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女词其一
屐上足如霜,不著鸦头袜。
翻译和注释
译文
长干里吴地掷姑娘,眉目清秀,娇艳可比明月。
木屐上那双不穿袜子掷脚,细白如霜。
注释
长干:地名,浙江北部一带。吴:吴地,今长江下游江苏南部。儿女:此指女儿。
鸦头袜:即叉头袜。
越女词其一问答
问:《越女词其一》的作者是谁?
答:越女词其一的作者是李白
问:越女词其一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越女词其一是唐代的作品
问:长干吴儿女,眉目艳新月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长干吴儿女,眉目艳新月 出自 唐代李白的《越女词其一》
问:长干吴儿女,眉目艳新月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长干吴儿女,眉目艳新月 的下一句是 屐上足如霜,不著鸦头袜。
问:出自李白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白名句大全
越女词其一赏析
据詹锳著《李白诗文系年》考证,在天宝元年(742年),李白“春夏间居东鲁,旋携妻子入会稽,与道士吴筠隐于剡中。”观诗中所说“长干吴儿女”“吴儿多白皙”之句,都涉及吴地,而且这两首诗又都被列在前边,故其游历路线当是由吴入越的。从泰山下来游吴越到会稽正当循此路线,故可以认为此组诗当作于是年。
这首诗写吴越女子相貌的妩媚可爱与穿着的异样。
首句的“长干”是地名。王琦注云:“建邺南五里有山冈,其间平地,吏民杂居,号长干。”但应当指出,此诗只是借用此语,以“长干”代指一般的“吏民杂居”的里巷,以区别于名门贵宅,其作用仅在于说明“吴儿女”的身份是普通民间女子而非达官望族的贵妇与闺秀,不必拘泥。
“眉目艳星月”形容女子眉清目朗,比星月还要美丽。“艳星月”是艳于星月,即比星星月亮还明朗可爱之意。“眉目”与“星月”对举,在理解上要分开,实际是说秀眉若弯月,眼似明星的意思,语言十分洗炼精确。
后两句写女子穿着的特殊。她们竟光着脚丫穿着木屐,连双袜子也没有穿。一双素足裸露于外,肤色哲白,若霜雪一般。展是木制鞋,中国自晋代时女子便已穿用木屐了。《晋书·五行志》:“初作屐者,妇人头圆,男子头方,圆者顺之义,所以别男女也。至太康初,妇人屐乃头方,与男无别。则知古妇人亦著屐也。”可见李诗中所写是实景。
- 再用前韵晚驱羸马背重城,晓度层峦淡月明。醉与别愁相唤醒,秋兼诗思一齐清。舞风繁蓼堤边影,泣露寒蛩草际声。欲驻征鞍聊小憩,敢将王事徇私情。
- 四明山诗云北云北是阳川,人家洞壑连。坛当星斗下,楼拶翠微边。一半遥峰雨,三条古井烟。金庭如有路,应到左神天。
- 雪后雪花竹屋未全消,寒雀梢头眼擘椒。纸合不烟梅自放,底能踏湿渡溪桥。
- 次李通奉韵见招万里流离只一身,东西南北与谁亲。登高且伴高僧话,揖孟怀陶任世人。
- 同诸友山行分袂言别五首大面窈深处,神仙碧玉壶。孙郎妙心眼,催作后山图。
- 七禽咏不如归去不如归去,愁绿怨红春欲声。汝动行人妇,行人动汝住。鸣声不债主良苦辛,啼得血流无用处。不如归去吾今归,千声万乐何为。
- 挽吴门昌母夫人二首懿范儒家出,灵台拂地平。活人裨惠爱,教子以忠清。康肃母无愧,中郎女有声。老天昭德报,兰桂满庭荣。
- 送东林廉上人归庐山石溪流已乱,苔径人渐微。日暮东林下,山僧还独归。昔为庐峰意,况与远公违。道性深寂寞,世情多是非。会寻名山去,岂复望清辉。
- 和陈鲁山十诗以孟夏草木长遶屋树扶疏为韵门无容车高,庭止旋马广。富贵固易耳,正恐卿惭长。时情竞脂韦,家法独肮脏。静处看纷纷,枯槔劳俯仰。
- 黄雀饷程右史二子闻道赐环消息近,旋看一叶泝江来。黄腴风味殷勤去,遥望沅湘属贺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