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贯穿《忍者龙剑传》系列 20 余年的 “灵魂人物”,隼龙的每一次登场都牵动着粉丝的心。但随着《忍者龙剑传 4》34 章完整流程曝光,一个让老粉难以接受的事实浮出水面 —— 这款拥有 34 个章节的续作中,隼龙仅能在 5 个章节被玩家操控,占整体战役流程的 20% 左右,其余章节要么仅在 Boss 战中短暂露面,要么沦为推动剧情的 “背景板”。这种 “灵魂角色边缘化” 的设计,叠加新主角八云的 “强势碾压”,让不少粉丝直言 “这不是我期待的忍者盛宴”。

从已曝光的章节分布来看,隼龙的可操控戏份集中在游戏前期与中期关键节点,却处处透着 “仓促感”。能亲手操控他的 5 个章节,分别对应 “东京神社觉醒”“废弃研究所突围”“雪山要塞救援”“空中战舰突袭”“最终 Boss 战支援”—— 这些场景虽延续了系列经典元素,比如神社章节的 “月下刀战”、雪山章节的 “冰面滑铲”,但流程普遍较短,且强制限定只能使用 “龙之剑” 这一把武器,既无法切换系列标志性的锁镰、双剑,也不能解锁隼龙的经典技能(如 “饭纲落”“飞燕” 的高阶变种)。更让粉丝不满的是,在第 12 章 “巨轮对决”、第 25 章 “次元裂缝守护” 等关键剧情章节中,隼龙仅以 “Boss 战援军” 身份登场:玩家操控八云与 Boss 激战至残血时,隼龙才会从天而降释放一次大范围必杀技,随后便再次退场,全程没有任何可操作空间,这种 “工具人化” 的设定,与他 “系列灵魂” 的定位严重不符。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主角八云的 “全面压制”。在 34 章流程中,八云占据 29 个章节的可操控权,且无论是武器多样性还是能力深度,都远超隼龙。武器方面,他能装备五种特性截然不同的装备:除了类似隼龙的 “影刃”(基础近战武器),还有可远程切割的 “丝镰”、能释放雷击的 “雷切”、擅长群体攻击的 “双月轮”,以及后期解锁的 “血楔巨剑”(可变形为长鞭的专属武器)—— 每种武器都有独立的连招体系与必杀技,比如 “丝镰” 的 “空中绞杀”、“雷切” 的 “全屏雷击”,操作维度远胜隼龙的 “单武器限定”。能力上,八云更像是 “集大成者”:不仅掌握了隼龙的 “弹反”“闪避反击” 等核心技巧,还新增 “血鸦形态”(高速位移 + 分身)、“暗忍模式”(隐身 + 暴击加成)等专属机制,后期解锁的 “血之忍术” 甚至能召唤巨型虚影进行地图级攻击,实力差距在实战中一目了然。
这种 “新老主角的实力失衡”,成为粉丝不满的核心导火索。系列老粉对隼龙的情感,早已超越 “可操作角色” 本身 —— 他从《忍者龙剑传》初代的 “复仇忍者”,到《忍者龙剑传 3》的 “救赎战士”,每一次成长都与玩家的操作记忆深度绑定。如今在 4 代中,不仅戏份被大幅压缩,连标志性的武器与技能都被 “剥夺”,反而让新主角八云全方位 “复刻 + 超越”,不少玩家在社交平台吐槽:“玩八云时像在玩‘加强版隼龙’,玩隼龙时却像在玩‘新手教程角色’”。更让粉丝难以接受的是,制作组虽在 “宗师忍者” 难度解锁后,开放了 “经典角色挑战模式”(可操控隼龙体验所有关卡),但该模式仅保留战斗玩法,无任何新增剧情,玩家直言 “没有故事支撑的操控,不过是空洞的情怀消费,补不了主线边缘化的遗憾”。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7447号