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公司近日宣布,将于10月14日正式终止对Windows 10操作系统的安全更新支持。这一决定引发全球用户广泛讨论,特别是考虑到目前仍有约6.5亿用户在使用该系统。
网络安全专家指出,停止更新将使Win10系统更容易成为网络攻击目标。KnowBe4平台专家马丁·克雷默强调:"定期安全补丁是抵御网络威胁的重要防线。"微软建议用户升级至Windows 11系统,并为硬件不兼容的用户提供付费延长支持服务——每年30美元可继续获得安全更新。
然而,这一方案遭到消费者权益组织的强烈批评。美国消费者报告指出,许多近年购买的设备无法满足Win11的硬件要求,迫使用户额外支付更新费用。法国HOP等组织更联合呼吁微软将免费支持延长至2030年。
数据显示,全球可能有高达4亿台设备无法升级至Win11。弗雷斯特分析师帕迪·哈灵顿警告,长期使用未更新的系统不仅面临安全风险,还将导致第三方软件兼容性问题:"即使安装最新杀毒软件,保护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对于坚持使用旧硬件的用户,专家建议可考虑转向Linux等开源系统。哈灵顿表示:"只要应用程序支持,Linux是个可行的替代方案,尤其适合不愿更换硬件的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