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幻作品中常见的“黑膏粮食”似乎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了原型。近期,有媒体报道称,从2月份起,欧盟消费者在日常饮食中开始接触到一种新型食材——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幼虫粉末,亦称面包虫粉末。
欧盟委员会在上个月正式批准,自2月10日起,允许将经过紫外线处理的面包虫粉末作为新型食品投放市场。
根据欧盟的规定,面包、蛋糕、芝士、意大利面、加工马铃薯制品、果酱等多种食品中均可添加面包虫粉末,其含量最高可达4%。
然而,欧盟要求在食品中添加的面包虫粉末必须经过高温处理和紫外线照射,并且含有面包虫粉的食品必须明确标注,并附上过敏警告,以确保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据悉,欧盟采取这一举措主要是为了环保。欧盟委员会的目标是到2040年,将欧盟的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1990年水平减少90%。目前,欧盟每年的总碳排放中,有10%来自农业,而昆虫养殖的碳排放量远低于牛羊肉生产。
从营养价值角度来看,面包虫粉末富含蛋白质,每100克含有55克蛋白质,是牛肉的2.3倍。此外,它还含有9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其中赖氨酸的含量是小麦的30倍。面包虫粉末还富含维生素B12、铁、钙等微量元素,能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营养。
值得一提的是,欧洲早在2023年就开始在食物中加入蟋蟀粉,通过冷冻、煮沸、烘干等程序,将蟋蟀研磨成粉,可用于制作意大利面、面包,甚至运动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