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舒适区”,你的人生才真正开始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0-09-01 10:33:21
文/糕糕
不久前在路上遇到曾经的演讲课老师。
老师看到我十分兴奋,问我有无时间,可是给学妹学弟们传授一下演讲经验。
因为平日的确忙碌,再加上水平有限,便被我婉拒。
告别老师之后,心里却还是有些感慨。
几年前的我,性格内向,不善言辞,是连看到演讲台都发抖的类型,殊不知也有今日,可以被人认可,得到邀约,自然也为自己的进步有些许欣慰。
说是经验,太过夸张,若说心得,却的确有。
其实不过一句话:
——人若是想进步,就要逼自己走出“舒适区”。
记得几年前在课堂上,我与同班的同龄人一样,惧怕登上三尺讲台,惧怕当众开口演讲。
胆怯与自卑五五平分,怕举手投足不堪登台,怕中式英文贻笑大方。
某天课上内容是小组讨论,在讨论完毕后,每组要选出一员代表,代表小组登台辩论。
我所在的小组有四人,算我在内,三女一男。男孩在讨论的时候积极主动,热情十分,可是在讨论环节结束,要选出代表登台的时候,包括男孩在内的其他三人纷纷或是低头垂目,或是装看风景,任凭老师问了几句“请XX小组代表上台——”都无人应答。
电光火石之间,一个念头突然击中了我:
如果我一直去逃避,一直不面对,那么此时的这尴尬的一幕,会在未来无限重演。
我就永远都学不会演讲。
这样下去,甘心吗?
想到这里,我下意识地站了起来,走到人前,说了两个字:“我来。”当时老师的眼神稍显惊讶,因为我一向给人的印象,是不声不响,是内向沉默。
似乎就是从那天开始,我上了瘾一般,逼自己积极去争取每一次在别人看来避而不及的演讲机会。不再怕犯错,因为每一次犯下的错误,我都会牢牢记在脑海里,在台下一次又一次对着镜子练习改正。
逐渐也爱上了演讲的感觉,爱上了整场回荡着自己不急不缓,嘹亮有度的声嗓;整个人变成了在台下害羞内敛,在台上落落大方的模样。
直到如今,不再怯场,反倒是逐渐练就了一身演讲的气势。
身边有朋友谈到课业里的presentation,一边愁眉苦脸,一边打趣我,说我在台上和台下是两个人,仿佛blingbling在发光。
这种改变,让我第一次意识到:
逃离“舒适区”,对一个人来说有多重要。
今天在微博上看到一则帖子。
看完之后,天雷滚滚,血泪两行,一针见血,难以反驳。
“每个人的选择都是ta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出的最优的选择。大部分人的最优解就是待在自己的舒适区,大部分人都是安全感的奴隶”。
真是对极。
何为“舒适区”?
它可以是难以改变的习惯,可以是不愿变化的状态,也可以是习以为常的嗜好。
它是廉价的安全感;是有惯性的懒惰。
不过它并非是一个贬义词;
而是一个中性词。
一些人认为,待在“舒适区”是人生理想;
也有一些人认为,远离“舒适区”为生活真谛。
于前者,“舒适区”就意味着最稳定的人生,意味着零风险的安全。
他们自认已经抵达了失去了上升空间的人生阶段,不愿再接受来自外界的刺激和控制,对某些事物追求的渴望已经淡化,对于此时的他们来说,稳定,就是进步。
而于后者,处于“舒适区”,不过是在用另一种方式消耗生命,打发时间——总是逃避不喜欢做的事情,总是挑选容易掌控的选项,沉迷于窝在舒适区,享受于此的安心和满足。
的确,每个人都有权待在“舒适区”,有权享受,有权舒服。
只是真正的“舒适区”,绝对不是逃避成长的防空洞,也绝对不是“英年早逝”的墓志铭。
它是基于一个人见过了真正值得奋斗的事物之后,在知道了自己真正想要什么,真正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之后,自主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
其实人生,就如同一场可以自己选择难度的游戏。
除了基础难度,还有中等难度,高等难度……
当你觉得生活轻而易举,成就感爆棚,很有可能你只是选择了基础难度。
而在你的圈子外,还有很多很多的人,甫一开始就是最高难度;且一路过关斩将,披荆斩棘;你所谓的目的地,也许只是他们眼中短暂歇脚的驿站。
人不怕懒惰,不怕胆怯;
怕只怕,懒惰成习惯,胆怯成常态。
俗话说,温水煮青蛙。很多时候,我们不知不觉,就变成了活在温水里的青蛙,逐渐忘记了彻骨寒冷和烫皮火热,对暖暖水温变得依赖,变得习惯。
