金华(一作赠别东阳客)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送人入金华(一作赠别东阳客)是唐代的作品
问:明月双溪水,清风八咏楼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明月双溪水,清风八咏楼 出自 唐代严维的《送人入金华(一作赠别东阳客)》
问:明月双溪水,清风八咏楼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明月双溪水,清风八咏楼 的下一句是 昔年为客处,今日送君游。
问:出自严维的名句有哪些?
答:严维名句大全

0
纠错
猜你喜欢
  • 闻虏人败于柘皋作口号十首
    正阳门下草还生,宫殿无人也自春。上皇昔日登临地,愁杀当时老大臣。
  • 登桂林宜楼和李帅柱间韵
    谁言南服远王畿,面面青山总是诗。桂后梅前正清淑,倚楼但觉九秋宜。
  • 鹊桥仙 赠可行弟
    花香满院,花阴满地。夜静月明风细。南坡一室小如舟,都敛尽、山林清致。竹帘半卷,柴门不闭。好个暮春天气。长安多少晓鸡声,管不到
  • 书祖显墨梅枕屏
    我曾醉臣勇菴床,酒渴依然梦吸江。晚角吹回灯尚在,眼花错认月横窗。
  • 谒四陵下宫
    四陵烟柏蔽团晖,晓束朝绅拜庙闱。台下俗无西向谢,寝中人护月游衣。垂髯上汉龙难见,耘野连天鸟自飞。酹毕驱车循故道,经时回望怅依依。
  • 即事
    朝随粥鱼作,夕与栖鸟眠。中间复何事,野饭炊山田。摩腹步修庑,披襟坐南轩。薰炉郁佳气,茶鼎浮轻烟。閒开竹窗帙,静憩蒲团禅。庶几永白日,亦用销残年。
  • 古代文论选段
    标签:哲理
      《毛诗序》选段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典论·论文》选段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讬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诗品序》选段  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嘉会寄诗以亲,离群讬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故曰:“诗可以群,可以怨。”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  《与元九书》 选段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题画》画竹题记一则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  《人间词话》三则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 菩萨蛮
    春风未放花心吐,尊前不拟分明语。酒色上来迟,绿须红杏枝。今朝眉黛浅,暗恨归时远。前夜月当楼,相逢南陌头。
  • 倅教授判官皆为东湖有赋次韵
    逶迤三径带重肖,心眼经营念厥初。问俗只须无事治,僝工适际有年书。雪融趁急栽花柳,春到随宜辦果蔬。最喜城隅便来往,不嫌左走费台舆。
  • 奉答圣俞岁日书事
    积雪照清晨,东风冷著人。年光向老速,物意逐时新。贳酒闲邀客,披裘共探春。犹能自勉强,顾我莫辞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