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打工总结了6句话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0-10-16 15:55:36
好久没有写字了,今天受了打击,心里难过,想通过笔尖发泄一下,同时希望看过这篇的朋友,能走的更好,感觉自己在这些方面没有做好,才迎来今天这样的结果。
1、要学会微笑。这是我吃亏最大的了,我不会笑,不喜欢的人我要斜着眼睛瞅他,不服的人,我要在他面前昂起头,不对的理论我就拆他的台,-------,可能是北方的性格,家庭等因素造就了这种坏性格。现在想想学校学的东西,大声赞扬鲁智深,骂的和珅遗臭万年,我敢保证在今天鲁智深同样要被逼上梁山,和珅照样飞黄腾达。善良、诚信只要在心里就行了,要外圆内方,所以学会微笑那是你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2、要学会沟通。作为一个男人,抽烟、喝酒要会一行,如果实在是身体不允许一定要有爱好并对爱好要专,不然沟通和交流就会有一定的障碍(话题太直接、太少),要明白在中国真正在办公桌上能谈妥的事不多。
3、要找一位伟大的女人辅助你。这个女人可以是你的母亲,也可以是你的伴侣,如果这些你都错过了,就找一个情人或红颜知己吧。因为一位伟大的女人会给你提供精神支柱,会让你无后顾之忧,并且会给你带去很多互补。
4、要勤劳。只要勤劳一切不利的因素都可用它去弥补,勤劳可以锻炼出你的智慧、毅力、信心、信任。
5、要低调。金以钢折,水以柔全就是这个道理,另外我说的还有一层意思就是不要孤傲,要谦虚,要大智若愚。
6、要承受住打击。生活的强者不是要打倒一切,而是不被一切打倒。只要你不倒下,不出局就有赢的机会。命运不会因为我们的遭遇而变的仁慈,它会一次次的地粉碎我们的梦想。我们只能一次又一次的站起来,接受住打击。9*9=81难才能成佛,如果说,成功是失败的定数,我们深信我们经历了一次失败就向成功迈进了一步。


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友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
- 创业成功不在于退出,而在于怎样讲退出故事。下面有两种情形能让你知道我的意思。成功例子1:我有一位朋友有三次退出,现在正在经营他的第四个公司。
- 10月17日,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来到浙江大学紫荆港校区举行专题报告会,以成长中的十个启发为题,与浙大学子一同分享成长中的得与失
- 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年轻人,在17年的时间里,通过理财实现了从2万到1000万的积累,彻底改变了生活,你是否认为这只是天方夜谭?买卖国库券、投
- 古永锵先生接受过国外商科教育,经过多年来跨国公司里实战和历炼,积累了丰富的国际管理和经营经验,而且拥有逾八年的国内投资及运营经验。古永锵先生
- 从2006年至今,在福布斯每年评出的中国最佳创投人之中,女性从没有超过4位。作为这中间为数不多的女性
- 读《20 个月赚130 亿——You Tube 创始人陈士骏自传》--Emily 昨晚刚读完“陈士骏自传”。简洁的文字,简单的历程,让我读起
- 1、破窗理论 栋建筑上的一块玻璃,又没有及时修好,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
- 0元起步,28岁就赚了1个亿,这不是传奇,这是事实。23岁首个100万33岁,有的人还在寻觅努力的方向,有的人却已经成为某个领域的佼佼者,王
-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选择自己创业,创业究竟是什么?其实,创业不是“创”的事,也不是“业”的事,创业是一种特别的人生选择。当你选择创业的时候,你就
- 这是一个国外的老笑话,版本很多,但大体是:有一只猪跟一只鸡是好朋友,有一天,他们两个在路上讨论起开餐馆的事,接着猪就问起鸡说那要取什么名字呢
- 文/雷晓宇一个外地人在北京,如果没有高学历,但是肯吃苦,想过上好日子,几乎就只剩街头创业这一条路了。不过,这条路太难,北京又太大。我不知道他
- 文/水湄物语(长投网联合创始人)假设你要参加一场全程马拉松赛跑比赛,一共100人参加。在这之前这100人都进行了一场10公里的跑步比赛,其中
- 编者按:一个农村大学生毕业4年间的经历。怀着创业梦的他在最初的职业历练上显得有些操之过急,进而又过于
- 第一,生理上的准备创业是个艰苦的过程,不管创业到什么样的阶段,都要面临很多意外很多困难。正因为要战胜如此多的困难,就必须拥有一副健康的身躯。
- 1、给自己做好比较明确的职业规划。首先做好的是战略规划,规划的时期要长,10-15年,我要做到什么位置,具备什么技能,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定位。
- 创业族能够把握3个经营技巧,具备两个创业应有的观念,小本经营仍旧可以以小博大,成就大事业。10万元创业资金较少,创业起来备感艰辛。但是创业族
- 文/周鸿祎 我觉得有的人对创业的理解有误区。他们把创业理解成几个哥们开一个公司,回去印几盒名片,我叫董事局主席,你
- 上周五(4月11日),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在创新工场进行了一场演讲。在演讲中,王石试图透过近些年来的感悟及对过往的
- 文/禾木Red 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
- 我在《做最好的自己》一书中就曾经提到过,“创新固然重要,但有用的创新更重要”。在这个科技发展一日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