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凉屋游戏工作室 —— 这支仅 16 人的小型研发团队,近期正式公布了旗下新作《楼兰:诅咒之沙》的全实机预告,同时明确当前游戏仍处于开发阶段,视频中所有画面均基于实机录制,研发中画面不代表最终品质。作为以《元气骑士》《战魂铭人》等作品奠定 “小而精” 口碑的工作室,此次选择以古西域丝绸之路为背景打造动作角色扮演游戏,从题材到玩法都展现出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探索方向,引发玩家对 “凉屋式国风动作体验” 的期待。

《楼兰:诅咒之沙》的故事围绕 “救赎与爱情” 展开,聚焦一位被放逐的皇家侍卫:为寻找心爱公主,他踏入早已衰败的楼兰古国,却意外被诅咒化为枯骨战士 “诅咒之沙”。玩家将操控这位特殊的主角,在俯视角构建的危险世界中前行 —— 既要对抗被诅咒力量侵蚀的敌人,也要在解谜与战斗中逐步揭开楼兰古国尘封的秘密,最终尝试打破自身的诅咒,完成对公主的追寻。这种 “凄美爱情 + 古国探秘” 的叙事设定,为硬核动作玩法注入了情感内核,让玩家在爽快战斗之余,也能沉浸于充满西域神秘感的故事氛围中。
游戏的核心特色围绕 “双形态切换” 与 “沙子能力” 两大核心机制展开,构建出差异化的玩法体验。首先是 “双形态的诅咒战士” 设计:主角 “诅咒之沙” 可在 “骨形态” 与 “沙形态” 间随意切换,两种形态不仅操控风格截然不同,还会影响剧情互动与场景探索。骨形态更侧重近战对抗,凭借冷兵器挥砍与格挡展现写实战斗质感;沙形态则能化身为流沙,穿越狭窄通道、躲避敌人攻击,甚至可借助沙粒附着在物体表面触发机关,为解谜提供更多可能性。这种 “战斗与探索双适配” 的形态设计,让玩家能根据场景需求灵活切换策略,避免玩法单一化。
在战斗层面,游戏主打 “一对多的写实冷兵器战斗”,并通过俯视角镜头的动态调整强化沉浸感。战斗并非简单的 “砍杀”,而是需要结合地形配置、敌人组合与机制对抗 —— 比如在狭窄的古城巷道中,需利用墙体格挡敌人包围;面对携带盾牌的敌人,要先通过沙能力破坏其防御再发动攻击;遭遇多个远程敌人时,需借助沙形态快速近身打乱阵型。这种 “策略大于操作” 的战斗逻辑,既保留了冷兵器对决的爽快感,又通过机制设计提升了战斗深度,避免沦为 “无脑割草”。同时,游戏还设计了 “强大的精英敌人与 Boss”,尤其是巨型 Boss 的一对一战斗,不仅攻击范围广、技能复杂,还会阶段性改变战斗场地(如召唤流沙陷阱、崩塌建筑),考验玩家对形态切换、沙子能力与攻击节奏的综合把控。
“丰富有趣的沙子能力” 则是贯穿探索与战斗的另一核心。玩家可通过剧情解锁多种风格迥异的沙能力,除了基础的 “沙形态移动”,还包括 “沙刃”(凝聚沙粒形成利刃远程切割)、“沙盾”(以流沙构建护盾抵御攻击)、“沙暴”(召唤小型沙暴干扰敌人视野并造成持续伤害)、“沙缚”(用沙子束缚敌人行动)等。这些能力不仅可用于战斗,还能与场景互动解谜 —— 比如用 “沙刃” 切断远处的绳索触发机关,用 “沙盾” 抵挡高温区域的灼烧伤害,用 “沙缚” 固定住会移动的石块搭建通路。不同沙能力的组合搭配,还能衍生出 “控制流”“爆发流”“辅助流” 等多种战斗流派,让玩家根据自身喜好定制玩法风格。
场景探索方面,游戏以 “古西域幻想世界” 为核心,打造出以楼兰古国为背景的神秘地图。玩家将探索风格迥异的特色关卡:从被黄沙掩埋的古城废墟,到绘制着古老壁画的地下墓穴,再到依托绿洲建立的神秘祭坛,每个场景都融入了西域文化元素(如胡杨林、葡萄藤、波斯风格纹饰),同时暗藏与剧情相关的线索(如残缺的竹简、刻有公主画像的玉佩)。探索过程中,除了显性的敌人与谜题,还隐藏着 “秘密通道” 与 “隐藏宝箱”,需要玩家通过沙能力仔细探查(如用沙粒渗透墙壁寻找裂缝),进一步提升探索的趣味性与奖励感。
对于凉屋游戏而言,《楼兰:诅咒之沙》既是对自身 “小团队高品质” 理念的延续,也是一次题材与玩法的大胆突破 ——16 人的团队挑战动作角色扮演品类,还要兼顾国风叙事、双形态机制与写实战斗,难度不言而喻。但从目前公布的实机预告来看,游戏在核心玩法与美术风格上已展现出清晰的定位,尤其是 “沙子能力” 与 “双形态” 的结合,为同类游戏提供了差异化思路。尽管当前仍处开发阶段,最终品质有待观察,但对于喜欢国风题材、策略性动作玩法的玩家而言,这款作品已具备足够的关注价值。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7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