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求百兽
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群臣莫对。
江乙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于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今王之地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于昭奚恤,故北方之畏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
翻译和注释
译文
楚宣王问群臣,说:“我听说北方诸侯都害怕楚令尹昭奚恤,果真是这样吗?”群臣无人回答。
江乙回答说:“老虎寻找各种野兽来吃。找到了一只狐狸,狐狸对老虎说:‘您不敢吃我,上天派我做群兽的领袖,如果您吃掉我,这就违背了上天的命令。您如果不相信我的话,我在前面走,您跟在我的后面,看看群兽见了我,有哪一个敢不逃跑的呢?’老虎信以为真,就和狐狸同行,群兽见了它们,都纷纷逃奔。老虎不明白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奔的,却以为是害怕狐狸。
现在大王的国土方圆五千里,大军百万,却由昭奚恤独揽大权。所以,北方诸侯害怕昭恤,其实是害怕大王的军队,这就像群兽害怕老虎一样啊。”
注释
荆宣王:楚宣王。
求 :寻求,寻找。
食:吃。
子:你。
无敢:不敢。
天帝:上天。
使:派遣、命令。
长(zhǎng):长官,首领。这里作动词,意为“做……首领”,掌管。
逆:违抗。
以......为......:认为......是......。
不信:不真实,不可靠。
走:逃跑。
以为:认为。
然:认为......正确。
故:所以。
畏:害怕。
皆:都。
曰:说。
而:才。
是:这
遂:于是,就。
虎求百兽问答
问:《虎求百兽》的作者是谁?
答:虎求百兽的作者是刘向
问:虎求百兽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虎求百兽是两汉的作品
问:虎求百兽是什么体裁?
答:文言文
问: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群臣莫对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群臣莫对 出自 两汉刘向的《虎求百兽》
问: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群臣莫对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群臣莫对 的下一句是 江乙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问:出自刘向的名句有哪些?
答:刘向名句大全
- 夜梦渔父求诗觉能记其全书赠梁弥仙酒湖无尽春无限,一叶江湖万里天。明月满篷风荻响,醉眠正在白鸥边。
- 送狄宗亨秋在水清山暮蝉,洛阳树色鸣皋烟。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
- 答任开叔郎中昆仲相访竹影战棋罢,闲思安乐窝。旷时称不见,联辔幸相过。宠莫兼金比,褒逾华衮多。从来有诗癖,使我遂成魔。
- 效陶两曜无停驭,蓬壶应有墓。何况北邙山,只近市朝路。大恢生死网,飞走无逃处。白发忽已新,红颜岂如故。我有杯中物,可以消万虑。醉舞日婆娑,谁能记朝暮。如求神仙药,阶下亦种黍。但使长兀然,始见天地祖。
- 熟食日示宗文、宗武消渴游江汉,羁栖尚甲兵。几年逢熟食,万里逼清明。松柏邛山路,风花白帝城。汝曹催我老,回首泪纵横。
-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标签:抒情著意寻春懒便回。何如信步两三杯。山才好处行还倦,诗未成时雨早催。携竹杖,更芒鞋。朱朱粉粉野蒿开。谁家寒食归宁女,笑语柔桑陌上来。
- 全州吕农簿挽诗三首公田怨已盈,关币出尤轻。稍欲输忠款,初非卖直声。二千垂郡禄,五百存台评。旧日朝天路,端门野草生。
- 题伏龟山北隅兹山信岑寂,阴崖积苍翠。水石何必多,宛有千岩意。孰知近人境,旦暮含佳气。池影摇轻风,林光澹新霁。支颐藉芳草,自足忘世事。未得归去来,聊为宴居地。
- 隐静山怀贤师自持柏栽二十本种於会庆堂新作斋当祠画像,又兴高阁秘天踪。今朝还藉君移柏,昨日已因鹅种松。
- 明觉寺云山尖头海潮涌,九月天雪山叶重。道人高绝但危坐,山魈野虎皆趋拱。住山三载两遭荒,侍者饿损扶参堂。沿村索米未为耻,莫令木鱼化龙钟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