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秀才爱予小剑因赠
临行泻赠君,勿薄细碎仇。
注释
全唐诗:卷395-26
姚秀才爱予小剑因赠问答
问:《姚秀才爱予小剑因赠》的作者是谁?
答:姚秀才爱予小剑因赠的作者是刘叉
问:姚秀才爱予小剑因赠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姚秀才爱予小剑因赠是唐代的作品
问:姚秀才爱予小剑因赠是什么体裁?
答:五古
问:一条古时水,向我手心流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一条古时水,向我手心流 出自 唐代刘叉的《姚秀才爱予小剑因赠》
问:一条古时水,向我手心流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一条古时水,向我手心流 的下一句是 临行泻赠君,勿薄细碎仇。
问:出自刘叉的名句有哪些?
答:刘叉名句大全
姚秀才爱予小剑因赠赏析
“一条古时水,向我手心流”,说得很口语化,而颇有诗味:诗人不直说这是一把古代传下的明晃晃的宝剑,而说成“一条古时水”;不直说宝剑“拿”在我手里,而是循着“水”的比喻拈出一个“流”字,说一条水向我手中流来,从而使得原来处于静态中的事物获得了一种富有诗意的动感。这种从对面着墨的写法,较之平铺直叙多了一层曲折,因而也就多了一种风趣。
第三句还是循着以“水”比剑的基本构思炼字。剑既似“水”,所以不是一般的“奉赠”、“惠赠”,而是扣紧“水”字,选用了“泻赠”。我们仿佛看到了一条流动着的“水”,流到诗人手里,又泻入朋友掌中。如果直说成“我把剑送给你”,那就情韵全失,索然无味了。
以上三句写赠剑,末句是在赠剑时的殷勤嘱咐。“薄”,是迫近的意思。这一句是说不要为了私人的小仇小怨用这把剑去作无谓的争斗,弦外之音是应该用它来建立奇功殊勋。白居易在《李都尉古剑》诗中写道:“愿快直士心,将断佞臣头;不愿报小怨,夜半刺私仇。劝君慎所用,无作神兵羞。”可以用来帮助理解末句没有明白说出的这一层意思。
(陈志明)
- 鹧鸪天八月芦沟风路清。短衣孤剑此飘零。苍龙双关平生恨,只有西山满意青。尘扰扰,雁冥冥。因君南望涌金亭。还家胜买宜城酒,醉尽梅花不要
- 与诗友会宿此夕南轩宿,论诗万虑忘。苦吟秋信近,寂坐漏声长。室静灯光暗,桐疏露气凉。幽怀聊自遣,山色渐苍苍。
- 宿武牢关行人候晓久裴徊,不待鸡鸣未得开。堪羡寒溪自无事,潺潺一夜宿关来。
- 唐多令(淮西总领蔡少卿范生日)人物盛乾淳,东嘉最得人。费江山、几许精神。我已后时犹遍识,君子子、又相亲。秋入塞垣新。风寒上醉痕。万百般、倚靠苍旻。只愿诸贤长寿健,容老我、看闲身。
- 声声慢莺围橙径,鲈跃莼波,重来雨过中秋。酒市渔乡,西风胜似春柔。宿舂去年村墅,看黄云、还委西畴。凤池去,信吴人有分,借与迟留。应是香山续梦,又凝香追咏,重到苏州。青鬓江山,足成千岁风流。围腰御仙花底,衬月中、金粟香浮。夜宴久,揽秋云、平倚画楼。
- 七夕诗牵牛遥映水。织女正登车。星桥通汉使。机石逐仙槎。隔河相望近。经秋离别赊。愁将今夕恨。复着明年花。
- 元夕放夜绣衣玉节驻江城,放得元宵两夜晴。陸地金莲方滟滟,一天明月故盈盈。逻兵酣卧忘钟韵,游子欢呼趁鼓声。儿女看灯归较晚,老夫自剔读书檠。
- 寄公异弟池塘去后春,一夕生绿草。无由梦阿连,诗句何能好。
- 途中作绿树南阳道,千峰势远随。碧溪风澹态,芳树雨余姿。野渡云初暖,征人袖半垂。残花不一醉,行乐是何时?
- 臭庵全无气息,直是薰人。无鼻孔者,方堪与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