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行船·正月十八日闻
不剪春衫愁意态。过收灯、有些寒在。小雨空帘,无人深巷,已早杏花先卖。
白发潘郎宽沈带。怕看山、忆他眉黛。草色拖裙,烟光惹鬓,常记故园挑菜。
翻译和注释
译文
无意缝制春衫,春来一副愁苦样态。已经过了元宵灯节,仍然有袭人的寒气在。霏霏细雨家家门帘虚掩,深巷寂寂无人影,却早有杏花儿叫卖声。
白发潘郎的我,腰身瘦损宽衣带,害怕看那苍翠的远山,那会让我忆起她的眉黛。绿草茵茵,像她拖到地面的长裙。迷蒙的云烟,令人想起她如云的双鬓。故乡二月二的挑菜节又快到了,常想起和她相见的情景。
注释
夜行船:此调又名“明月棹孤舟”。双调五十五字或五十六字,仄韵格。
剪:裁剪。
收灯:宋代习俗,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前后数日燃灯纵赏,赏毕收灯,市人争先出城探春。过收灯:指过了收花灯的时间。
白发潘郎:潘岳中年鬓发斑白。潘郎:借指妇女所爱慕的男子。
宽沈带:指沈约因瘦损而衣带宽,此句为自指。
眉黛:古代女子用黛画眉,因此称眉为“眉黛”。
挑菜:唐代风俗,农历二月初二曲江拾菜,士民观游其间,谓之挑菜节。
夜行船·正月十八日闻问答
问:《夜行船·正月十八日闻》的作者是谁?
答:夜行船·正月十八日闻的作者是史达祖
问:夜行船·正月十八日闻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夜行船·正月十八日闻是宋代的作品
问:不剪春衫愁意态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不剪春衫愁意态 出自 宋代史达祖的《夜行船·正月十八日闻》
问:不剪春衫愁意态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不剪春衫愁意态 的下一句是 过收灯、有些寒在。
问:出自史达祖的名句有哪些?
答:史达祖名句大全
夜行船·正月十八日闻赏析
史梅溪曾是权相韩侂胄门下掾吏,极受倚信,韩伐金败后,梅溪亦受牵连被贬出京,作者正当中年,故词中多悱恻悲怨之情。
首句极写春日无聊况味。“不剪春衫”,有两重意:一是无人为剪春衫,一是无意出外春游。作者在《寿楼春·寻春服感念》词中写道:“裁春衫寻芳。记金刀素手,同在晴窗。”此时心事重重,意趣索然,唯有闭门不出。“愁意态”三字,补足句意。次句转接得极妙。仿佛是由于春寒料峭才不剪春衫,用意便觉渺远。“收灯”,宋代习俗,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前后数日燃灯纵赏,赏毕收灯,市人争先出城探春。可是,作者却无心探春,只轻点一笔“有些寒在”,便把词人难以为怀的境况托出,为下片追忆往事作了铺垫。接以“小雨”三句,写听到卖杏花的情景。尽管词人意绪寥落,不愿出门探春,可是,春天的信息还是传到这无人的深巷中。写杏花之诗,宋人多有佳句,陈与义云:“杏花消息雨声中”,陆游云“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皆脍炙人口,而此词云“小雨空帘,无人深巷,已早杏花先卖”,余韵悠长,却是典型的词语。在恼人的春寒中,帘外,飘洒着丝丝细雨,深巷里阒寂无人,忽然,传来了叫卖杏花的声音,勾起了词人无名的怅惘。情与景遇,一拍即合,下文便转入感慨与追忆。
