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名言
位置:首页>> 励志名言>> 职场创业>> 让自己入“模”,实现职场幸福人生

让自己入“模”,实现职场幸福人生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0-11-16 11:28:05 

标签:职场,潜规则,优势

让自己入“模”,实现职场幸福人生

    对于大家来说,入“模”可能是一个很陌生的提法。入“模”是职场中知己知彼的潜规则,讲究在职场中为自己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平台,不是拿一些硬条件(例如专业、学历等)去判断我们应该选择的企业和岗位,而是要真正了解我们自身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个人特质在哪里。

对于企业来说,“模”就是工作岗位,企业要找能够匹配业务、匹配团队、创造业绩的人才,应聘者要想让自己入“模”。我们不要盲目削足适履,也就是说不要盲目地用企业的“模”来包装自己,否则最终必然是不欢而散。

    现在,发现你的优势

要想在职业发展上有所突破,让自己在职场上实现幸福人生,关键要从自身找突破。经历多年的学习和实践,我们自身在不断地强大,但是我们个性的始终如一,不会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不可替代也不可复制。个性优势能够给我们带来无限的价值,是无人取代的强大力量。现代企业都在寻求人才优势与企业资源的组合,我们岂能怠慢我们自身的优势。

在多年的人力资源工作经历中,身边不乏这样的实例来证实。菁菁就是其中的一位,一名工商管理专业的大专生,初见她时不会让人目光停留,从学历和实践经验上来说,她不具备任何优势,但是最终在众多知名学府学子应聘的角逐中,我选中了菁菁。今天的菁菁已在美国的一家公司做商务经理。菁菁的成功在于对自己的了解,面对就业的压力时她拥有良好的心态,并运用一定的面试技巧更好地将自己的优势表达给面试官。

其实,在面试过程中,她更多的是在表达具备的才干,用自己学习和实践经历向面试官展示自己在做什么样的事情时感觉很强大,并有很好的收效。这一点对很多应聘者来说都是不具备的素质。菁菁的成功告诉我们,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人才取胜的关键是我们自身无法被别人取代的自身优势,真正地认清自己,成功就在眼前。

最近流行一本书《现在,发现你的优势》,读后我对入“模”这种优势管理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实践中,我一直强调的那种“搭班子”做法,不就是这种优势管理吗?一个高绩效的团队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即团队是一个“多面手”,但是“多面手”的团队并非要求团队中每一位成员是一个多面手,而仅仅需要每一位成员精于自己擅长的一面,发挥个人最大的作用。

当我们清楚了这个道理,现在的关键在于我们怎样认识自己,探寻自己无法被别人取代且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独特之处,同时自身也享受创造价值的过程。这一点是每一个人职业生涯中的必修课,是我们身在职场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在掌握这个入“模”的技能之前,我们首先要问自己“从我们自身考虑,什么在阻碍我们前行”。

    失败不一定是成功之母

在课堂上,我经常会问同学们同样的问题。“大家在什么情况下认为学习是非常必要的?”答案不出我的意料。“发现自己在某方面不足的时候,会投资时间和精力去弥补。”这个想法在大家的思想中已经根深蒂固,大多数人认为“修正不足”是促进他们成功和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学校一向是这么教育的,我们更注重自身的不足,这些不足是我们自身最薄弱的环节,如果这些环节出现问题,那我们就会失败。可问题是:我们弥补这些方面的不足,我们就能成功,或者我们就会获得在工作中的成就感吗?如果是这样,我们周围将不乏大量成功人士。

中国古训告诉我们,“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是优势管理告诉我们的是:失败仅仅让我们学到失败的特征,如果要想成功,就要学习了解成功的特征。只有在成功的特征上去消费自己,我们才能接近成功,即使量变还未达到质变。这个过程,我们会收获一种快感,我们在做自己兴趣所在且擅长的事情,同时整个过程中也收获对自己的肯定。如果我们没有找到自己的优势才干,茫然行事,我们就是在错误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我们身边有太多人已经证明了这个理论。在大学的时候,有不少同学学习并不怎么好,即使苦下功夫也很难在学科上见到成果,但是步入职场之后呢,“差”生变成“精英”的现象屡见不鲜,非本专业方向发展的也比比皆是。这些事例告诉我们曾经的失败和不得志是存在人才潜能定位的偏差,改变努力的方向,一切都会变成可能。

最终,阻碍我们精英之路的是思想上的误区。首先,我们认为弥补最弱的方面,才能取得最大的进步;其次,就是大多数人认为让自己成为“多面手”才能取得成功。实际的情况告诉我们,一个人在自己的优势方面才会最有求知欲,最有创造力,也最乐于学习新事物。而且,一个优秀的团队成员并不需要成为一位“多面手”,现实中也不存在这样的人。团队要创造高绩效,需要的是一个“多面手”的团队,而这恰恰正是团队中的个体发挥个人的优势,精于做自己擅长的事情。

    谁是自己的伯乐

明白了这个道理,接下来就是要探寻怎样发现自身的优势。不知道大家是否曾经注意过这种情形,当有些人被别人要求描述自身劣势的时候,他们时常会绕圈子。这些劣势的描述听起来反倒像是好的方面。例如:“我的弱势是,我在意的东西太多了”、“我太过追求完美了”、“我总习惯性给自己设置过高的标准,并要求自己去实现”……作为面试官,我非常能理解大家对这些问题的包装性回答,为了积极向上地展示自我。但如果真正让大家去描绘自己的优势,却发现都对优势的理解甚至出现概念性的错误。

