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大学学院与穆菲尔德眼科医院联合研发的PRIMA人工视觉电子眼植入系统在近期临床试验中取得重大突破。该技术成功帮助因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导致完全失明的患者恢复文字识别能力,标志着视觉修复技术迈入新阶段。

这项研究共纳入38名因黄斑变性丧失中心视力的受试者。该疾病会导致黄斑区玻璃膜疣形成,进而引发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与感光细胞进行性退化。植入PRIMA装置后,高达84%的参与者恢复了字母、数字及单词的辨识能力。术前多数患者连视力表最上方字符都难以辨认,术后平均可识别视力表上五行字符,改善效果显著。
PRIMA系统作为全球首个能使完全失明眼睛恢复阅读功能的人工视觉植入设备,其手术流程经过精心设计。由专业玻璃体视网膜外科医生实施的手术全程不超过两小时:首先进行玻璃体切除移除眼内凝胶,随后将尺寸仅为2mm×2mm的SIM卡状微芯片植入中央视网膜下区域。
术后康复阶段,患者需佩戴连接腰部微型计算机的增强现实眼镜。该设备通过红外光束将眼镜摄像头捕捉的视觉信息传输至眼内芯片,经AI算法转化为电脉冲信号后,经由视神经传递至大脑形成新的视觉感知。
经过数月的适应性训练,患者逐渐掌握扫描文字与调节缩放的技巧。值得关注的是,所有试验参与者均未出现周边视力受损的情况。
英国受试者希拉·欧文生动描述了治疗体验:"植入前我的视野如同被两个黑色圆盘遮挡,周围景物严重扭曲。作为阅读爱好者,我无比渴望重新捧起书本。"当她再次辨认出字母时,"激动之情难以言表"。如今她已能流畅阅读小字号文本、完成填字游戏并识别商品标签,坦言"现在对生活充满希望"。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7447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7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