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楼晚景·横风吹雨入楼斜
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
注释
大风吹打雨水斜着飘进望海楼,壮丽的景观应该用华美的辞句来夸赞。风雨过后潮水平静江海碧澄,时时闪过的电光形成紫金般的龙蛇。
望海楼晚景·横风吹雨入楼斜问答
问:《望海楼晚景·横风吹雨入楼斜》的作者是谁?
答:望海楼晚景·横风吹雨入楼斜的作者是苏轼
问:望海楼晚景·横风吹雨入楼斜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望海楼晚景·横风吹雨入楼斜是宋代的作品
问: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 出自 宋代苏轼的《望海楼晚景·横风吹雨入楼斜》
问: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 的下一句是 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
问:出自苏轼的名句有哪些?
答:苏轼名句大全
望海楼晚景·横风吹雨入楼斜赏析
《望海楼晚景》共有五首,这是其中第二首。有人认为,苏轼诗中的“横风”、“壮观”(“观”在这里读第四声,不读第一声)两句,写得不够好。他既说“应须好句夸”,却不着一字,一转便转入“雨过潮平”了。那样就是大话说过,没有下文。
这话虽说不无道理,但苏轼这样写,自是另有原因。第一,他是要写一组望海楼晚景的诗,眼下还不想腾出笔墨来专写忽来忽去的横风横雨。所以他只说“应须”,是留以有待的意思。第二,既然说得上“壮观”,就须有相应的笔墨着力描写,老把它放在“晚景”组诗中,是不太合适的,不好安排。
苏轼写下这组诗后的第二年,他游览了有美堂,适逢暴雨,就立即写了《有美堂暴雨》七律一篇,奇句惊人,是一首名作。应了他那“壮观应须好句夸”的话了。
其实在这首诗中,他的思想有过一段起伏变化。在开头,他看到一阵横风横雨,直扑进望海楼来,很有一股气势,使他陡然产生要拿出好句来夸一夸这种“壮观”的想法,不料这场大雨,来得既急,去得也块,一眨眼间,风已静了,雨也停了。就好像演戏拉开帷幕之时,大锣大鼓,敲得震天价响,大家以为下面定有一场好戏,谁知演员还没登场,帷幕便又落下,毫无声息了。弄得大家白喝了彩。苏轼这开头两句,正是写出人们(包括诗人在内)白喝了一通彩的神情。
雨过以后,向楼外一望,天色暗下来了,潮水稳定地慢慢向上涨,钱塘江浩阔如海,一望如碧玉似的颜色。远处还有几朵雨云未散,不时闪出电光,在天空里划着,就像时隐时现的紫金蛇。
这首诗写的就是这样一幅望海楼的晚景。开头时气势很猛,好像很有一番热闹,转眼间却是雨收云散,海阔天肯,变幻得使人目瞪口呆。其实不止自然界是这祥,人世间的事情,往往也是如此的。上了年纪的人,经历的事情多了,会不止一次地遇到过类似的现象。
- 倾杯(吴兴·般涉调)横塘水静,花窥影、孤城转。浮玉无尘,五亭争景,画桥对起,垂虹不断。爱溪上琼楼,凭雕栏、久□飞云远。人在虚空,月生溟海,寒渔夜泛,游鳞可辨。正是草长苹老,江南地暖。汀洲日晚。更茶山、已过清明,风雨暴千岩、啼鸟怨。芳菲故苑。深红尽、绿叶阴浓,青子枝头满。史君莫放寻春缓。
- 菩萨蛮 乌洋观鱼鲲鹏已向天池徙。**凡曹争尺水。莫信鼓风雷。俱堪作绘材。轻*风送捷。触网黄金裂。谁谓我非鱼。我知鱼不如。
- 答人见赠形影何尝问主宾,真风满户养颓龄。不从田父迷回驾,但有渔人笑独醒。闲摄高云游沆瀣,静收浮气借光灵。出门无事谁相喜,只对秋山满眼青。
- 代弃妇答贾客(一作妾薄命)玉垒城边争走马,铜鞮市里共乘舟。鸣环动珮恩无尽,掩袖低巾泪不流。畴昔将歌邀客醉,如今欲舞对君羞。忍怀贱妾平生曲,独上襄阳旧酒楼。
- 淳熙四年二月既望静江守臣张某奉诏劝农于郊尊君亲上,其笃勿忘。小心畏忌,率于宪章。
- 送卢缄归扬州曾向雷塘寄掩扉,荀家灯火有馀辉。关河日暮望空极,杨柳渡头人独归。隋苑荒台风袅袅,灞陵残雨梦依依。今年春色还相误,为我江边谢钓矶。
- 雨云物澹清晓,无风溪自闲。柴门对急雨,壮观满空山。春发苍茫内,鸟鸣篁竹间。儿童笑老子,衣湿不知还。
- 杂曲歌辞卢姬篇卢姬小小魏王家,绿鬓红唇桃李花。魏玉绮楼十二重,水精帘箔绣芙蓉。白玉阑干金作柱,楼上朝朝学歌舞。前堂后堂罗袖人,南窗北窗花发春。翠幌珠帘斗弦管,一奏一弹云欲断。君王日晚下朝归,鸣环佩玉生光辉。人生今日得骄贵,谁道卢姬身细微。
- 寄扬州知府钱舍人岁月倏已逝,流光浩无涯。新阳达厚地,草木渐萌芽。禽鸟知时节,声弄日夕嘉。人生独何为,不与物同华。齿发俱摇落,唯有老大加。缅怀西垣客,事业纷天葩。三年辞帝右,士夫叹聱牙。道大益不容,眇小固何嗟。闻有难老药,沆瀣和丹砂。但愿寿百岁,未能定龙蛇。
- 淳化乡饮酒三十三章崇丘巍巍,动植其依。高大之性,各极乐宜。王道坦坦,皇献熙熙。仁寿之域,孙民允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