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问花门酒家翁
道傍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翻译和注释
译文
老人七十了还在卖酒,无数个酒壶和酒瓮摆放在在花门楼口。
路旁的榆荚好似那成串的铜钱,我摘下来用它买您的美酒,您肯不肯呀?
注释
沽:买或卖。首句的“沽”是卖的意思,末句的“沽”是买的意思。
花门:即花门楼,凉州(今甘肃武威)馆舍名。花门口:指花门楼口。
榆荚:榆树的果实。春天榆树枝条间生榆荚,形状似钱而小,色白成串,俗称榆钱。
戏问花门酒家翁问答
问:《戏问花门酒家翁》的作者是谁?
答:戏问花门酒家翁的作者是岑参
问:戏问花门酒家翁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戏问花门酒家翁是唐代的作品
问:戏问花门酒家翁是什么体裁?
答:七古
问: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 出自 唐代岑参的《戏问花门酒家翁》
问: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 的下一句是 道傍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问:出自岑参的名句有哪些?
答:岑参名句大全
戏问花门酒家翁赏析
这是一首别具一格的生活抒情小诗。公元751年(唐玄宗天宝十载)旧历三月,安西节度使高仙芝调任河西节度使。在安西(今新疆库车)节度幕府盘桓了近两年之久的岑参,和其他幕僚一道跟随高仙芝来到春光初临的凉州城中。在经历了漫漫瀚海的辛苦旅程之后,诗人蓦然领略了道旁榆钱初绽的春色和亲见老人安然沽酒待客的诱人场面,他就在酒店小驻片刻,让醉人的酒香驱散旅途的疲劳,并欣赏这动人的春光。
诗的开头两句纯用白描手法,从花门楼前酒店落笔,如实写出老翁待客、美酒飘香的情景,堪称是盛唐时代千里河西的一幅生动感人的风俗画,字里行间烘托出边塞安定、闾阎不惊的时代气氛,为下文点明“戏问”的诗题作了铺垫。三四两句诗人不是索然寡味地实写付钱沽酒的过程,而是在偶见春色的刹那之间,立即从榆荚形似钱币的外在特征上抓住了动人的诗意,用轻松、诙谐的语调戏问了那位当罏沽酒的七旬老翁:“老人家,摘下一串白灿灿的榆钱来买您的美酒,您肯不肯呀?”诗人丰富的想象,把生活化成了诗,读者可从中充分感受到盛唐时代人们乐观、开阔的胸襟。
这首诗用口语化的诗歌语言,写眼前景物,人物音容笑貌栩栩如生,格调诙谐、幽默。诗人为凉州早春景物所激动、陶醉其中的心情,像一股涓涓细流,回荡在字里行间。在写法上,朴素的白描和生动的想象相结合,在虚实相映中显示出既平凡而又亲切的情趣。此诗语言富有平实中见奇峭的韵味,给全诗带来了既轻灵跳脱又幽默诙谐的魅力。
- 满江红(春日)惨淡轻阴,都养就、朱朱白白。最好是、梨花带雨,海棠映日。暖雾烘成芳草色,娇风分与垂杨力。听红边、翠杪啭清圆,曾相识。春绪乱,还如织。春梦断,还堪觅。看青梅下有,游人啧啧。爱酒正香须满泛,怜花太嫩休轻摘。把领巾、收聚众香浓,凭风立。
- 六月雨十一首岫云已喜能成雨,不卜先知今有秋。作楫作霖三说命,时暘时雨箕畴。数行竹树清风夜,万顷烟波明月洲。二客从予游赤壁,归谋正值酒堪篘。
- 缘识功成一旦等闲休,岂信升沈满眼愁。莫道盈虚干甚事,天仙灭静镇常幽。
- 飞来峰猿恐山还欲去,着尔慰山灵。挂处频分影,吟时不见形。鹫峰愁外远,巴峡梦中青。月下三声苦,幽人却要听。
- 寿秋壑皇天分四序,春生而秋成。春风焕九野,秋气呈清明。万物一以实,物物含生生。我公秉元化,全体涵金晶。义概抱宇宙,智略吞群英。五行互相制,自昔谁去兵。狂酋干帝纪,赤舄司专征。神谋运玉帐,灵旗绕毡营。韅靷鞅靽备,广距甄角精。残丑肝胆破,束手祈受盟。肃肃荆楚净,汤汤江汉清。东西亘万里,齐民竞春耕。归来辅皇极,一稔舒群情。翼翼周鼎重,亹亹宸虑轻。前星燿垣象,德星萃神京。旗常伟实纪,前史辞虚声。当此秋正中,角亢迎长庚。於赫衮绣瑞,绵绵彩绶荣。玉露滴鳷鹊,珥貂宣宝觥。陛下千万岁,与公同太平。
- 六十五春寒吟七首清晓林禽百种鸣,春寒渐暖变新声。向阳死草青先茁,解冻枯池绿再生。太子四门何足怪,麻姑三海自堪惊。回头最念儿童辈,不识灯宵旧太平。
- 夜行船昨日特承传诲。欲相见、奈何无计。这场烦恼捻著嚎,晓夜价、求天祝地。教俺两下不存济。你莫却、信人调戏。若还真个肯收心,厮守著、快活一世。
- 伯东留诗别余次韵残生恰似道傍樗,匠斧樵柯免剪除。撚我几须安个字,见君一面胜千书。贫家仅有难为黍,贵安相过翠织裾。稚子不知新社友,却询座上者谁欤。
- 流杯池楚王宫阙马王宫,惟有江山带旧风。属玉不知兴废事,双双飞入藕花丛。
- 缘识一身独善欲何之,争及衣冠解抚绥。浮世浅情无限量,愚蒙自是不相规。直须凭仗分明说,诘取灵源问得知。要觅洞中闲日月,除将济事谩非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