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刘叔拟招山
百年为客老,一念爱乡心。
草路青原泪,烟波白路心。
班超归未得,愁见旧家林。
赠刘叔拟招山问答
问:《赠刘叔拟招山》的作者是谁?
答:赠刘叔拟招山的作者是刘过
问:赠刘叔拟招山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赠刘叔拟招山是宋代的作品
问:不醉何劳饮,无诗底用吟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不醉何劳饮,无诗底用吟 出自 宋代刘过的《赠刘叔拟招山》
问:不醉何劳饮,无诗底用吟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不醉何劳饮,无诗底用吟 的下一句是 百年为客老,一念爱乡心。
问:出自刘过的名句有哪些?
答:刘过名句大全
- 戊子除夕追和陈简斋除夜一首世事年来已饱更,百年今夕两分平。窗间蜡炬偎人暖,瓶里梅花照眼明。瓦屋三间聊足喜,鬓霜千丈总堪惊。明朝同上西山望,应有江湖春水生。
- 颂古三首倒握毒蛇横古路,背骑猛虎舞三台。收来放去无多子,铁眼铜眼被活埋。
- 知果寺参寥泉破屋伶俜断碣横,剥苔仿佛见题名。自从人去西湖后,一掬寒泉便不清。
- 唐多令·苕溪有牧之之感标签:写人末转清商,溪声共夕凉。缓传杯、催唤红妆。慢绾乌云新浴罢,裙拂地、水沉香。歌短旧情长,重来惊鬓霜。怅绿阴、青子成双。说著前欢佯不睬,飏莲子、打鸳鸯。
- 必大弟赴新城簿乃翁换官班,几郁青云志。晚以身徇国,而得禄及嗣。妙年当朊仕,应识珍重此。簿领职任轻,正合亲文史。东安吾旧游,山水清且美。编户虽不稠,而亦有文士。择友如择木,所贵高於已。游观固有时,要在不逾礼。饮爵不过三,马向垣涂履。幕府傥留连,谨仰如处子。切勿事轩昂,攻者蠭蝟起。我已惯尝此,说病乃真意。第守谦谦心,由天工处置。命透如春回,不压重石底。尔祖积善在,造物报必侈。以我苦涩词,普告兄与弟。莫怪欠夸谀,食橄有回味。谓余言不信,识者试质以。
- 端午贴子词皇帝阁六首碧琳宫殿昼翻书,时见龙鸾落宝跗。一念清非能却暑,不须更展北风图。
- 忆秦娥(三之三)著春衫、玉鞭鞭马南城南。南城南。柔条芳草,留驻金衔。粉娥采叶供新蚕。蚕饥略许携纤纤。携纤纤。湔裙淇上,更待初三。
- 游城南十六首楸树青幢紫盖立童童,细雨浮烟作彩笼。不得画师来貌取,定知难见一生中。
- 论贵粟疏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亡捐瘠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加以亡天灾数年之水旱,而畜积未及者,何也?地有遗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也,游食之民未尽归农也。 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备水旱, 故民可得而有也。 民者,在上所以牧之,趋利如水走下,四方无择也。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然而众贵之者,以上用之故也。其为物轻微易藏,在于把握,可以周海内而无饥寒之患。此令臣轻背其主,而民易去其乡,盗贼有所劝,亡逃者得轻资也。粟米布帛生于地,长于时,聚于力,非可一日成也。数石之重,中人弗胜,不为奸邪所利;一日弗得而饥寒至。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署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无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半贾而卖,无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而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无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千里游遨,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缟。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而欲国富法立,不可得也。 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如此,富人有爵,农民有钱,粟有所渫。夫能入粟以受爵,皆有余者也。取于有余,以供上用,则贫民之赋可损,所谓损有余、补不足,令出而民利者也。顺于民心,所补者三: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今令民有车骑马一匹者,复卒三人。车骑者,天下武备也,故为复卒。神农之教曰:“有石城十仞,汤池百步,带甲百万,而无粟,弗能守也。”以是观之,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务。令民入粟受爵,至五大夫以上,乃复一人耳,此其与骑马之功相去远矣。爵者,上之所擅,出于口而无穷;粟者,民之所种,生于地而不乏。夫得高爵也免罪,人之所甚欲也。使天下人入粟于边,以受爵免罪,不过三岁,塞下之粟必多矣。 陛下幸使天下入粟塞下以拜爵,甚大惠也。窃窃恐塞卒之食不足用大渫天下粟。边食足以支五岁,可令入粟郡县矣;足支一岁以上,可时赦,勿收农民租。如此,德泽加于万民,民俞勤农。时有军役,若遭水旱,民不困乏,天下安宁;岁孰且美,则民大富乐矣。
- 即席呈太傅相公凤池三入冠台躔,致了升平一品闲。白傅歌诗傅海外,晋公桃李满人间。上都云远经时别,故国春浓几度还。太史占天应有奏,寿星光彩近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