“白发潘郎宽沈带”,是关键之笔。晋潘岳《秋兴赋》中说自己三十二岁时便鬓发斑白,南朝梁沈约在写给徐勉的信中说自己因病消瘦,腰带也觉得宽了。潘鬓沈腰,是诗词中常用的典实。点出愁怨与无奈,芳节重临,年华荏苒,索居憔悴,往事凄迷——“怕看山、忆他眉黛”,至此方转入正题,点出佳节不出的真正原因,与上文“不剪春衫”等语相呼应。《西京杂记》描写卓文君“眉色如望远山”,故诗词中常将佳人之眉与青山互喻。作者《绮罗香》词云“隐约遥峰,和泪谢娘眉妩”,而此词说怕看山而想起伊人的眉黛,当有同样的感受。末三句,尽态极妍,辞情俱到,诚为妙笔。念念不忘的是伊人当年在故园中踏青挑菜的情景;她那绿如芳草的罗裙,拖曳在如茵的芳草地上;春日的艳阳,透过烟霭,斜照着她如云的鬓发。结句为全词着意所在。二月二日,为“挑菜节”,城中士女相率到郊外或园林中游现戏乐,这也是男女约会幽欢的好时机。题中“闻卖杏花有感”之意,至此全出。正月十八收灯之后,再过十多天便是挑菜节,卖花声声,触起心中的隐痛,中年情怀,就更是难堪了。上下片今昔对比,均以清丽之笔出之,写芳春景物情事,风致嫣然,唯于两片首句略点愁意,正见梅溪词笔高处。张镃评梅溪词“夺苕艳于春景,起悲音于商秦,有环奇警迈,清新闲婉之长,而无论荡污淫之失”,至为切当。
- 庙子湾下作庙子湾下百尺船,杞人楚人相杂牵。水底老蜃倚以怪,树头挂纸吹作钱。江蛟海鹍千万里,轩风簸日蛮岛边。长安旧去天尺五,此在大梁眉睫前。高冠长剑乃不畏,沙雨夜起喷腥涎。
- 奉和御制扇齐纨新裂月轮全,蝉雀分明彩翠鲜。救暍自符仁主意,扬风须假手中扇。暂遮楼日霞光透,半掩歌唇宝靥圆。一曲睿调精比兴,好将金石奉雕镌。
- 夜泛西湖五绝新月生魄迹未安,才破五六渐盘桓。今夜吐艳如半璧,游人得向三更看。三更向阑月渐垂,欲落未落景特奇。明朝人事谁料得,看到苍龙西没时。苍龙已没牛斗横,东方芒角升长庚。渔人收筒及未晓,船过惟有菰蒲声。(湖上禁渔,皆盗钓者也。)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湖光非鬼亦非仙,风恬浪静光满川。须臾两两入寺去,就视不见空茫然。
- 塞鸿秋爱他时似爱初生月,喜他时似喜梅梢月,想他时道几首西江月,盼他时似盼辰钩月。当初意儿别,今日相抛撇,要相逄似水底捞明月。
- 蝶恋花之侧,他日将老焉。植梅种竹,以委肖韩,故句尾及之,使知鄙意未尝一日不在兹亭也长羡东林山下路。万叠云山,流水从倾注。两两三三飞白鹭。不须更觅神仙处。夜久望湖桥上语。欸乃渔歌,深入荷花去。修竹满山梅十亩。烦君为我成幽趣。
- 夔州旱夔人耕山灰作土,散火满山龟卜雨。春日不知秋有饥,下种计粒手中数。七月八月旱天红,日脚散血龙似鼠。汙邪瓯窭高下荒,草根木皮何甘苦。蛮商奸利乘人急,缘江转米贸儿女,已身死重别离轻。归州州南神有灵,归人刲羊求山神。驱风洒润应香火,飞点不到巫山村。巫山县南也伐鼓,不告归神告神女。江心黑气卷江流,雷车载鬼云中语。太守身作劝农官,子粒今朝多贷汝。春种须作三年计,上满隆原下水浒。他时更勉后来人,老去子孙无莽卤。
- 白鹰毛羽斒斓白纻裁,马前擎出不惊猜。轻抛一点入云去,喝杀三声掠地来。绿玉觜攒鸡脑破,玄金爪擘兔心开。都缘解搦生灵物,所以人人道俊哉。
- 答许勤之不作明堂柱石臣,要当归去老江滨。不知何处田堪买,抛却浮生一片尘。
- 临江仙(咏熟水话别)记得高堂同饮散,一杯汤罢分携。绛纱笼影簇行旗。更残银漏急,天淡玉绳低。只恐曲终人不见,歌声且为迟迟。如今车马各东西。画堂携手处,疑梦又疑非。
- 点绛唇一幅霜绡,麝煤熏腻纹丝缕。掩妆无语。的是销凝处。薄暮兰桡,漾下苹花渚。风留住。绿杨归路。燕子西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