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联合创始人安德烈·卡帕西近日公开指出,当前人工智能体距离实现全面功能完善仍面临显著挑战。他在分析现状时坦言:“现有智能体实际表现并不理想,其智能水平存在局限,多模态交互能力不足,且缺乏对计算机系统的有效操控能力。更重要的是,它们既无法实现持续学习,也难以记住用户提供的信息——整体认知能力远未达到实用标准。”

卡帕西预估,若要系统性解决上述所有技术瓶颈,可能需要长达十年的持续发展。尽管投资界将2025年定义为“智能体元年”,但现实进展与预期仍存在明显差距。从广义层面理解,AI智能体被定义为能自主执行任务的虚拟助手,应具备问题解析、方案制定与独立实施的能力。
这种审慎态度在业内并非个例。ScaleAI增长主管昆汀·奥去年通过领英平台发表观点,强调智能体的失误率会随着任务复杂程度的提升而呈指数级增长。他通过具体数据说明:“当前AI执行单步操作时的错误概率约为20%(这是大语言模型的基础特性决定的,我们无法要求其实现百分百准确)。若一个智能体需要连续完成5个操作步骤才能达成最终目标,其全程无误的概率将急剧下降至32%左右。”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7447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7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