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封书中叙去岁七夕之乐因寄
茅屋只馀灯伴我,酒炉应有月寻君。
愁将从事青州去,风共禅师白足分。
料想紫梅溪上客,也应回首一看云。
伯封书中叙去岁七夕之乐因寄问答
问:《伯封书中叙去岁七夕之乐因寄》的作者是谁?
答:伯封书中叙去岁七夕之乐因寄的作者是李洪
问:伯封书中叙去岁七夕之乐因寄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伯封书中叙去岁七夕之乐因寄是宋代的作品
问:去年此夜对芳樽,今日栖栖叹失群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去年此夜对芳樽,今日栖栖叹失群 出自 宋代李洪的《伯封书中叙去岁七夕之乐因寄》
问:去年此夜对芳樽,今日栖栖叹失群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去年此夜对芳樽,今日栖栖叹失群 的下一句是 茅屋只馀灯伴我,酒炉应有月寻君。
问:出自李洪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洪名句大全
- 和吴叔永见寄韵眼空凡马绝全牛,肯念江萍万里浮。一倡朱弦补骚雅,片言华衮续春秋。礼罗自昔须温造,文馆而今欠薛收。要任丘墟百年责,慎毋樽俎上南楼。
- 天寒留滞山中即事逾月留穷源,不觉岁云暮。绪景寝凄凉,生阴方固沍。芳丛菊殚残,丹枫叶飞舞。蒙茸丰草萎,剥落乔木古。兹来遂幽寻,所恨乏胜侣。释友间往还,农父相乐汝。索句课唐吟,繙经勘佛语。肃肃繁霜零,辉辉寒月吐。夜气消檠灯,凛威薄衣絮。榾柮煨炉红,输囷拥衾素。嘘呵冷欲冰,拳挛宿如露。老瓦补茅柴,破釜煮栗芋。烹鲜远莫致,撷蔬美可茹。氓廛绝纷嚣,僧席割清苦。颓然抚孤踪,乐哉忘万虑。亡何归兴动,适为物怪忤。举手谢白云,扁舟鸣去櫓。
- 赵君年十六作雨诗极奇验可畏说之辄次韵和之天地绵绵寄一水,上有浮羽下累块。时时出溢不自持,或蒙或渚物有底。人间妄见得雨名,穴居那解知其际。既久天地如卵毈,漏下涌上潜相继。日鸡月蟾喜潴污,力歛光明悭不费。兹复何时霖未休,万牛高木同茅刈。朽屋欹倾嗟莫支,好逐苴浮连一穗。何处红药媚芳妍,但见土花争点翠。被湿出门意憀栗,刺舟庭下却车骑。茫然谁与散此愁,文定诸孙森葆翳。青青稚齿口鼻哽,滂沱苦语天工弃。赵生十四识嵇康,谅知前言非我戏。
- 鹧鸪天忆得当年全盛时。人情物态自熙熙。家家帘幕人归晚,处处楼台月上迟。花市里,使人迷。州东无暇看州西。都人只到收灯夜,已向樽前约上池。
- 自锡山归舟中三首墙上夭桃竹顶齐,矮桥横水屋横陂。主翁受用三竿日,门外催租总不知。
- 子□林粹饷予双鸡空谷跫然闻足音,殷勤通守致家禽。阴晴不爽司晨□,□暮全无起舞心。梦短那堪眠警枕,胫长稍已怯□衾。可怜一念尤迂阔,朗诵西山夜气箴。
- 追和晦庵先生十梅韵好花不必大,骨瘦花自小。一点春有余,万古香不了。
- 杨柳枝词九首·其四金谷园中莺乱飞,铜驼陌上好风吹。城东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
- 越中问海客风雨沧洲暮,一帆今始归。自云发南海,万里速如飞。初谓落何处,永将无所依。冥茫渐西见,山色越中微。谁念去时远,人经此路稀。泊舟悲且泣,使我亦沾衣。浮海焉用说,忆乡难久违。纵为鲁连子,山路有柴扉。
- 舟中柁边潮水落还生,篷底寒灯灭复明。约束长年牢系缆,报人风雨有鼍鸣。
- 神女殁幽境,汤池流大川——— 李白安州应城玉女汤作
- 人能百岁自古稀,松得千年未为老——— 王安石酬王督贤良松泉二诗其一松
- 盍尝视吾宝兮,兹有重於岑鼎——— 黄庭坚予欲金玉汝赠黄从善
- 衲僧拄杖子,漫漫黑似烟——— 释如净偈颂十八首
- 我行背城阙,驱马独悠悠——— 卢照邻晚渡渭桥寄示京邑游好
- 龙门争骛货趋肆,求货安知于此市——— 晁补之送李端叔从定州先生辟
- 九窍内,十分颠倒,显现真功——— 马钰满庭芳 赠长安徐先生
- 复见林上月,娟娟犹未沉——— 张九龄晨出郡舍林下
- 阃寄当今第一难,三年裘带笑谈閒——— 陈著送沿江制使姚橘州尚书自金陵赴召三首
- 志图良已久,鬓发空苍然——— 刘长卿夜宴洛阳程九主簿宅送杨三山人往天台寻智者禅师隐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