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日本信息工程学教授村桥在社交媒体分享了自己2015年应聘任天堂的失败经历,揭开了这家游戏巨头严苛的招聘考核体系。尽管任天堂常被认为不设"学历过滤",但实际选拔机制可能比传统名校门槛更具挑战性。
在日本企业普遍存在的"学歴フィルター"现象中,任天堂确实显得特立独行。其员工教育背景的多样性常被引证,但村桥博士指出:公司根本无需设置学历门槛——光是招聘考试就足以淘汰绝大多数应聘者。
这位现任大学教授回忆,任天堂的首轮网络测试堪称"地狱难度",涵盖数学、英语等科目的能力测验设置了远超同行的难度标准和时间压力。通过笔试后,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技术面试环节要求应聘者在30分钟内完成5道C语言编程题,从基础循环到三维空间几何计算,所有操作过程均被实时监控。
"这完全不是靠模糊理解就能蒙混过关的测试,"村桥坦言,"必须对算法有清晰认知才能应对,我在这个环节惨遭淘汰。"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据其观察,任天堂是唯一会对应届生实施实操编程考核的企业。
前任天堂员工冈本基对此现象给出历史注解:1997年N64时期,由于第三方支持不足,公司开始大力强化自主研发能力,促使大量顶尖理工人才加入。他强调:"任天堂更看重与生俱来的才智和对游戏趣味性的执着,这种特质往往与品牌调性深度绑定。"
这场持续二十余年的人才选拔进化,最终形成了如今独特的"能力至上"招聘文化——没有学历歧视,但设置了足以让名校生都望而生畏的专业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