如果看过《现在,发现你的优势》这本书就会知道,优势=才能+技能+知识。才能与生俱来,无法在后天习得,技能和知识不是与生俱来,通过我们的学习和反复的实践可以习得,也就是说要让我们学习和实践的劳动成为促成我们成功的优势,定位才能就是定位了成功的靶心。才能是个性层面的元素,是我们喜欢、乐于尝试去做,也愿意在这个方面去学习新的事物。在这种体会中,我们去发现自己的优势,但是擅长的事情背后并非蕴含着我们的优势,因为在这个擅长的事情上可能没有赋予我们积极的情绪,即使做出了成果,但是我们无法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幸福感。这样,我们就可以从日常行为中去判断具备怎样的优势,那些让我们愉悦并感到强大的事情背后,我们要去不断地挖掘。

每位大学生在开始职业旅途之前,都会在脑海里无数次勾勒出自己的角色。一旦进入职场后,我们便会发现一切都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于是,我们有了围城的感慨,随之而来滋生出种种抱怨。我也经历过这种无奈,产生的工作倦怠让我选择了离开。抱怨环境并不能给自己带来机会,跳槽后曾经的一切依然上演,从抱怨变成哀怨,开始怀疑自己,怀疑智商,怀疑情商,发现自己一无是处,信心大减。经历了这一切,庆幸的是我最终快速地找回了自己。

回首走过的路,我深切的体会就是大学生活的盲从心理。作为大学生,怎样在无法改变环境的情况下,让自己入“模”,在大学期间给自己创造实践的机会。经历就是认识自我的“试金石”,在实践的过程中去挖掘自身的才能,然后有针对性地去学习。认识自己后,才能给自己找个适合自己发展的“模”。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我们还有太多的机会能够让自己选择环境。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让优势开启我们职业的大门!

0
投稿

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友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

  • 文/孙圈圈      最近又有几个朋友辞职做自由职业者了,咨询顾问自己单干,倒也不少见。这次略有不同,几个先后
  •       核心提示:历经两个多月的层层选拔,12月27日,联想青年公益创业计划在北京举行了决赛。入围决赛的1
  • 2002年3月27日,怀揣借来的1900元,到深圳打工、创业。第一夜露宿街头,第二天开始找工作、面试、住10元店的艰辛历程。最终放弃了450
  • “在开始创业前,什么是你需要知道的?”这些年这个问题我被问到过很多次,不得不承认我的答案一直在变,变得更加成熟。第一次创业的时候,我无所畏惧
  • 文/刘天毅    2003年,一个放弃了年薪高达三十万元的IT白领,脱下高跟鞋职业装到田间地头种菜,在历经重重困境后终于
  • 创新工场的发展不具有预测性创新工场是一个投资公司,它还具有一个全方位孵化器的功能,我们做的事情就是寻找最优秀的创业者,提供全方位的帮助,从招
  •     “今天你看见我还在这家公司,那是因为我曾经遇见一位智者,他在我最彷徨的时候,告诉我一个职场真理——在职场中,要把
  •      26岁的美国青年戴维·卡普最近真是出尽了风头。他一夜之间成为亿万富翁的消息,让卡普成为媒体追逐的焦点
  • 目前红孩子排名前三的品类是母婴、化妆品和食品,徐沛欣选择了垂直化梳理和专业化品牌的战略路径。缤购推出后,原来的“红孩子”则成为了“缤购”的一
  • 文/禾木Red     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
  •      本文并不是要劝读者放弃朝九晚五的安稳工作,去选择创业。不过,创业的确是一项伟大的事业,而笔者也绝不会
  • 文/吴新颖      有这样一个免费图片处理软件,它既流行又好用,用户无需学习就可以对图片进行美容、拼图、布置
  •      记得曾经看过一个调查,对于男人和女人分别来说,一生中最大困难或挑战是什么。入选百分比分最大的别是“创
  •    《新周刊》:在外人看来,2008年是分众的分水岭,在其后的金融风暴中,公司股价一度受到重挫,而现在,当年的分众似乎
  •     4点起床,7点40分到公司工作,中午回家,下午3点继续在家工作,晚上10点睡觉。这样的生活黄戊朴从2007年公司
  • 这是我新年以来在朋友圈里看到的最可悲的励志创业故事,没有之一!一个深圳商人,10年前,以80万元的总价卖掉了一套自己在南山的大房子,还掉银行
  •  很多人都想创业,但他们似乎又有一个不创业的理由:我没有钱,我要是有钱的话,怎么怎么样……似乎只要有钱,他就一定能创业成功。可是马
  • 金山人是一个特殊群体,也是一个可怕的群体。在网游乃至IT界,从来没有这样一家公司人才辈出——当他们在金山的时候,他们为金山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 在上市不到半年时间,人人网就开始悸动——宣布将以8000万美元收购56.com。陈一舟的互联网买卖人人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一舟是互联网老
  • 作为一个企业家,在过去10年里我听到很多有才能的人不愿意自主创业的原因。把这些理由收集起来我可以出一本书,在这里我只想驳斥一些最常见的借口。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励志名言 单词乎 danci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