所以更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人这一生,就是要在不间断接受外界的刺激,以及内心对于目标的追求中,上下求索,咬牙前行。
只有不停地跳出固有的圈子,不停地遇见更大的世界,才能越发逼近那个最真实的自己。
你会发现,远离舒适区之后,
你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与你共勉。


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友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
- 文/猪铁许多人回帖都是吹牛逼的,什么BAT里面年薪过200万的(包括股票),还是程序猿怎么可能,这收入是副总裁或者资深总监的收入了,BAT例
- 创业是许多硅谷工程师、留学生的梦想,怎么看待创业的成功与失败?创业过程中需要注重什么?相信这是许多有
- 创业者很容易因日常琐事迷失了自己和公司发展方向,为此,可以在日程计划中设定一系列简单目标,从而打破这
- 首先,创业者要明白其目标是要成为千万富翁,而不只是百万富翁。创业者或许会认为100万美元就能使你安度余生,但事实
- 这是我新年以来在朋友圈里看到的最可悲的励志创业故事,没有之一!一个深圳商人,10年前,以80万元的总价卖掉了一套自己在南山的大房子,还掉银行
- 我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李嘉诚在创业的时候,许多人都比他有钱,但后来那些人不见了,或者财富排在他后面。比尔?盖
- 文/张子阳 有不少朋友发邮件给我,向我请教如何学习。NET,又或者是想拜我为师,长期进行交流学习。很遗憾,由于时间
- 很多人都想创业,但是他们似乎有一个同样不创业的理由:我没有钱,我要是有钱的话,我就要怎么怎么样……似乎只要有钱,他就一定能创业成功。可是阿里
- 记得曾经看过一个调查,对于男人和女人分别来说,一生中最大困难或挑战是什么。入选百分比分最大的别是“创
- 一、逼上梁山型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后期,长达10年的时间内完成创业的中国富豪大多属于逼上梁山型。在20世纪90年代一直到今天,此种
- 在朋友圈疯转的“世界十大10亿美金80后富豪”排行榜中,出现了一位来自杭州名叫王麒诚的年轻人。可能很多人不是很了解他,但在创业界,他绝对是明
- 可能是因为很想试一试自己到底具不具备另一种能力,再加上自己对于教师的工作是很投入地“玩”,有责任感,但缺乏激情。中规中矩,有板有眼,一直可以
- 不论你的具体情况怎样,如果你要创业、要选择创业项目,必须遵循这样几个普遍原则。1、选项是搞对象创业的感觉可以同初恋相比,选择项目的重要可以同
- 9月8日,创新工场上海基地正式启动,站在会场台中央的李开复略微有些不自在,双手不时要整理一下衣角,但
- 谈到创业,几乎人人都有一套可以高谈阔论的生意经,然而真正付诸执行的个案实在是屈指可数。原因在于,害怕创业的人总是多过愿意承受创业压力的人。其
- 如果你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那么,改变你的人生轨迹,从现在开始!不要为受挫而烦恼,这是给你带来转机的征兆;你可以发挥得更加充分,只是需要增加一
- 一个荣获“北京十大杰出青年”称号的女人,一个荣获2004年度亚洲最具时尚魅力的女人,不是模特和影视
- 郭台铭有一句广为转载的名言: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和你周遭的人,就决定了自我的格局。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看得比较长远,空间就比较宽广,就不会对得失
- 在人一生的成长过程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因素?美国蓝天航空公司创业天才尼尔曼最近向外界透露他的心得。美国蓝天航空是“9.11”事件后第一家成功
- 你或许已经听说凯恩·蒙罗伊的故事,这个家住洛杉矶东部的孩子在他父亲的汽车配件商店内设立了一个游乐场——一切设施全部由纸箱制成。去年暑假,凯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